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生

轻食不一定少盐低卡!消保委测评结果出炉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2025/01/07

受访专家: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阮光锋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虞晔 轻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饮食方式,以少油少盐少糖、低脂低卡高纤维为特点,食物种类丰富且能降低食用者的身心负担。那么,轻食真的都是“低卡少盐”吗?近期,上海市消保委针对60款轻食样品的热量及营养进行了评测,发现并非...

膳食纤维好在哪?

来源:生命时报   2025/01/07

在追求口感、食物越做越精细的今天,缺乏膳食纤维的人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本期,《生命时报》带你看清膳食纤维好在哪。 审核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刘玲英 本文作者丨生命时报记者张冕 绘图丨马宏亮 曾被认为是无营养物质 过去,营养学家把碳水化合物、蛋...

中医消渴有六招

来源:生命时报   2024/12/18

主讲人:安徽省涡阳县中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 付金强 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古代文献以及现今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多将其归属“消渴”的范畴。中医对消渴病的治疗,不仅关注临床症状的缓解,更注重病因病机的整体调理,采用多种特色疗法,旨在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

现代医学要关注“人”

来源:生命时报   2024/12/18

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教研室教授 赵美娟 医学源远流长,在变与不变中,满足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健康需求。变化着的,是医学对健康与生命的认识程度与诊疗方式;不变的,是医学造福民生福祉,满足健康需求的使命。 回看医学史,借用意大利学者卡斯蒂廖尼在其著作《医学史》中的概括:“医学史不仅是一部技术成就史,还是一...

多地提醒不要乱吃这种「果」!中毒后轻者恶心重者死亡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2024/11/07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虞晔 金秋时节,公园、路边、小区绿化带中常常有掉落的银杏果,一些市民喜欢捡回家炖汤或盐焗。近日,河南一名28岁的男子在游玩时,看到很多人在路边捡银杏果,听说食用后可以降血压,就跟着捡了些,并生吃了20多个。然而不到...

有韧劲的人容易长寿

来源:生命时报   2024/11/07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 李 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 袁勇贵 本报记者 张炳钰 生活中,人们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小到出门忘带钥匙,大到亲朋好友离世;会有“高光时刻”,也会经历挫折……有的人能重整旗鼓,有的人却长期陷入抑郁情绪,一蹶不振。产生这种差异的...

国人不适合饮奶?食品专家辟谣十大乳品谣言

来源:生命时报   2024/10/15

受访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陈君石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淑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摄入300~500克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但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的乳制品摄入量仅为25.9克,不到推荐量的110。国人牛奶摄入量为何如此低?中国工...

重阳节讲究“吃三样”,营养专家提醒“点到为止”

来源:生命时报   2024/10/15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郭诗颖 金秋十月,秋实盈野,菊桂飘香,又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在传统文化中,“九”被视为一个极数,代表最大、最多、最高等,且“九九”与“久久”同音,因此将农历九月初九设为重阳节,有着天长地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孩子心病需要“三圈”共管

来源:生命时报   2024/09/29

受访专家: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潘霄 本报记者 施婕 儿童青少年本应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却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2021年,《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发布流调数据显示,我国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高于成年人(16.6%)。2023年,中国青少年...

心脏康复服务亟需补缺口

来源:生命时报   2024/09/29

受访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 冯雪 本报记者 牛雨蕾 心血管病被称为“头号杀手”,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不容小觑。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约75%的心血管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40%为重度残疾。面对这一威胁,心脏康复是患者“活得更久,过得更好”的理想选择...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