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信 > 正文

青城故事|车轮滚滚40载 你还记得那些年坐过的公交车吗?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 作者:      2018-11-09

  改革开放四十年,呼和浩特的公交事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呼和浩特市公交总公司旧址

  在我的印象里八十年代呼和浩特的公共交通还不是很发达,城区有七八条公交线路,公交车少,乘车等候时间较长。那时绝大多数人都骑自行车,每家都有三四辆自行车,每个住宅小区都有一个长长的自行车棚。

 

  90年代行驶在中山路上的公交车

  2000年以后呼和浩特市公交事业有很大发展,线路扩展,站点增加,公交车增多,等车不再难。2008年我在盛达成驾校报名考驾照,经常去金川,市区到金川公交线路就有八条,车上总是载满乘客,一元票价,准时准点,风雨无阻,看得出公交车已成为普通老百姓出行的最佳选择。

 

  新能源公交车整装待发

  如今,呼和浩特的公交车旧貌换新颜,许多线路都更换了以天然气为动力的新型公交车。过去的老旧公交车以柴油或汽油为动力,排出的尾气污染环境,除此噪音大速度慢,老旧公交车四处透风,冬天乘车特别冷,春秋风大车厢里落满尘土。新型公交车都是以清洁能源为动力,节能减排,而且起步轻快行驶平稳速度快,车厢宽敞明亮整洁干净,有的还有空调系统,市民乘坐新型公交车更安全更环保更舒适。

 

  快速路公交

  过去呼和浩特市只有市区郊区两种普通公交线路,近些年来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公交线路的类型不断增加,现在有市区路线、市区环线、快速公交、社区线路、大学城线路、机场线路、城乡线路、学生公交专线、旅游观光专线、夜间公交等。线路多则不必曲折绕行因此市民出行更快捷了。

 

  铛铛公交车

   以前从未有免费乘公交车一说。2013年呼和浩特实行六十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低保人员免费乘坐公交车的政策,之后不久又开通青城1号和青城2号线路,这是面向所有人的免费公交,这些惠民举措很受欢迎。有一段时间,为了挂上紧俏的专家号,我每周两次从南二环乘坐第一班公交车去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我以为大冷的天一定没几个人坐车,上车后发现一路上来不少人而且基本上是老年人,他们是去青城公园锻炼身体的也有去早市买菜的。青城1号和青城2号途经最繁华的商业街,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免费公交切实让人们体会到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幸福感。

  记忆中公交车驾驶员仿佛都是老师傅而现在看到的大多是年轻人,公交车驾驶员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天气和路况都得保证安全运行,这不仅得有高度的责任心还需要掌握过硬的驾驶技能,年轻人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做好这份工作真令人钦佩。

  有一次我乘坐K4路从凯元广场上车,那天风很大,正值早高峰路上车多,路旁的树枝被风刮折下来,我们这辆车经过时只听“啪”的一声,公交车的右侧视镜被那树枝碰歪了。驾驶员缓缓地把车停靠在武警医院站,待乘客上下车,然后启动车慢慢行驶到前面立交桥上水泥护栏边停车,她下车登上水泥护栏,麻利地扶正侧视镜,之后跳下来继续驾车行驶。我感慨,车辆密集道路拥堵,还要应对随时出现的意外险情,太不容易了!

  随着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公交车里每天都充满着浓厚的文明氛围。在车上人们都自觉保持车内卫生,很少有人在公交车上吃零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还有年轻人主动给老人、抱小孩的以及孕妇让座位,乘客之间互相给予帮助等等。去年有一天我乘81路公交车有一位老大爷突然身体不适,与他同行的老伴儿请求驾驶员把她们拉到离医院近的地方下车。驾驶员征得乘客的同意后中间几站不停很快把车开到仁济医院,有好几位热心乘客帮忙把两位老人送到医院,那一幕小小车厢好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公交车售票员

  过去公交车人工售票人工报站,九十年代出现无人售票乘客自己投币,再后来实行刷卡乘车,近年来实现了公交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即应用GPS智能调度管理公交、对公交车实时监控,乘客扫描二维码乘车,乘客通过“掌上青城”等手机APP进行公交到站、电子站牌、线路变更等信息查询,车上语音报站对安全乘车有温馨提示,还有公交热线服务平台。

 

  二维码支付

  公共交通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便民惠民始终是发展的主旋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明乘车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文/映山红 图片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V0AvhGAYIFcsRFqygJwqQ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