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信 > 正文

改革开放40周年|从书信到微信看通讯方式的变迁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作者:      2018-10-09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曾几何时,人们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寄托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上,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亲朋好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语音、视频通话。改革开放40年来,从书信、电报到固定电话、BB机,从移动电话鼻祖大哥大到智能手机,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我往河北蔚县的姐姐家寄一封信,要十来天才能到。”回忆起那个年代,56岁的云先生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和亲友间最主要的联系方式就是通信,但速度很慢,一般有急事会拍电报。有一次母亲生病,写信来不及通知姐姐,只好拍了电报。”云先生回忆,发电报比写信贵好多,但相对快一些。

  云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家庭安装固定电话还是个新鲜事儿,特别是农村安装固定电话的家庭更是屈指可数。那个年代云先生一家还生活在土左旗的一个小村庄里,是当地第一家安装固定电话的,全村人都来云先生家接打电话。“那时候,谁家的亲戚打来电话就会告诉人家过半小时打来,家里的孩子们便赶紧去村民家里通知有亲戚来电话了,然后守在电话旁等亲戚再次打来电话。”云先生说,那个年代能和很远的亲友通一次电话真是高兴的不得了。

  很快,人们又开始向往随时随地能够沟通的通信方式。上世纪90年代,BB机应运而生,从数字到汉显。腰里别个BB机是很牛的一件事。“有了BB机就方便多了,有事呼一下,赶紧找个电话亭回电话。”云先生说,那个年代BB机也算基本实现了随时通讯。

  再后来有了大哥大,但人们的工资水平每月二三百元,一部大哥大要上万元,普通人家很少有能买得起的,拥有一部大哥大成了当时成功人士的象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人们通过网络实现通讯成为可能。最初,电脑还不普及,人们上网都是去网吧。2003年,QQ的出现开启了网络通讯的新天地,人们通过QQ联系同学、亲友,认识网友。云先生至今还记得第一次通过电脑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姐姐视频通话,“和姐姐打电话约好时间,孩子们帮忙连接,居然从电脑上看到了姐姐的一举一动,真的很激动。”云先生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已经觉得很不可思议了。再后来随时随地实现视频通话更让云先生想都不敢想。

  随着黑白屏数字手机的出现,相对亲民的价格加上易于携带,很快便取代了“大哥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云先生说,从黑白屏到彩色屏,从功能机到智能机,那时候手机更新换代很快。移动通讯也从2G到3G再到4G,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微信、QQ等软件让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音画同步”。不仅年轻人,很多老人都学会了使用微信跟亲朋好友沟通。(记者苏日娜)

  改革开放40年,从一封家书到微信视频,中国的通讯行业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变。回顾往昔,通讯方式的改变,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是改革的成果,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记,我们相信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

  原文链接: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8/10/09/01257840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