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信 > 正文

你受够了中国式父母干涉 可独立人格也不等于自私

来源:Vista看天下 作者:      2017-04-19

  这年头,中国父母一上新闻准要带来一阵血雨腥风。这两天让网友吵得最凶的是这么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故事——

  

  不管是猛地一看还是细细看完,这新闻都简直集合了互联网上的好几大撕点:

  卖房凑钱也要供孩子留学,孩子找了外国男友/丈夫,独生子女远游留下空巢老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新闻把老两口的情绪渲染得很足(但致命缺陷是女儿作为当事人,在报道中完全缺席),这些戳中了社会议题和个人经验的点也让网友们的反应相当激烈,还特别势不两立。

  一方完全站在这个不在场的女儿的角度,批评这对父母对女儿的各种绑架,和这种“养儿防老”的人的功利目的,甚至称呼这类人为“巨婴”。

  

  

  另一方则是批评现在年轻人才是真正的自私,享受完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就只想着摆脱自己赡养老人的责任。

  

  

  

  今天我们不想过多谈这条新闻本身的细节(因为一方当事人的缺席难免造成偏颇),而只想谈谈这两种尖锐分裂的价值观指向的同一个老问题——中国式亲子关系。

  不得不承认,现在“中国式家长”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中八成是贬义词,抨击原生家庭的种种缺陷几乎成了一种潮流。

  当然,中国家庭教育的问题就摆在那儿,80后、90后甚至10后,都是这么长大的,谁也无法回避。 被抗拒的中国式父母归根结底就是五字真言:“我是为你好。”

  你填志愿要选这个专业,我是为你好;

  你不能跟ta谈恋爱,我是为你好;

  你得考公务员,我是为你好;

  你30岁之前必须结婚,我是为你好……

  

  很多人在开头那条新闻里也感受到了类似的观念,这对老来得子的父母非常在意女儿在国外的生活乖不乖,常常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女儿的选择,不满意女儿嫁给外国人、定居国外就是表现之一。

  经验主义告诉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然有它的合理性,可我们的父母却常常越过那条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界限。

  分不清自己在培养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仅仅是自我的延伸、容不得一丝差错,是这种教育方式最被人诟病的地方。

  它的弊端我们在以往的文章里也分析过很多次。拿公众人物的事情来举例吧——

  郑爽当年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去学艺,是因为她的妈妈年轻时有个演艺梦。郑爽不适合、不喜欢娱乐圈却早早被注定要困在这个笼子里。

  

  张靓颖的妈妈把对女儿婚事的反对闹到公众面前,拼尽全力也要干涉女儿的决定,让这门婚事沦为一场任谁看了都尴尬的闹剧。

  

  电视节目大声宣扬着一个人的恋爱和婚姻需要父母来把关,而参加这档节目的普通人家庭也不负众望地向我们展示了,家长可以理所当然地干涉孩子的选择到什么地步。

  

  最可怕的是,这种关切到不分你我的观念其实深入每一代人的心。张靓颖发文挺冯柯时,留言清一色全都是——你要听你妈妈的话,她是为你好。

  

  

  碰到别人的事儿,“为你好”思维立刻上身,而且说这话的时候可能都忘了自己是多么抗拒爸妈苦口婆心地给自己安排相亲。

  话说回来,父母希望孩子“好”当然是很真切的感情,可是一个人之为人最基本的前提经常被忽略:

  人生是自己的,父母这个身份的天然加持也没有权利把孩子变成自己可以操纵的附属品。

  正如李安导演所说,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该成为一种谁顺从谁的阶级,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你都要尊重他。

  爱是爱,是关心,是帮助,是付出,却唯独不应该是独断专行的干涉。

  

  不过中国亲子关系最棘手的地方在于,中国国情在它进步的路上使出的绊儿太多了。

  上面的大道理是很多人期望的理想状态,可是现实却让中国人的亲子关系远远不是道理想明白了就行那么简单。

  一方面,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可能要纠缠几十年的经济关系。

  也许很多人都听过爸妈这样的气话:“等养你到18岁,我再也不管你了,你爱干吗干吗去。”

  的确,18岁(也是一般考上大学的年龄)后一个人就是成年人,父母已经不再是ta的法定监护人。但是事实上,父母依然充当着大学生儿女的“金主”——

  

  没有成熟的大学生打工环境,奖学金制度不够完善,课程安排不合理……很多因素都让大学生成为“向爸妈伸手要钱的成年人”,这也是被整个社会视为天经地义的。

  经济上的依赖甚至可能走得更远——继续留学深造,花谁的钱?在一线城市打拼,买房首付,花谁的钱?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脱离父母的支持,这“爱的供养”是很畸形,可现实就是这样。 让中国子女头疼的纠缠和干涉,也许并不仅仅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那么简单,而和整个社会默认“钱=发言权、支配权”的思维方式有关。

  经济上的依赖关系,多多少少会对情感方面有影响。是人性决定了爸妈不可能抱着做慈善的心态、无怨无悔扔了几百万都不求听个响儿,也决定了你无法掏空了爸妈的积蓄后又说,“抱歉,我们都是互不干涉的独立个体”。

  纠缠的经济关系,是纠缠的人生的一个侧面。

  另一方面,是独生子女政策对“孩子最大”观念的放大。

  讲中学生留学的电视剧《小别离》里有段情节,夸张又写实——海清把女儿送出国读书之后,承受不来对女儿的思念和家里缺了一口人的空虚感,每天都要哭一哭。

  

  孩子明明在国外过得好好的,海清却在国内过得像个失独母亲、空巢老人。

  没有当过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年轻人,确实无法设身处地地理解上一代人把全部的感情都倾注在一个宝贝身上是什么感觉,不能理解一个孩子怎么会得到两个家庭六口人没有止境的关注和付出,怎么会填满了家长的全部生活(虽然大部分人就是在这样的包围中长大的)。

  但是在独生子女父母那里,一切合理的情感依赖都被这个“唯一”带来的患得患失无限放大了。同样被放大、甚至到了无法忍受地步的,还有孩子离开家庭后的空虚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父母会那么想要把孩子拴在身边,远嫁大洋彼岸更是不可忍受的事情。

  这种情感需求,也许并不一定和希望孩子赡养自己挂钩。

  纵然这些情感上的表现有些畸形,可这一代人身上终究有一个被强加的枷锁,让他们对那个“唯一”的爱没有其他的出口。

  有了这些复杂的现实因素,“孝”的问题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更复杂了。

  “养儿防老”的观念固然显得过时、不是最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可是就凭父母有对孩子的过度依赖心理,就把那一代人打成“巨婴”、养孩子是为了一己私欲,未免太一刀切了。

  一提到“养儿防老”就炸、就批判父母拿孩子当养老工具,究竟是谁对这中间可能存在的经济得失太敏感?

  当然,也有很多人批评老一辈人实际上非常缺乏自己的精神生活,才会把大把的时间都扑在孩子身上、想要把孩子的人生打磨成自己理想的样子。可是面对独立人格和父母情感需求的矛盾时,难道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标榜着“我是新新人类,我没让你生我所以我没义务管你这些事”吗?

  当亲子关系本就问题多多的时候,也许更需要的是找到两端的平衡点,是交流和沟通,而不是一味对立,拿不自知的自私来标榜。

  我们今天把中国式亲子关系的难处和尴尬都摊开来分析,也不过是希望对于人世间这最基本的一种感情,有益的反思声音能大过一味用自己的观念互相去绑架对方。

  不分年龄与身份,愿每个人都能在尊重自我的前提下去爱别人,愿每个人都能在亲密关系中找到真正的平和。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