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推荐 > 正文

【守望相助70载 亮丽北疆内蒙古】呼伦湖:呵护天边那抹温柔的蓝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      2017-08-07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要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发出的誓言掷地铿锵。70年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而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如今的祖国北疆安宁稳定、风光正好!

  7月的呼伦湖,犹如一幅飘逸的碧蓝画卷。置身湖堤岸边,涛声拍岸,芳草萋萋。极目云水交接,波光粼粼、鱼跃鸟翔。

  接天盖地、碧波荡漾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的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自古以来,温柔、博爱、慷慨的呼伦湖用她的乳汁福泽着这片广袤的土地,佑护着万千生灵的生息繁衍,维系着草原的生态安全。为保护这片碧水蓝天,呼伦湖保护区于1986年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呼伦湖及周边湿地、河流、草原、沙地等,面积达74万公顷。犹如肾脏之于人体,呼伦湖是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核心元素和关键链条,关乎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的多样、和谐、健康和完整。

  作为中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块草原碧玉曾面临着千百年来极为严重的生态危机,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经过近10年的综合治理,如今,在这片祖国北疆千里草原最大的湖泊湿地上,到处呈现白鹤盘旋、雁鸭戏水、青草翠绿的锦绣画面,祖国北疆构筑起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日渐消瘦的呼伦湖曾经历难言伤痛

  地勘六院对呼伦湖综合治理一期项目进行地质勘测

  呼伦湖,是这里牧民们的母亲湖。新巴尔虎右旗牧民苏雅拉图家在距离呼伦湖约5公里的西南岸,在呼伦湖畔生活了30多年的他,见证了呼伦湖的潮起潮落。

  昔日的呼伦湖烟波浩渺,湖区面积最大时曾达2300多平方公里。沧海桑田。2002年以来,受多种因素,特别是持续暖干气候的影响,呼伦湖湖水面积持续缩小。在苏雅拉图印象中,当时的呼伦湖水退了两三华里。湖水退了,岸边的湖面变脏了,原来茂盛的芦苇,也开始变得稀疏。

  最严重的2012年,湖面一度由丰水期的2339平方公里缩减为1750平方公里。蓄水量严重下降,由历史最大蓄水量140亿立方米减少到不足40亿立方米,水深也由9米下降到4米。

  十几年前,呼伦湖内的人工小岛“湖心岛”,矜持地立于烟波浩渺的湖面,等待着人们带着倾慕和欣喜乘船前来拜访。但随着呼伦湖水位逐年下降,曾经的“湖心岛”,让游人无需乘船只需步行便可到达。

  由于水量锐减,湖水达不到外排水位,无法通过达兰鄂罗木河流出,不能更新循环,湖水中盐分、氮磷等浓度提高,富营养化、盐碱化等问题加重。这一系列原因导致整个湖区生态系统失衡。特别是由于水位下降,部分芦苇、水草等水生植物枯萎,使芦苇沼泽大面积消失,鱼类产卵场、鸟类栖息地萎缩,直接导致了鱼类、鸟类的减少。呼伦湖一度存在的过度捕捞、私捕滥捞等现象,也加剧了湖区的生态问题。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呼伦湖,就像世代生活在呼伦湖畔的人们一样,处在一种“迷茫”之中。自然界的变化,让生态像是失去勃勃生机和繁衍生息的能力,再加上人们向这片美丽富庶草原的索取,呼伦湖陷入痛苦的挣扎中。

  “呼伦湖是呼伦贝尔草原的肾,肾坏了,当然会出大事情。呼伦贝尔草原近些年的退化和沙化与呼伦湖生态恶化有直接关系。”呼伦贝尔市水利局工程师杨玉生说,呼伦湖整体水位的下降将导致周边草原的地下水不断补充到湖中,造成草原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草原沙化和草场退化。

  清澈浩荡的呼伦湖再现丰腴之美

  克鲁伦河风光

  草原民族敬称呼伦湖为“母亲湖”,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的伦理定位。其间,同样包含着朴素的环境保护理念,它是草原民族文化遗存系列中最值得现代人借鉴、传承的元素。

  呼伦湖水系,如母亲的乳汁,养育了生生不息的草原人。母亲神圣,母亲不可冒犯、不可亵渎。这种观念铭刻于草原民族的精神内核并广泛地体现在其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和古往今来卷帙浩繁的书写、描摹、吟唱中。

  作为呼伦贝尔草原上数千里之内唯一的浩瀚大泽,呼伦湖水域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与水资源,还是一道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呼伦湖及其周边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以及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祖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呼伦湖的生态危机引起了党和国家、自治区党委政府、呼伦贝尔市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多次对呼伦湖保护治理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对呼伦湖实地调研时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呼伦湖,以铁的决心、铁腕治理,把各项保护和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总投资91.26亿元。为做好《方案》落实工作,自治区政府下发《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分工方案》。

  2016年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并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条例是呼伦贝尔市自然保护区历史上首部“一区一法”,也是呼伦贝尔市自然保护区立法的里程碑。有了这部法规,呼伦湖执法保护工作由多头管理变为集中管理,由多部门行使执法权变为综合执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守生态底线和环保红线,坚持绿色发展是呼伦贝尔不变的承诺。为从根本上解决呼伦湖生态保护、综合治理、体制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多次组织调研组、工作组深入湖区、企业和相关旗市,并多次主持召开分析会和专题办公会,积极谋划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草原奖补、生态移民、沙地治理、水资源科学调配、部分休渔……一项项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让“草原之肾”呼伦湖迎来重生。

  天公作美。近年来,呼伦湖地区降水量大幅增加,克鲁伦河、乌尔逊河、新开河等地表河流向呼伦湖注水量加大,使得呼伦湖水面处于持续上升态势。为促进呼伦湖水系的良性循环,呼伦贝尔市对新开河河道进行清淤,以增强呼伦湖排水能力,恢复排水河道和支流的补水功能。

  不可否认,呼伦贝尔充沛的水资源让今夏的呼伦湖生机无限。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呼伦贝尔人在发展之路上采取的有效保护措施,才是“草原之肾”在经历了长达十多年之久的干旱期后,重现生机的真正原因。

  为促进呼伦湖水系良性循环,呼伦贝尔市先后实施“保水补水”“河湖连通”工程。“这两项工程加大了活水补充和交换力度,改善了呼伦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姜志国介绍,两项工程实施以来,呼伦湖引水保证率从50%提高到70%。2015年起,随着湖水水量的持续增加,湖水开始由新开河外流,呼伦湖已开始水体循环,有效地改善了湖水水质以及环湖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呼伦贝尔市结合2000年开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大兴安岭林区3120.1万亩天然林实施了有效保护,天保一期结束后森林面积实际增加84.5万亩。根据东北林业大学研究成果,通过天保工程,大兴安岭天然林水源涵养增长量4.17亿立方米,有效提升了海拉尔河、哈拉哈河上游的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能力,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呼伦湖的入湖水量。2016年,呼伦贝尔市结合新一轮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将呼伦湖流域内1268万亩草原列入禁牧范围、4313万亩草原列入草畜平衡范围,发放奖补资金3.7亿元。2014年至今,呼伦湖周边两旗一市一区沙地治理面积超过20万亩,有效改善了湖区生态环境。从长远上、根本上为改善和恢复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截至今年6月,呼伦湖水位已达到543.17米,水域面积扩大至2051平方公里,为17年来之最。原本已经“移”到岸边的湖心岛,又回到了水中央。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小巧的凉亭立于湖心岛,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欢迎八方来客。

  天光水色的大幕下,绿草茵茵,羊群悠然,鸟鸣啾啾,不经意间,这仙境般的造化会夺摄灵魂,让人悄然融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根据呼伦湖甘珠花断面监测数据,2012至2016年间,水体pH值由9.2降至8.4,COD由144毫克/升下降至56.5毫克/升;高锰酸盐指数由18.8毫克/升下降至9.1毫克/升;总氮由2.52毫克/升降至1.16毫克/升,总磷含量由0.165毫克/升至0.092毫克/升。“目前通过连续监测,呼伦湖湖区超标因子和倍数呈下降趋势,水质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今后,我们要在经济发展中守住生态底线,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呼伦贝尔市水文局水质化验员吴宝龙手中的监测数据,给了大家对呼伦湖美好明天的信心。

  守护好“草原之肾”任重道远

  疣鼻天鹅

  今年初春,呼伦湖净洁的湖面上,零星的浮冰,湖畔堆积的冰块,都在春日下渐渐消融。虽然离旅游季尚有时日,但高原的静谧,已被陆续北归的鸟儿彻底打破了。

  5月初,呼伦湖除南岸部分区域尚有冰面外,湖面已基本开湖,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提前10天。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刚从南方飞回来的鸿雁迎风飞翔。早归的大天鹅在岸边觅食,警惕地注视着湖面上的动静。

  呼伦湖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也是亚洲水禽的重要繁殖地。在这里,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蒙原羚纵蹄跃动。在这里,踏浪展翼的大天鹅起舞弄影。

  据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近几年来此栖息繁殖的鸟类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不乏白头鹤、金雕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流域内各类生物多样性指标也持续增加。2013年至今,呼伦湖保护区新记录到鸟类6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鹰鸮),保护区内鸟类种类由333种增加至339种。

  位于保护区内的乌兰诺尔管护站辖区湿地面积阔大,候鸟种群数量也明显多于环境相对单一的其他湖岸区域,自然景观也呈现出多样化色彩,集中展现着保护区自然形态的绚丽多姿。

  用高倍望远镜隔岸望去,成片的鸿雁、绿头鸭、绿翅鸭、红嘴鸥等各种雁鸭、鸥类水禽在水中嬉戏、觅食,构成一幅壮观的画面。“这里是保护区鸟类集中分布数量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每年大量候鸟在此栖息繁殖,其中不乏珍稀品种。”乌兰诺尔管护站站长张友说,从最初的一个管护站,到目前又建成的3个流动管护点、8个视频远程监控,核心区管护已基本达到全覆盖式监管。

  岸边,一座蒙古包和一辆简易篷车,就是管护站工作人员工作和居住的24小时监测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0年前后,呼伦湖湖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私捞滥捕也加速了生态恶化,“水不好,鸟自然就少。现在生态好了,这里栖息的候鸟比过去多得多”。

  造成呼伦湖生态危机的原因,除了天灾还有人祸。呼伦湖一度存在着私捕滥捞的问题。过度捕捞致使湖内一些珍稀鱼类品种和呼伦湖特有的秀丽白虾处境危险。

  温河湿地景观

  为了恢复呼伦湖内的生物多样性,按照自治区政府确定的休渔时限和捕捞指标要求,呼伦贝尔市制定了呼伦湖2014—2018年部分休渔措施实施方案,进行为期5年的部分封湖休渔。休渔期间呼伦贝尔市加大对渔业生产的监管力度,采取渔业计划申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和生产核查制度。湖区严格控制捕捞量,安排专人在渔业生产点进行现场统计,做到安全生产,科学捕捞。

  为恢复渔业资源,呼伦贝尔市制定了渔业资源保护措施。对呼伦湖特有的细鳞鱼等5个珍稀濒危鱼类品种和秀丽白虾,在其主要生长繁育区建立保护区;促进渔业资源增殖,逐步恢复和保护鱼类天然产卵场;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呼伦湖水域生态的动态监督,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就进行了3次增殖放流,放流大规格鲢鳙鱼77800公斤、鲶鱼鱼种3000公斤,鲢鳙鱼苗200万尾。

  为了严厉打击在呼伦湖及周边水域私捕乱捞等违法活动,确保呼伦湖休渔措施取得实效,呼伦贝尔市政府制定了《渔休期间执法管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领导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开展渔政执法联防联动工作,负责督促休渔方案的执行,进一步加大呼伦湖的渔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今朝畅游呼伦湖,蓝天碧水,远古的绚丽与天成的雄浑在这里交相辉映;沙鸥翔集,鱼戏浅底,人们或岸边信步,或湖中泛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丽、神奇的呼伦湖,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魅力依旧。白鱼演绎着生命的活力,黄羊展示着俊逸的身姿。她那迷人的湖水,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还有环抱在四周的青山和草原,处处向人们展示着她博大的胸怀和摄人魂魄的美丽……但我们清楚的知道,保护、治理呼伦湖流域生态环境,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当游人宾客伫立湖畔,痴醉于“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意境,尽情享受上苍赐予呼伦湖而带来的视觉美时,也阅读着一本有关呼伦湖生态的书。这本书虽然写呼伦湖的绿,但折射出的是内蒙古关于“绿色发展”的战略决策,以及“绿色发展”丰富厚重的内涵,还有内蒙古人为义不容辞地完成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历史使命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呼伦湖风光

  万变有宗,溯源透析。大手笔、大气魄,缘于大思路、大战略。用理性的思维考量发展中的得与失,运用科学的理念,寻求绿色发展的通道,以求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这是内蒙古儿女为蔚蓝色的湖水,添加的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风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全区生态建设却以每年超过千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展示着内蒙古人的责任和担当。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到处激荡着绿色的情愫,绿色必然会成为内蒙古最耀眼最珍贵的底色和价值。

  在激越的绿色变奏曲中,内蒙古已经正音定弦:“我们一定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使内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湿地成为聚宝盆,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玉琢呼伦贝尔日报记者 马琰 达琦 图片由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