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推荐 > 正文

还原真实古战场,那些年电视剧给我们了哪些错觉?

来源:古兵器大揭秘 作者:      2017-07-26

 

  古代战争的几点误区

  由于《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与许多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朋友们想象中的古代战争(冷兵器时代)和事实上出入很大。

 

  错觉一:打仗就是武将单挑

  真相:将领间的“单挑”,在真实的战场上基本不会发生

 

  两军阵前,两军主将出阵,在阵前捉对厮杀,最后谁斩谁于马下,然后将手中刀一举,大军掩杀,取得胜利……

  《三国演义》经常出现的这个场景,在真实的战争中根本不会发生。如果真是这样,那训练兵卒就没有什么用了。

  事实上“单挑”源于对古代春秋时代以前所谓“致师”的误解。

  “致师”就是挑战的意思,《逸周书》上记载:“王(周武王)将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商纣王)出。王使尚父(姜子牙)、伯父(周公旦)致师焉。”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武王率领三百五十量战车在牧野布阵,商纣王从朝歌城出城迎战。周武王命令姜子牙和周公旦致师(挑战)。

  春秋时代屡屡出现在史书中的某大夫和某大夫致师,也是指两家约定战场和时间,各自带着自己的私兵开战,而不是说这两位大夫上阵单挑。由于《三国演义》写的太成功了,结果后人就完全理解错了“致师”的含义。

 

  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当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武器越来越先进的时候,将整个战争的胜负系于主将一人之身的做法,就是非常危险与愚蠢的了。

  作战的方法在不断的淘汰与更新,主将也从原先最前沿的危险位置上,逐步后移,一直移到了最后面的安全位置上。那种雄性的号召“跟我上!”也最终演变成了冷酷的命令“给我上!”

  错觉二:骑兵一定冲锋陷阵,带头冲锋

  真相:正常情况下,骑兵绝对不会在步兵阵列没有崩溃之前就冲击步兵阵列

 

  电视上经常有这种场景,大队的骑兵挥舞着马刀冲击敌军步兵阵列。而在真实的战争中,除非迫不得已(比如突围等极端情况),骑兵将领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骑兵的优势就在于速度,战马只有在高速奔驰的时候才有冲击力,才能对敌军造成致命的打击。训练一个合格的骑兵需要好几年,而训练一个差不多能顶用的步兵,两个月就能差强人意。再加上战马,牺牲骑兵是不理智的行为。

  骑兵一旦冲入敌军步兵阵列,就算开始借助战马冲击力对敌军造成了相当的伤害,只要敌军阵型没有崩溃,那么,你的骑兵势必就会停下来,然后立刻就会陷入四面被敌军步兵用长矛戳刺的境地。

 

  事实上,真实的战争,往往是骑兵远远的用弓箭射杀对方步兵。由于北方游牧民族擅长射箭和骑马,结果就是南方的步兵无法将箭射得象北方游牧民族的士兵那么远。结果就是步兵一直在敌军射程之内,而自己的箭够不着人家。步兵阵型密集、骑兵阵型稀疏,导致步兵一方损失越来越大。

  步兵一旦冲锋,对面的骑兵会立刻转身撤退,并且边撤边回身射箭。直到步兵队形散乱,士气崩溃,骑兵将领才会下令回身冲锋,给予对方致命一击。这也就是宋朝历次对北方政权作战总是处于劣势的原因。

  错觉三:百步穿杨的弓箭手指哪打哪

  真相:弓箭是抛物线射出的,不是瞄着对方士兵射的

 

  军队中的弓箭手,射箭都是有一定仰角(40°左右),弓箭必须齐射,然后成千上万的箭矢铺天盖地的射向敌军。这样才有威力、箭射的也才足够远。

 

  除非你手下的弓箭手都是传说中的后裔、养由基,否则你永远别指望靠弓箭“点杀”敌军的某些重要人物。弓箭不是狙击步枪,箭射出去都是抛物线状的,不可能打直线。弓箭手一旦失去统一的指挥,散乱的向外射箭,那么他们造成的杀伤基本就在战争中可以被忽略不计了。

  错觉四:火绳枪兵比弓箭兵更厉害

  真相:火绳枪兵比弓箭兵的优势仅仅是训练起来更快

 

  无论射程还是射击频率,弓箭兵都完胜火绳枪兵。训练有素的弓箭兵最大射程超过一百五十米,而火绳枪兵在一百米外基本就只能听响了。而且,弓箭兵能用于攻城,箭是抛物线状的,能射击城墙上掩体后面的敌军,而火绳枪兵攻城的作用基本等于零。

  错觉五:青龙偃月刀、方天画戟都是神兵利器!

  真相:关云长和吕温侯的“标志”性武器,其实是不存在的

 

  那个时期骑兵将领的武器只可能是马刀,或者类似槊之类冷兵器。

  对刀剑感兴趣的朋友可加铸剑师傅私人微信:lqbjsf

  更多冷兵器知识,可锁定微信公众号:古兵器大揭密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