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推荐 > 正文

梁晓声:因为读书不会被同化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2016-11-01

 

  “最后一次谈读书”

  作为知名作家,梁晓声著书无数,几十年前,知青文学《今夜有暴风雪》就是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如今,《郁闷的中国人》等杂感文集更是占据各大排行榜榜首;作为北京语言大学的教授,站在讲台上的他也无法与书本脱开关系。然而,亮相国际图书节的梁晓声却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在大众面前谈读书了。

  “读书完全是我个人的爱好。”出此“惊人之语”的梁晓声连忙解释,他爱书就像爱养花,“养花的人一定要跟同样养花的人、或者至少是爱花的人谈论花,如果一个养花人总跟别人说‘养花吧’‘养花吧’,我觉得那也不是一件可爱的事情。”原来,梁晓声心里总放不下这样一串数字:我国现在有大约14亿人口,而一本质量不错的书一般情况下能发行2万册左右。“这意味着每700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买了这本书。”说起这些,梁晓声的口吻透出落寞。“我明白,我的工作就是为那七千分之一的同胞写作,就像我到一个70万人口的城市中,我自然更愿意和其中那100个读书的人聊天。”

  虽然有些忧虑,但梁晓声依旧劝在座的读者不要因此感到自己成了少数。“不要因为读书的人成为少数而害羞。如果在座的朋友们恰巧都是那七千分之一,又或者,你们可以通过社交的沟通渠道找到另外的6999个,那你就不会觉得孤独。”

  “读书让你避免被同化”

  既然读书的人这么“少”,那为什么还要继续读书?梁晓声回答得很干脆:“避免被同化。”

  梁晓声提起了法国作家尤涅斯库的剧本《犀牛》。在一个小镇上,一个青年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而镇子上的犀牛却越来越多。小镇上的人们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在变化,当他发现自己的妻子也开始长出犀牛角的时候,他大喊道:“不!我绝不跟随你们!”在梁晓声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这个小镇上的年轻人一样容易被同化,更不要说仅占七千分之一的读书人。“如果你不想变得和其他人一样,就要学会像《犀牛》的主人公一样说‘不’。”

  为了防止变成“犀牛”,梁晓声为读者推荐了几本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胡适的《中国白话文学史》、蔡元培的《中国人的修养》和王毅的《美国简史》。无一例外,这四本书都是社科类的著作,而非梁晓声早年擅长写作的小说类文学作品。

  “虽然我刚刚写完一部长篇小说,但我现在确实很少看小说了。”梁晓声坦言,小说只是帮他和书籍建立起亲密关系的“红娘”,因为读小说,他才变成了一个读书人,但以他现在的年纪,已经不会“满世界找小说看”了。“要了解这个世界,读小说显得远远不够。”梁晓声说。

  “数字阅读有点自欺欺人”

  看过《郁闷的中国人》的读者都知道,梁晓声虽然爱读书,但不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面对网络化与碎片化的阅读生态,梁晓声有他自己的看法。

  “手机可以被当作字典用,这肯定能方便阅读。”但要说起用手机读书和上网读书,梁晓声并不看好。他曾带过一个研究生,这位学生告诉他,为了写论文查资料,他花了一晚上整整6个小时的时间上网,可最后算下来,真用在查资料的时间只有40分钟。“手机和网络有一个特征,一个空间和另一个空间几乎没有距离,手稍微动一下页面就滑过去,注意力就被分散了。想用手机进行有质量的阅读,还是有点自欺欺人。”

  虽然坚守着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梁晓声并非是不关注社会动态的人。最近,在文化圈中疯传的“小鲜肉天价演电视剧”的消息就让他颇为震惊。“一个年轻演员刚出道不久,被定义为小鲜肉,演电影电视剧一要价就是上百万元一集。”对梁晓声来说,100万元相当于当年拍摄《今夜有暴风雪》和《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两部戏的总投资。“社会在变化,演员们收入提高是好事,但问题是,用这么高价的制作、给那么高的片酬拍出来的东西,价值何在?”

  “这些作品最后都变成了垃圾剧!”梁晓声不改他一贯的犀利。他曾问一位在电视行业工作的朋友:你花几千万元买下一部电视剧,你的孩子怎么看?没想到朋友却回答他:“那不是给孩子看的,孩子不能看这些剧。”“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梁晓声又气愤又心酸,再一次想到戏剧《犀牛》里的台词:“我绝不追随你们”,“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不让他们成为那样的人,不要被钱牵着鼻子走,绝不追随那些大多数。”

【责任编辑:霖霖】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