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经典 > 正文

蒋子龙让人“安逸”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王三      2019-01-30

 

  “生态文学”《厚道》

  情趣兼备,赏心悦目

  我喜欢人间本来的样子——这是我看蒋子龙的《厚道》之后得到的一个感受。

  《厚道》是一本“生态文学”作品,其实是一本散文集,之所以定义为“生态文学”,应该是因为这里面写的都是各地的自然美景和乡风民俗,一方面是在展示自然生态之美,另一方面还在呼吁所有人都加入到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的行列中来。

  这本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叫《草木之情》,第二部分叫《山水之乐》,第三部分叫《风物之美》,第四部分叫《故乡之思》。4个部分各有侧重,让阅读体验非常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自己可以随便选择先翻开哪一部分去看。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第三部分的第一篇文章《瓜果》。蒋子龙讲述他们去新疆的时候,一路走一路吃的故事。开篇第一句便是:“新疆好玩,新疆更好吃。凡长着嘴的人谁能经得住奇珍异果的诱惑?”

  第二段又直说:“平时在自己的家里确有不喜欢吃零食、不喜欢吃水果的人,一到了新疆好像都变得贪嘴起来。”

  第三段直接写“贪嘴”的模样:“比如说吃葡萄,最麻烦的就是吐核和吐皮,而新疆那种无核儿的马奶葡萄,皮儿也极细薄,进口全变成了一兜蜜。”最后说:“那叫过瘾!”

  所以,蒋子龙说:“不贪吃的人对新疆的感觉会大不一样。只有贪吃的人在新疆才能无尽无休地花样翻新地感受吃的痛快淋漓。”

  当然,除了写吃的我也喜欢其他文章。比如第一部分第一篇《去趟草原一年不生气》,文中蒋子龙说“养生说到底就是养情致”,去过草原之后,“一年半载忘不了草原,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感到一种生机,一种希望,有种温暖而清新的振奋与快乐”,并表示“想想你能到呼伦贝尔这样的福地待上一阵子,哪怕就是几天、几小时,都是一种福气”。

  为什么?因为草原有超过城市十几倍的负氧离子,并且放眼无边无际的绿海,同样能从眼到心给人一种清新舒爽的感觉。

  第二篇同样是写草原,不过是《空中草原》,让人联想起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除了草原,还有写了大兴安岭的《龙在林海》,其中一句比喻我很喜欢——“我头皮发紧,恐惧像赶不开的蚊子,轮番袭来。”一群蚊子嗡嗡嗡飞在你脑袋周围,不仅声音令人恐惧,还时刻能一拥而上咬你无数个痒痒包,这种对恐惧感的形容,我觉得实在太形象太到位了。

  此外,蒋子龙还写了红豆树、银杏树、义气松、橡胶林等,在写《义气松》那篇文章中,蒋子龙写道:“义气松是有个性的,讲义气就是它的个性。”“义气松是兴安岭的主要树种,是兴安岭这块讲义气的土壤养育了它……它那倔强的躯干是人类文明的脊骨,有这不倒的脊骨才有绵绵不绝的生命。”以“义气”为名,这松树真让人觉得有意思。

  这本书里还写到了最美的海岸盐田,“水花晶莹,浪涌清透”;最安逸城市咸宁,“若说安逸需要资格,那就是辉煌的历史积淀培养出来的一种从容和淡定”,“佛道一山,相得益彰,相容相敬,这就叫‘安逸’”,“大爽,便是大安逸”,“安逸的基础是安康,除去精神上的高标、旷达外,还须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全”(这篇文章中我喜欢的句子比较多);以雅闻名的洪雅,“大雅为正”,“洪雅之雅在于洪雅多正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武隆;被称为“桂林甲天下,龙隐甲桂林”的龙隐洞;以及大别山、花果山、野三坡等等。

  或许太多太多的人都习惯于看故事性的散文,所以,那些写自然风光写生态之美的散文,便大多无人问津。

  其实,好的生态文学,也是很好看的,就像《中国国家地理》的很多文章,既有自然风光的描述,也有人文历史各地风俗的展示,情与趣兼备,既可赏心,又可悦目。

  蒋子龙的这本《厚道》也是如此。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其实是一本能让人“安逸”的书,就像其中那篇《当长江转头向西……》中所写的:若说安逸需要资格,那就是辉煌的历史积淀培养出来的一种从容和淡定,“佛道一山,相得益彰,相容相敬,这就叫‘安逸’”,“大爽,便是大安逸”,“安逸的基础是安康,除去精神上的高标、旷达外,还须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全”。

  希望我们都能更爱我们的绿水青山,更爱我们人间本来的样子,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安逸的生活,真正做一个拥有美好生活的生活家。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1/28/content_2821646.htm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