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经典 > 正文

孔子属于什么“派”?

来源:北疆风韵 作者:史毅      2017-12-12

  我们现代人面对社会中的学术研究团体,很爱划分个什么派,有的属于革新派,有的属于保守派。孔子所处的时代也是新旧交替,风雷激荡,也应该有革新派和保守派吧。有人说孔子属于保守派,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完全有道理。孔子确实对周王朝的礼乐治国有高度的认同感,说过“克己复礼”的话,也说过维护周王朝等级制度的话。例如鲁国权臣季氏在家中排演只有天子才能观看的“八佾舞”,孔子就气愤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季氏到泰山去祭祀,孔子也认为是一种“僭越”行为。还有一次孔子慨叹说:“现在的酒杯也不像个酒杯了!现在的酒杯也不像个酒杯了!”连着重复两遍,从思想感情上能够看出,他接受不了“不像酒杯”的新鲜事物。  

  这反映了他保守的一面。但从另一个面看,他又是一个革新派。例如他打破庠序为贵族垄断,成立了私立学校,让贫民百姓家的孩子也能读书,也能“学而优则仕”。像子路、曾参、颜回等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都从孔子那里获得了求学的权力,都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这不就是革新吗?  

  人们经常喜欢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其实这句话也与孔子有关。有一次孔子和学生在路上走着,树上的群鸟看见他们背着弓箭,面目不善,就飞起来落在了远处的树上。这时孔子说道:“时矣,时矣。”翻译成现代话就应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什么是“时务”?时务就是他所处时代的形势,他是懂得“时变法亦变”的道理的。  

  这个“时”字在《易经》中强调得更为突出,一般称“时位”,时间和空间并提。《易经》中也多次出现了“与时偕进”这个词,后来的庄子在自己的文中又说“与时俱化”,到了现代,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提出一个口号叫“与时俱进”,就是《易经》中这个词的活用。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又会分明地感受到,孔子的思想也并不十分保守,也是欢迎新生事物的,也讲究与时俱进。既然这样,那么孔子又成革新派了吧?那也不尽然。他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革新派,他应该是“中庸派”。如果说保守派和革新派代表的是两个极端,那么中庸派就是能够调节这两个极端保持平衡的那个具有动态性质的点。具体地说,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时代是发展变化的,人的思维也应该跟着时代而发展变化。然而这种发展变化又要有个承续性,前面所经历过的时代是后一个时代产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所产生的新时代、新思想是呈现螺旋式上升,不论怎么革新,我们也无法割断历史。历史中有利于新时代的东西,我们该保留还是要保留的。不该保留的,它将会随着历史的流水而被淹没掉。孔子认为周王朝的礼乐仁爱孝道这些东西应该保留,所以他大声疾乎人们要“克己复礼”“我欲仁,斯仁至矣”。但对不合时代发展的贵族学校,就将它淘汰掉。孔子创立了中庸,他的言行也恪守中庸,不走极端。

  现在的理论家们热衷于分个革新派和保守派。革新派否定前30年,保守派否定后30年。习近平告诉我们,两个30年都不能否定,而是要总结这前后两个30年的经验教训,以指导我们走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因为走极端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不好的后果。

【责任编辑:自由人】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