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经典 > 正文

揭秘故宫养心殿三幅重量级唐卡

来源:典藏公众号 作者:      2017-08-22

  唐卡艺术是雪域高原美丽的格桑花,在色彩斑斓的藏族文化中最具民族特色与丰富内涵,历史传承深远。

  本文探讨北京故宫养心殿西暖阁仙楼佛堂的穿珠堆绫大威德金刚、穿珠堆绫密集金刚及穿珠堆绫上乐王佛三幅唐卡,主要从唐卡的图像学、绘制材料与工艺学及装帧形制等方面来展开研究,以期能管窥乾隆时期藏传佛教信仰的冰山一角。

  图1勤政亲贤殿

  唐卡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作为宗教修行法器的唐卡也经历着不同的发展时期,至18世纪乾隆时期(1736~1799)达到鼎峰。清代(1644~1911)的皇帝信仰多种宗教,其中藏传佛教在紫禁城中具有重要影响。与紫禁城中其他的佛堂不同,养心殿佛堂就设置于养心殿西暖阁的仙楼,位于勤政亲贤殿(图1)之后,与皇帝的寝室紧密相连。它是乾隆皇帝在紫禁城中最早修建的一座佛堂,原址为长春书屋。

  图2-1养心殿西暖阁佛堂的位置图

  据清代《活计档》记载,养心殿佛堂自乾隆十一年(1746)开始装修,乾隆十二年正月完工,开始挂供唐卡,是乾隆皇帝的私人佛堂,是他每日修习密法之处。北京故宫王子林研究员认为,此仙楼佛堂的改造是因为乾隆十年皇帝接受了章嘉国师的灌顶,作为一名密宗弟子,修习佛法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故需在其寝殿建立这样的一个佛堂,以便修行。

 

  图2-2养心殿唐卡挂供位置图

  养心殿西暖阁仙楼佛堂共供奉唐卡54幅(图2)。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位于其二楼西四室的32号、33号、34号唐卡,即穿珠堆绫大威德金刚、穿珠堆绫密集金刚、穿珠堆绫上乐王佛。通过对这三幅唐卡的讨论,有利于推动养心殿佛堂唐卡的系列研究。

  图像学

  穿珠堆绫大威德金刚唐卡

 

  图3穿珠堆绫大威德金刚唐卡

  大威德金刚(图3)又称大威德怖畏金刚或阎魔德迦,梵文名为Yamantaka,音译为雅曼达嘎,清宫档案中多称为呀吗达嘎。大威德为方便之意,金刚是智慧,即方便智慧,是藏密无上瑜伽部的五大本尊(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及时轮金刚)之一,是藏传佛教格鲁教派(黄教)主修的三大本尊(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和上乐金刚)之一,能战胜魔鬼、苦难和死亡,是文殊菩萨为降伏妖魔而示现的愤怒化身。据藏文资料记载,公元7世纪阎魔德迦(大威德金刚)法已传入西藏,松赞干布在帕翁卡宫修行此法,并著述《阎魔德迦法》。

  本幅唐卡中的主尊为大威德金刚,蓝色双身,九首34臂16足,屈右足,展左立姿于莲花台上。九首表示九部契经(九种镇伏死亡阎王的经咒),九首正中为狰狞双角水牛头,象征降服阎王,上生双角代表佛法之真俗二谛;其左右各三面,顶上两头,一头桔色,呈怖畏相,表示镇服诸魔;最上为慈和黄色文殊菩萨,表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赤发上竖表般若涅槃果位。两主臂拥抱浅蓝色明妃罗浪杂娃,象征慈悲与智慧合一。双尊皆裸形,头戴五骷髅冠,项饰50人头鬘,仅饰璎珞,喻意障不遮覆。

  34臂,诸臂手中持执法器,左手分别持:象皮、嘎巴拉碗、左手臂、梵天头、尸林布、藤牌、赛香(丳弋)、鲜左脚、三尖矛、人骨棒、黑布、弓、左手臂、人肠、金刚铃、军旗;右手分别持:象皮、钺刀、铁钩、飞镖、骨架棒、镰刀、三股叉、水波利刃、矛、匕首、板斧、金刚锤、箭、剑、骨棒、达玛茹(手鼓)等,均有宗教象征意义。如左右第一对手,握象皮,喻无明已除;第二对臂右持钺刀,左捧嘎巴拉碗,表示无上法喜;34臂加上身、语、意三密,是37道品,即八正道、四精进等37种成佛之道。

  16条腿代表16空相,左八足伸展,踏飞禽,秃鹫、枭、乌鸦、鹦鹉、老鹰、鸭、鸡和雁,象征八自在清净,也就是证果的八个方面;右八足踏走兽,男人形、水牛、黄牛、鹿、蛇、狗、绵羊和狐狸,象征八种成就法,在八禽八兽之下还有印度神中的天王与明妃(梵天和帝释天等诸天神),象征佛法无边,能有力地慑服外道,分别象征善静、发展、威势、镇伏等“四业成就”及四妙乐。

  位于主尊上面的为白色文殊菩萨,右手持智慧剑,左手持放置佛经的莲花,代表着大威德金刚为文殊菩萨的化身。五彩流云环绕其间,左右天空饰有太阳与月亮。唐卡的下部供奉三个人头为足的嘎巴拉碗,里面盛满了鲜血。

  穿珠堆绫密集金刚唐卡

  图4穿珠堆绫密集金刚唐卡

  密集金刚(图4)又称集密金刚、密聚金刚、秘密佛。密集金刚代表“三世诸佛之身语意三密无别或聚集”,属于无上瑜伽部方便父续本尊,是藏密无上瑜伽部的五大本尊之一,是藏传佛教格鲁教派主修的三大本尊之一,因此清宫称其为“阳体秘密佛”,广受藏密诸派推崇。此幅唐卡中的密集金刚蓝色双身,三面六臂,愠怒相。右侧手持金刚杵、法轮、莲花,左侧手执金刚铃、摩尼、宝剑。拥抱浅蓝色明妃触金刚佛母,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佛母面呈童女之相,双腿盘缠主尊,与之相对坐,现俱生喜乐相。天界中为本初大持金刚,表明密集法门之源出。密集金刚的法物代表了一尊统摄五部的理念,铃杵代表了东方金刚部,摩尼代表了南方宝部,莲花代表了西方莲花部,宝剑代表了北方业部,以法轮象征中央佛部。藏文称:“坛城大海胜初佛密集不动金刚。”

  穿珠堆绫上乐王佛唐卡

  图5穿珠堆绫上乐王佛唐卡

  上乐王佛(图5)又称上乐金刚或胜乐金刚,梵文名Cakrasamvara (意为“轮之总集”),属于无上瑜伽部母续,被尊称为母续之王,为亿万空行总主。清宫习称“阴体上乐王佛”,是藏密宁玛、萨迦、噶举及格鲁等派共修之本尊,尤为新派密续所重,是藏密无上瑜伽部的五大本尊之一,是藏传佛教格鲁教派主修的三大本尊之一。

  穿珠堆绫上乐王佛唐卡为蓝色双身,四面12臂(格鲁派即黄教所传胜乐金刚法本尊的标准形象),主面蓝色现嗔怒相,右一面黄色,左两面分别为蓝色与红色。头戴五骷髅,表示无常与勇武,身披白象皮,腰围虎皮裙,象征无畏与勇猛。项挂50个人头骨串成的念珠(50人头为鬘),代表佛教的全部经典。12双手臂代表12真理,各手持不同的法器。主臂拥抱红色明妃金刚亥母(戴骷髅冠、骷髅人头项链),金刚亥母双腿盘于上乐金刚腰间,呈俱喜大乐之相,展右立,脚踏一男一女,表示降服了愤怒和色欲。12臂手持的法器分别为:左手象皮、嘎巴拉碗、套索(绳索)、大梵天头(四面)、天杖、金刚铃;右手金刚杵、达玛茹、三叉戟(三股叉)、钺刀、金刚斧(板斧)、象皮。

  图6主要使用的材料

  穿珠堆绫大威德金刚、穿珠堆绫密集金刚、穿珠堆绫上乐王佛是综合各项工艺于一体的唐卡,非常精美。我们经过详细研究并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进行全面观察后,发现这三幅唐卡主要使用的材料为:木框、背纸、各种染色的绫、织金锻、小米珠(直径为1毫米左右的天然小珍珠)、金线、银线、各色丝线、各种颜料等。木框的材料是杉木;背纸主要是染色的宣纸;绫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使用的织金锻有黑色织金锻和黄色织金锻等(图6)。

  主要工艺

  图7多层堆叠的纺织品

  主要采用的工艺为:堆绫绣、穿珠绣(钉珠绣)、辑线绣(钉线绣)、捻金线与银线、绘画、装帧等。这三幅唐卡最多竟然达25层,共使用32种不同颜色的纺织品(图7)。大威德金刚唐卡使用小米珠1027颗;密集金刚唐卡使用小米珠552颗;上乐王佛唐卡使用小米珠682颗。这些工艺综合运用于三幅唐卡之上,使得它们精美至极。

  堆绫

  图8堆绫工艺

  堆绫(图8)在唐代和明代称为“剪彩”,即将各种颜色的绫子剪成花样,堆积粘贴,做成图案,图案边缘有的用绣线钉牢,有的绣一圈花边。也可理解为,堆绫是按照预先设计的花样,裁剪出各式各样的绫片,然后将绫片下面托纸,并粘贴牢固,再用针线将其钉缀在绣底上,组合成层次感、立体感很强的图案。堆绫绣又称贴绫绣,这三幅唐卡使用的均是堆绫绣法。这种绣法在明清时期大量使用于唐卡之中,省力省料还可以根据需要填充或垫高形成立体效果。

  穿珠绣

  图9璎珞(小米珠)串钉法(放大20倍)

  又称钉珠绣(图9),是指把颗粒状的珍珠与宝石等钉在织物上。这三幅唐卡主要使用了串钉法,即将小米珠打孔后用绣线串成串,然后根据图案要求,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之后隔一颗小米珠,钉一针,与普通的钉线绣法相同;穿珠绣还有另外一种绣法,称为颗钉法,即穿一颗,钉一颗。

  辑线绣

  图10璎珞,辑线绣(放大20倍)

  又称钉线绣(图10),是用特殊的绣线(双股强捻合的衣线)钉在织物表面进行装饰。这三幅唐卡的璎珞上就绣有与小米珠同一色系的白色辑线绣,如果不是特别仔细地观察还以为是小米珠。此绣法用一根较细的线作为线芯,较粗的双股强捻合线盘绕,使表面呈现串珠状颗粒,又使用同色的丝线作为钉线,使整个画面十分协调。

  捻金线

  图11-1捻金线与捻银线(放大100倍)

  图11-2双股捻金线(放大100倍)

  捻金线的制作主要根据不同织物粗细的要求,把经过加工处理过的金箔切成0.2~0.6毫米宽的片金线,然后用桑蚕丝作为芯线,在芯线上涂上黏合剂,接着用片金线缠绕于芯线上即可。在三维视频显微镜的仔细观测下,本幅唐卡使用了捻金线和捻银线(图11-1),而且全部是按Z字方向捻,有单股的金线,也出现了双股的金线(图11-2)。

图12-1  脸部描绘细节(放大20倍)

  图12-2  脸部描绘细节(放大20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威德金刚唐卡除了采用堆绫绣、辑线绣等绣法外,对细小部位如大威德金刚脚底下天王与明妃及50人头鬘的项饰及供奉的嘎巴拉碗下的三个人头均是绘画与堆绣相结合,有的人头的脸部是用颜料绘制的,包括头发、眉毛、眼睛、鼻子与嘴等(图12)。

  装帧形制

 

  图13-1穿珠堆绫大威德金刚唐卡

 

  图13-2穿珠堆绫密集金刚唐卡

 

  图13-3穿珠堆绫上乐王佛唐卡

  三幅唐卡的装帧不是藏式装帧方式,而是使用清代十分珍贵的玻璃加木框,类似于西方架上画的装帧方式,采用黑色织金锦包裹于正面木框的四周,在每个边框中间还加了两道黄色的织金锦进行装饰,与藏式装帧唐卡的牙子相似,显得非常庄严与华丽(图13)。

  养心殿西暖阁佛堂的唐卡属于原状陈列,已有近270年的历史,穿珠堆绫大威德金刚唐卡、穿珠堆绫密集金刚唐卡、穿珠堆绫上乐王佛唐卡因装于框内,加之佛堂内光线较暗,除了一些轻微的病害外,保存十分完好。

  文?图︱史宁昌,北京故宫文保科技部主任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