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经典 > 正文

清明时节话清明

来源:北疆风韵 作者:理解      2017-03-21

  说起清明节,人们所想到、所看到、所听到的多是与祭祀有关的内容,很多人认为,这一天便是扫墓、烧纸,以祭奠先祖和已逝去的故人,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与怀念,由我国古代帝王“墓祭”之礼传入民间,民间效仿后成了一种习俗,多少年来一直沿袭下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因此,也有的地方把清明节定为“鬼节”,到了清明,人们自然想到的就是祭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有关清明节的说法远不止于此,与清明节有关的说法当以时令为最,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革,其中也不乏一些美好的传说和感人的故事,如踏青节、寒食节、插柳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斗鸡等等,这些都在清明期间进行,而每一项活动都能说出几个典故,这些传说与故事,经久不衰,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以季节定名的,最早在秦汉时期确立,公元前104年,汉朝的邓初等人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太初历》中,其中清明是反映气候现象的。《岁时百问》归纳的言简意赅:“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从字面看,是普天之下的一种优美的环境,其实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种天气和季节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历书》则描述的更为直接:“春分后,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齐而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此时,休闲了一冬的人们,开始忙忙碌碌,纷纷走上田间地头,播种插秧,一时间田地里呈现繁忙的热闹景象,农民们知道,此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错过了这个时间也就错过了收成,清明,无疑是农耕的标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明一到,环境为之一变,这时正是踏青的时节,也是放风筝和插柳的季节,男女老幼穿着鲜艳的服装不约而同的走向郊野踏青游玩,欣赏着大自然赐予的良光美景,呼吸着春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情侣们双双成对,在优雅的环境中相互依偎,互诉衷肠,品味着甜蜜的爱情。有的人则放起了风筝,据说在我国古代,人们在做好的风筝上写上自己的不幸与烦恼,然后将风筝放出,将这不幸与烦恼随风筝而去,以求得一年的平平安安。而今放风筝又多了一层演绎,夫妻或情侣死死抓住风筝的绳子,你就是飞得再高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意即死死抓住对方的心。当然,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每年都有一场风筝节,那是在放飞希望,传递友谊。插柳也是一种民俗,传说这民俗是由“纪念”而来,一说是为了纪念农耕的鼻祖神农氏,由于他带给了农民赖以的粮种和丰衣足食的生活,以缅怀他的伟绩。一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传说,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为救危难的晋文公,割去自己大腿的肉救了晋文公的命,不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与母躲进深山,晋文公为让其出来接受封赏,命人放火烧山,介子推抱一柳树而死,被烧死的柳树后来活了下来,为思念介子推,就定了插柳节,晋文公还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每年的这一天不能生火,这又有了寒食节,因寒食节在清明节前后,便融合一起,故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尽管故事感人,但未免有些勉强,至于插柳,是因为柳树是极易存活和生长的树木,折枝插入土中便能存活,小时候在家乡种柳树总是这样。关于插柳戴柳的说法,多是与佛教有关,在我国,人们大多信奉佛教,看到观世音菩萨在净水瓶用柳枝沾水普度众生,以为柳树能辟邪,就插柳戴柳,这和传说的桃木可以避邪一样,是人们祈求平安的期盼。

  吃寒食的习俗早已不复存在,插柳、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的习俗虽然沿袭了下来,但在清明节前后只有南国能够做到,而在北疆,因气候相差很大,四月初的南国已是春暖花开,北疆的冰雪刚刚消融,在山的阴面、林木丛中依然是冰雪覆盖,尽管有春风拂过,真正的春天仍姗姗来迟,无青可踏,清明时节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也难怪说到清明节,北国的人们所想所看的也就是扫墓了。

  清明,是一个节气,仅限于时令和物候变化,是将要农耕的标志,没有什么纪念意义,清明时节又有很多动人的传说,包含着一定的风俗习惯,有了这些便有了纪念意义,也就有了一个节日,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清明这天也就成了我国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一天。

【责任编辑:尔玉】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