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邪教辨析 > 正文

熟人眼中的李洪志

来源:北疆风韵 作者:季北      2017-05-22

 

    凯风网5月12日刊发了一篇题为《李洪志身世再揭秘 刷刷李洪志的“朋友圈”》的文章,文章采用回忆的形式,通过几个曾经与李洪志共同学习、生活、工作过的同学、同事、邻居等的亲历讲述,真实可信地把自诩为“宇宙主佛”“创世主”的李洪志从天上拉回到凡间,扒去他身上的神佛伪装,将一个凡夫俗子的“大师”丑陋行为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真实的李洪志和他那扭曲的心灵、变态的性格。

  扎眼大师李洪志

  “李洪志的昔日同事高秀岩回忆:‘有一次,我和李洪志就因为一点针鼻大的小事发生口角,说实在的,在一个单位工作,凡事我还是能谦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吵过了也就拉倒了,也没往心里去。可事后不几天,我下班回家发现我的自行车两个轮胎全没气了,当时也没有把事想得那么坏,就把车子推回家了,我爱人帮我把外胎扒掉,干补也补不上,最后给内胎打上气往水里一放,居然有80个针眼,我当时心里就犯嘀咕,谁这么损,扎一下两下就得了呗,一下扎了80个针眼,你说气人不?事后,才知道是李洪志干的。打那以后,我不再搭理他’。”

  只“因为一点针鼻大的小事发生口角”,就能采取如此下贱的阴损招,对一个物件下此狠手,“一下子扎了80个针眼”,真的够解恨了。可这对于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来说,这正常吗?一点都不正常。能这样下手的人,心肠该有多狠,想一想就让人心寒意冷。这是一种怎样的变态性格?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阴暗扭曲的人性?古人有过“睚眦必报”的故事,今天真是让我们开了眼界:李洪志这个堂堂的“宇宙主佛”,竟能做出这种连古人都鄙之为不耻的下三烂之事,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俗话说“针别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从这针扎的80个眼中,透出的不仅仅是一股股的邪风,更是让人看清了一个心胸超狭窄的“扎眼”大师的丑陋表演。

  拼凑大师李洪志

  说到拼凑,现代人一点也不陌生,用电脑拼个图应该是手到即来的。但是在电脑还不普及的近30前,想拼一张图来骗人,那也要费一番心思的,那份攻心之计真不会是常人能想得到的,但李洪志不愧是演员、大师,他想到了。“据李洪志早期合作者宋炳辰回忆说,李洪志这张模仿佛祖释迦牟尼在莲花座上打坐、头放佛光的‘法像’是伪照的,方法是先为李洪志拍照一张身着黄色练功服打坐的照片,黄色练功服是从商店买来的戏装,再剪纸做一个莲花瓣,然后把打坐的照片拼接在莲花上,并在背景上画上光晕充当佛光,最后摄影制版而成。’”只拼出一张佛图不能当吃当喝,必须要有一套骗人的看家本领,腹内空空的李洪志又打开了移花接木的歪主意,“早期合作者刘凤才说:法轮功是用两个气功拼凑的。一个是禅密功,一个是九宫八卦功, 参加了两个气功班,也就那么十几天……把人家的两个功法的有关的动作,作了一些个拼凑。”原来,法轮功并不是如李洪志自诩的那样“得上乘大法,具大神通,功力达到极高层次,了悟宇宙真理,洞察人生,预知人类过去、未来。”却是在这样一个“两个气功班”的短期培训后通过拼凑才横空出世的。

  从拼莲花图的成功,到拼法轮功的成功,使惯了歪点子坏心眼的李洪志看到了“拼凑”的捷径、好处,于是忙不迭地再加一把“火”,又拼凑出了一本《转法轮》,投入市场着实火了一把。由此,李洪志可算看明白了拼凑的成功之道,继续在坑人害人的拼凑欺骗中不肯回头,也让世人看清了一个真实的、长了一肚子花花点子歪心眼的拼凑大师。

  钱眼大师李洪志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宇宙主佛”的李洪志,理所当然地应该划归到“君子”行列,可他的取财之道却丝毫看不出一点君子的雅量,却活脱脱地现出的是一个土鳖与无赖般的丑恶嘴脸。“李昌说,李洪志这里‘专门有一个人给他理财,管账’,‘他办班的钱,都归专人管理,到最后都落在他一个人上面’。于长新说:‘李洪志虚假的伪君子这一套,在经济这方面,捞钱这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认钱不认人’,甚至在‘心腹’身上也揩油:王治文、李昌‘也得有万八千的搭进去’,‘纪烈武……恐怕得十万以上’。”

  这里有两点能让人看出李洪志大师钻进钱眼、无情无意的“襟怀”:一个是“认钱不认人”;另一个就是“甚至在‘心腹’身上也揩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合作共事中,尤其是经营合作中,朋友间的合作都有一个规则:互利共赢。即是兄弟们都在一个锅里搅马勺,大家都付出了辛苦,哪能见钱眼开、见利忘义?总要给大家分得一杯羹吧?可李洪志却不是这样,他偏喜欢吃独食。据李昌说,“他办班的钱,都归专人管理,到最后都落在他一个人上面”。如此贪婪的自私行为,怎么能让弟兄们服气?古人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李洪志不仅吃,而且可以说是做到了横草不过地“认钱不认人”,他把贴心弟子的钱也拚命往自己的腰包里搂,“王治文、李昌‘也得有万八千的搭进去’,‘纪烈武……恐怕得十万以上’。”

    如此见钱眼开的宇宙大师,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让人陡然生出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悲凉。

 

 

【责任编辑:尔玉】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