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殿堂 > 正文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好作家——马拉访谈录

来源:凤凰网 作者:      2018-10-04

 

  马拉,1978年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上海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大量作品,入选国内多种重要选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思南》《金芝》《东柯三录》《余零图残卷》《未完成的肖像》,中短篇小说集《生与十二月》,诗集《安静的先生》。

  在中国70后作家中,马拉是一个奇异的存在。他写作多年,然而在2015年之前,却没有出版过一部作品。他可能还是在文学期刊发表长篇最多的70后作家之一,截止2018年7月,马拉在《收获》《十月》《作家》《江南》四家杂志发表六部长篇。这些作品没有为他赢来广泛的声誉,他似乎也并不焦虑。这是一个有趣的人,我们特意约乌拉妮和马拉做了一个对话。

  马拉访谈录

  乌拉妮(以下简称乌):马拉老师您好,我特别想问你一个问题,也许有点不礼貌,如果您介意,您可以不回答。

  马拉(以下简称马):问吧,我都有点好奇了,还有我不好意思回答的问题吗?

  乌:那我就问了。马老师,您写了那么多小说,好像,我是说好像啊,您似乎没多大名声。

  马:这我就不同意了。什么叫没多大名声,是完全没有好不好?相比较名声,我觉得我获得的已经足够多了。比起很多写了一辈子,连句子都没写通顺的作家,老天爷对我很好了,至少我还没有臭名卓著。

  乌:您这是正话反说,表达不满吗?

  马:绝对没有,我非常诚恳。你知道,我在2015年之前没出过一本书。以前,我感觉不舒服,主要是出于虚荣。和朋友们出去玩儿,总有人介绍,这是马拉,他是个作家。不介绍倒好,一介绍总有人说,啊,马老师,送本书给我好不好,我一定珍藏。送你妹啊,别说我没出书,出了也不送你,凭什么啊?还有的说,马老师,你写了什么书?我去网上买几本。这就更尴尬了。人家要买,你却没有书,搞得像个假作家似的。后来,我出了几本书,这种尴尬算是解决了。我偶尔会回头看看我的书,总有不满意的地方,就有点羞于示人。这时候我就想啊,如果十年前我就出书了,现在看那得多羞惭啊。

  乌:马老师,您让我有点意外了。我一直以为您是那种特别得瑟的人,尖酸刻薄,没想到您还这么害羞。

  马:这大概算是一种应激反应。网上特别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的,生活中可能非常随和。网上显得温雅敦儒的,没准儿是个超级伪君子。这事儿不绝对,但确实不少。

  乌:您最近出了本新书《思南》,方便谈谈吗?

  马:你终于说到正题了,我很高兴。《思南》2017年完稿,发在去年的《十月长篇小说》第4期,今年7月由花城出版社推出单行本。这本书篇幅不大,还是我习惯的长度,十来万字。据读过的朋友反馈,好读,尤其喜欢开头一两章。我听了有点失落,因为我觉得写作最好的是最后一章,还有中间的两章。

  乌:这本书的主要场景发生在北京和深圳,据我所知,此前你没有在北京、深圳的生活经验。

  马:我确实没有在北京和深圳长居,去还是去过的。这两个城市,我相信全国人民都不会觉得陌生。即使没有去过,似乎也很熟悉。它们早就被符号化了。我曾经问过朋友们一个问题,你觉得北京是什么颜色的?80%的朋友回答是红色的。我也问过我女儿,她也说是红色的。这个很有趣。有没有这两个城市的生活经验,在我看来真的一点都不重要。我不过是把它们当个符号借来用一下。再说得极端点儿,为了写凶杀,我还真得去杀个人?写作并不完全依靠直接经验,它有更为广泛的空域。

  乌:有不少批评家认为,小说就是要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您觉得《思南》塑造了经典的人物形象吗?

  马:首先,我不太认可这种说法。小说的任务有很多,不是说非得塑造一个经典的人物,当然塑造了经典的人物,肯定也是成功的小说。从功能上讲,有些小说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所有故事都是为了使人物形象成立;而有些小说则是为了讲一个故事,人物只是故事中的棋子,没那么重要。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两个电影为例,《孔繁森》是为了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所有的故事是为了让你记住人物。《唐山大地震》则恰恰相反,它是为了说大地震这个故事,人物都服务于这个故事。《思南》更偏重于故事,我想说的是经济大潮中人的困境和理想主义的丧失,里面的人物都得为这个故事服务。

  乌:里面就没你喜欢的人物吗?

  马:有,当然有。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我喜欢以A和B为代号的两个姑娘,她们身上有蓬勃的生命力,脱离了生活的高级趣味,像一个真正的人。写到B觉得自己是个外星人时,我又心酸又甜美,我都相信她真的是个外星人了。通过身体,她就可以回到她的母星。我很遗憾没让她真的回到外星,而是摔成了一滩烂泥。

  乌:你喜欢赵大碗吗?对了,你为什么要给赵大碗父亲取“赵爱猪”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马:我不太喜欢赵大碗,虽然我花了很多笔墨来写他,我觉得他有点蠢。如果我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蠢货,我肯定让他滚得远远的。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至于赵爱猪,我得老实承认,这个名字取得有点哗众取宠,主要想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思南》的第一段只有寥寥几个字“赵大碗的名字是他父亲赵爱猪取的。”我相信大部分读者看完这几个字会继续往下看,这两个名字有奇崛的喜剧效果。当然,这个名字有现实来历,我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他们村有个孤儿,名字叫秦杀羊,那是他父亲生前的职业。

  乌:《思南》和你以前的小说有什么区别吗?

  马:区别还是挺大的,至少在题材上,我把它们区分开来了。比如说《东柯三录》算是家族小说,《金芝》则是女性加历史,《未完成的肖像》写艺术家,《果儿》写的知识分子。写完《思南》,我像是交代了一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思考得还不够透彻,不够深刻,以后有机会的话,我想写一个更综合、更庞杂一些的小说。

  乌:马老师,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您对《思南》有什么期待吗?

  马:尽量卖好点儿,至少不要让出版社亏钱。这年头,写书卖书都不容易,大家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吧。

  《思南》

  作者:马拉

  出版:花城出版社

  2018年7月

  《思南》节选:

  从兰州出发,经过临夏,沿路唐笑倩看到无数顶着星月的清真寺,这里的风景和民风是唐笑倩不熟悉的。高原上的天气,阴晴不定。唐笑倩戴着墨镜,阳光近乎透明,站在阴影处,身体是冷的,移动到阳光下,身上很快滚烫起来。坐在车上,唐笑倩获得了久违的自由。她对郭子仪说,子仪,我突然感到自由,好像整个人都是新的。郭子仪拍了拍唐笑倩的大腿。清真寺星月的尖顶,路上车辆不多,村庄安静,很少看到人影。他们在天黑时到达拉卜楞寺。住进旅馆,唐笑倩累了,在车上一整天,除开吃饭、偶尔下车活动一下,他们一直在车上。吃过饭,郭子仪说,早点睡吧,明天早上你会看到一个奇迹。唐笑倩说,我们这是到哪儿了?夏河,拉卜楞寺。郭子仪的脸色庄重起来。这个地方我来过三次,每次感觉都不一样。躺在床上,关了灯。唐笑倩抱住了郭子仪,她在郭子仪耳边说,你想做爱吗?郭子仪用行动回答了她。

  早上起来,吃过早餐,郭子仪开车带唐笑倩去了拉卜楞寺。他把车停在路边的停车场,对唐笑倩说,我们先去爬山吧。他指着路边的山说,爬到半山腰,能看到拉卜楞寺的全貌。唐笑倩跟着郭子仪爬到半山腰,拉卜楞寺的全景显现在她面前,一大片金色和枣红色冲进唐笑倩的眼睛。她被那一片颜色震住了。郭子仪拉着唐笑倩的手,指着山坡说,每年正月的晒佛节就是在这里。在山坡上看了一会儿,他们下山了。郭子仪说,每次来这儿,我总觉得我应该属于这里。唐笑倩说,你不会属于这里,你还有万丈红尘。他们围着拉卜楞寺走了一圈,游人不多,穿着紫红僧裙的喇嘛零零散散地经过。郭子仪告诉唐笑倩,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郭子仪的介绍,唐笑倩听了,听听而已,她不是教徒。她更感兴趣的是她周围的人,脸上带着高原红,面容苍老,手里拿着转经筒。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他们到寺里转了一会儿,唐笑倩说,我们出去吧。从寺里出来,郭子仪问,你怎么了?唐笑倩说,没什么,我觉得不适合,我们怎么能与佛面对呢。沿着拉卜楞寺附近的墙根走了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块开阔地。郭子仪指着寺后的山问唐笑倩,有没有看到那些石头堆一样的小房子?唐笑倩仔细看了看说,看到了,那是什么?郭子仪说,那里面住着苦修的僧人。唐笑倩说,奇怪。郭子仪说,不奇怪,当僧人需要苦修时,他们会住到那里,不见人,一心修佛,吃喝都有其他僧人送上来。唐笑倩问,要修多久?郭子仪说,不一定,可能三五年,也可能十几年,说不定一辈子。唐笑倩看着山上,想了想,一个人,几年,甚至十几年。哦,佛,到底什么是佛,让人能够忍受如此的孤单和清冷。寺庙附近,还有不少磕头的妇人,她们对着寺庙磕头,有人走过的时候,她们停下来。等人走过了,她们继续磕头。对她们来说,似乎磕头是唯一的正事,别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在拉卜楞寺呆了一天,他们去了郎木寺。和拉卜楞寺比起来,郎木寺规模小多了,他们住在郎木寺附近的镇上。唐笑倩和郭子仪爬上山顶,郎木寺和四周的景物开阔起来。他们坐在山顶上,看着路边的佛塔和巨大的转经筒。唐笑倩靠在郭子仪怀里,她想,如果一辈子能这样,与世无争,与世无求,那也很好。来郎木寺之前,郭子仪给唐笑倩讲了一个故事。郎木寺曾经有一个年轻喇嘛,清修多年。有一年,一个外国姑娘来到了郎木寺,喇嘛看到了她。那一瞬间,他心里似乎被某种特别的东西打动。他告诉那姑娘,他修了一世,都是为了等她到来。他们做了男人和女人做的事情。后来,姑娘回国了,喇嘛为自己犯戒而陷入深深的痛苦。过了不久,姑娘又来了,她告诉喇嘛,她要和他结婚,她爱他。姑娘来了之后,喇嘛再次被打动,他想这大概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于是,他脱去僧裙,和姑娘去了欧洲。郭子仪给她讲这个故事之前,唐笑倩没想过要去郎木寺。郭子仪说,去过拉卜楞寺,其他的寺庙没有去的必要。因为这个故事,唐笑倩说,她要去郎木寺。唐笑倩沿着郎木寺的小路走了几个来回,又和郭子仪爬上山顶,望着那一片金黄色,唐笑倩问郭子仪,你说,他们当年是不是也走过我们走过的路?郭子仪说,也许吧,路只有那么几条,说不定你踩过的小草,也是他们当年踩过的。唐笑倩说,这真是个好故事。

  唐笑倩和郭子仪在冶力关住了两天。那两天,他们白天去附近逛,晚上回到旅馆喝酒,三十五度的青稞酒。唐笑倩平时不大喝白酒,这里的青稞酒却是她喜欢的,温过之后,口感柔和,丝毫没有白酒的辛辣味儿。这是个奇怪的地方,至少在唐笑倩看来如此,有赤红的丹霞地貌,有原始森林,还有高原和雪山。唐笑倩和郭子仪清晨去的原始森林,森林里充满水汽,如有如无的雾徘徊在林间。林间栈道上很少有人的痕迹,他们走到树林深处,除开鸟叫和虫鸣,几乎听不到声音。真是安静啊。他们经过鹿苑,里面养着几只梅花鹿,木头栅栏上有摩擦的痕迹。旁边的小店里,只有一个人,售卖山里产的土物。他们在山林的小路上碰到几个采蘑菇的当地人,背着背篓。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大片的树林遮挡着他们的视线。唐笑倩问郭子仪,我们会不会迷路?郭子仪说,只有我们顺着栈道走,总会有尽头。走了个把小时,唐笑倩从栈道上下来,对郭子仪说,你陪我往树林里走走,我想到里面看看。离开栈道,茂密的树林和杂草阻挡着他们,他们往里面走了十几分钟,栈道看不到了。唐笑倩靠在一棵巨大的松树边上,对郭子仪说,吻我。那个吻,唐笑倩像是等了一百年。她还记得郭子仪第一次吻她,把舌头伸进她的口腔。那会儿,她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郭子仪的动作吓到了她。这次,郭子仪吻得轻柔,他的舌头轻巧地舔着她的嘴唇,等着她把嘴张开。郭子仪的手伸进了她的内衣,抓住了她的乳房,另一只手摸索着她的裤扣。接着,郭子仪松开她,把她的裤子脱到膝盖,又拉开他的裤链,从背后进入了她。唐笑倩双手抱住树干,她闻到松树皮粗涩的味道,附近肯定有花开了,她闻到奇异的香味飘过来。郭子仪撞击着她的屁股,牛仔裤摩擦着她,并没有快感,但她觉得舒服。这场面一定是淫荡的,邪恶的。唐笑倩抱着树干想,她翘着屁股,裤子脱到膝盖上,一个男人在背后,双手掐住她的腰,使劲儿地操她。唐笑倩没有回头,她闭着眼睛。她相信她闻到了真实的香味,这不是幻觉,小鸟的叫声是真是的,她身体的感觉也是真实的,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了。做完,郭子仪帮她擦干净,提上裤子,又亲了亲她。唐笑倩整理好内衣,问郭子仪,你以前在野外做过吗?郭子仪说,做过。唐笑倩说,我没有,这是第一次。

  对唐笑倩来说,这是一趟奇幻之旅。在路上,她看到了雪山,白色的顶部和云连在一起。郎木寺附近的天葬台上,堆满零零碎碎的石头。她还看见两只秃鹫站在路边,下过雨,它们的羽毛在滴水,那么大的鸟站在雨中,显得孤独深沉。这些食腐为生的大鸟,真的能把灵魂带到天国吗?回程的路上,唐笑倩对郭子仪说,我想再去一趟拉卜楞寺。

  到了拉卜楞寺,唐笑倩对郭子仪说,你先回去吧,我想在这儿呆一段时间。郭子仪说,别开玩笑,你一个人在这儿我不放心。唐笑倩说,有什么不放心的,这儿的人信佛,心地善良。郭子仪看了看唐笑倩,她不像在开玩笑。他问,你想干嘛?唐笑倩说,上次你告诉我,如果在佛前磕十万个头,那么一切冤孽都烟消云散了。郭子仪说,我随口说的。唐笑倩说,我当真。唐笑倩算过,如果她一天磕一千个头,只要一百天,她能磕完十万个头。即使一天磕不了一千个,一百天,离十万个也不远。郭子仪给唐笑倩找好地方住下,临走的时候问,你真要磕十万个头?唐笑倩点了点头说,等我磕完头,我打电话给你,你来接我。

  

  唐笑倩在路边铺好毯子,对着寺庙磕下第一个头起来,她双手合十,默念到,如果真有佛,磕完这十万个头,请您原谅我的过往和未来。从早上到傍晚,唐笑倩一直在磕头。晚上回到住的地方,唐笑倩全身的骨架都要散了。第二天早上,她艰难地爬起来,腰酸腿疼,脖子发涨。每磕一个头,都需要巨大的毅力,她弯下腰去,额头触地,等她直起腰来,背后一阵剧痛。唐笑倩望着寺庙山后的石头屋,那里住着苦修的僧人,她弯下腰去,又起来。眼前,无数的佛飞过,他们面容慈祥,在天上看着她。一个礼拜,一个月,一个半月。唐笑倩的痛感慢慢消失,磕完头后,她偶尔会围着寺庙的外墙转转。穿着僧裙的喇嘛看着她,露出微笑,他们认得这个磕头的女人了。游客站在寺院门口的招牌边上合影,如果有喇嘛进入他们的镜头,会让他们觉得兴奋,这会证明他们真的来过。一个多月前,唐笑倩和他们一样,作为一名游客,拉卜楞寺不过是个景点。现在的唐笑倩,不信佛,她只想磕十万个头。磕完这十万个头,她会离开,她相信,她永远不会再来拉卜楞寺。

  原文链接:http://book.ifeng.com/a/20180930/118149_0.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