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殿堂 > 正文

赵宴会:坚守唢呐艺术传承的研究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吴楠 徐翎      2017-09-14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赵宴会在民间唢呐艺术和专业音乐院校唢呐艺术教学研究之间驾起了一座桥梁。他告诉记者,民间唢呐主要依附于民俗、服务于农村,它与民俗一道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着和谐调节、规范维系、教化育人等功能,特别是唢呐参与的祝寿、葬礼、祭祖等民俗表演活动,蕴含了尊老重孝、知恩图报、慎终追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与美德。正如他所说:“民间唢呐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不容忽视,其传承面临窘境。我等任重道远!”

  致力于民间唢呐艺术传承 

  赵宴会出生于唢呐世家。其曾祖父赵伯同于1902年成立了赵家唢呐班,祖父赵恒玉、父亲赵西瑞也都从事唢呐的吹奏和传承工作。1992年,赵宴会被保送至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深造,1996年毕业并留校工作。从此,他一边倾心教学与科研,一边代表学校在国内外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唢呐艺术。

  赵宴会在大二时就收了第一个学生——一个匈牙利的留学生,此后慕名而来学唢呐的留学生有15位。然而让他颇为惋惜的是,在他从教的20年中,学校仅招到了两位唢呐专业学生。“不易招到唢呐专业学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唢呐考生相对较少,二是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采取的是统招的招生模式,而不是按具体专业方向分别单独自主招生,从而导致唢呐、埙、笙等‘小众冷门’乐器,很难竞争过钢琴、小提琴、古筝等‘大众热门’乐器。”他说。

  如何让这门民间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赵宴会认为,传承唢呐艺术除了需要本土唢呐班的创新和政府对唢呐班的管理与扶植,还需要高校制定专门的招生计划,给像唢呐专业这样的“冷门专业”留足发展空间。

  2011年,赵宴会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音乐学院、悉尼大学音乐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他开设了中国音乐课程,指导乐团排练,参加中国传统音乐专场音乐会演出,开展中国传统音乐讲座等,努力使唢呐艺术为更多人所了解,推动了唢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基层发掘第一手研究资料 

  作为唢呐演奏者和唢呐艺术研究者,赵宴会在民间器乐研究领域兼具“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双重人”身份,这一特殊角色为他进行唢呐艺术课题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年间,在研究苏北民间唢呐艺术时,赵宴会基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以田野调查作为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多次赴苏北地区村落进行实地考察,拜访了数百位苏北民间唢呐艺人,与他们同吃同住,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现已积累了3000多张照片,近100小时的视频与音频资料,采集了约1000首乐曲。

  在赵宴会看来,只有深入基层,了解唢呐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其进一步发展。“针对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表示,没有亲临民间一线的现场观察、体验或参与环节,其研究就是“无米之炊”,研究结果就是“无据之谈”。

  至今,赵宴会已完成了以民间唢呐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非遗”视野下的苏北唢呐班研究》以及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苏北乡村唢呐班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等多项课题,在音乐学重要期刊发表了20余篇与民间唢呐艺术研究相关的论文。

  通过调查研究,赵宴会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民间唢呐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也亲眼目睹了当下民间唢呐艺人从艺的艰辛与无奈,特别是对当下传统唢呐曲目和表演技法面临的“人去曲终,人亡艺绝,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深表惋惜和担忧。

  采访结束时,赵宴会感叹道,民间唢呐班这一民间传统音乐事象,深藏于社会底层、接地气。这种民俗音乐“俗到家时便是雅”,其独特的文化属性是当代迫切需要的,它可以启迪人们返璞归真,找回失却的童心和天性。 

【责任编辑:霖霖】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