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殿堂 > 正文

陈小涛戎装畅歌三十余载 深情坚守军队舞台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7-02-20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军人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怀揣职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个职业的特性——奉献和忠诚。军旅艺术家是军旅精神食粮的原创者,也是观众最钟爱的明星,他们以挺拔的身姿,撑起了中国艺坛的半壁江山。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文工团副团长陈小涛多年来坚守军队文艺舞台,用歌声为人民、为军队服务。今天做客新华网,与各位网友分享他的军旅生活和音乐故事。

 

  艺术传递正能量 歌颂中国好军人

  主持人: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空政文工团今年计划推出哪些演出和剧目?

  陈小涛: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肩扛民族责任,心系祖国安宁,用他们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军90周年是一个大庆,空政文工团包括我们总部和各大部队的文工团体都有一些非常好的合作和纪念性的节目,现在正在创作和筹备中,肯定还会有综合的歌舞晚会,讲好我们空军故事的晚会;同时可能也会有一些非常经典的剧目,包括红色的剧目,具体名称暂时还是保密,现在才开春,大家都在布局、研讨。

  主持人:现在一直倡导艺术家走到人民中去、走到基层中去,众多部队文艺工作者也深入一线为官兵和老百姓带来很多接地气的作品。相较于其他文艺工作者,部队文艺工作者有什么特殊使命和责任呢?

  陈小涛:我们共和国军人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光荣的血性和担当,部队文艺工作者就是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军队,服务于战士,服务于国家和民族。为了中华民族的事业,我们军人要保家卫国,保护一方平安。我记得阎肃老师有一首《天职》的歌写得很好,他是这样写的:“哪有那许多相思眼泪,那有那许多离别柔肠,当我们勇敢的冲向战场,眼睛里喷涌的是雷、是血、是钢,军人的步伐走向胜利,军人的抱负天下兴亡,军人的天职是保卫国防。”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用理想、用血性诠释军人的职责。我们作为文工团员,作为部队文艺工作者,就要用我们特有的艺术形式传递正能量,歌颂中国军人血性、理想、一种从军报国的胆识,这就是我们部队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同时,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回报于人民,我们要海纳百川地吸纳更多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尤其是战士在训练中、在保家卫国时吸取他们的力量,获取我们创作所需要的情感依据。通过我们的歌声,通过我们的表演,通过我们的追求去诠释军人的血性。

  肩扛民族责任 心系部队官兵

  主持人:部队最吸引您的是什么?您这么多年军旅生活有怎样的感悟?

  陈小涛:我17岁就入伍,来到空政歌剧团,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红色歌剧《江姐》享誉全球,在中国家喻户晓,我当时觉得能够进入空政文工团歌剧训练班,能够受到专业的歌剧训练,对我一生影响是非常大的。我是从巴蜀大地四川南充走出,南充是老革命根据地。

  我从小就耳濡目染,是嘉陵江水滋润了我的歌喉,红军文化和三国文化滋养了我,四川的父老乡亲给了我一种力量。同时,又是空军给我放飞的翅膀,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了我,锤炼了我的意志和品质。使我在革命军营里面成长。

  大家都知道空政文工团有歌剧《江姐》,江姐也是四川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她身上那种为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赴汤蹈火的精神,共和国马上要解放,她们却在监狱里为中华民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所以特别值得我们去歌颂和学习。部队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严明的纪律,舍生忘死的精神,超强的军人素质,对国家和民族坚强的理想和信念。特别是空军,大家知道空军战士有很多的试飞员、飞行员,他们用生命诠释着为国家和民族奉献生命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是离死神最近的军人,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就要用我们歌声,用我们对他们的一种爱,对他们的一种崇尚,通过我们的歌声化成文艺作品,传递我们对他们精神力量的一种歌颂。

  我觉得文工团团员、部队文艺工作者身上责任、肩上担子是非常重的,也可以说是肩扛着民族责任,同时心系部队官兵。特别在几十年的部队生涯中,我几乎是每年大概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奉献几十场演出为边关、为一线、为部队站岗战士服务,我们无怨无悔,这就是我们文工团员的舞台,也是我们的服务方向——就是服务于部队、服务于国家和民族。

  用歌声为人民、为军队服务

  主持人:请问您艺术之路也是起源于部队的吗?

  陈小涛:我曾是校园百灵,学校是我的摇篮,但艺术之路成长在部队,在空军,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些年锻炼了我,给了我宽广的舞台。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军人,没有忘记空军对我的培养。我从17岁就到了空政歌剧团学员班,歌剧《江姐》英雄的精神、优美的旋律,震撼的故事情节感动着我。

  可以这样讲,我身上血脉都流淌着《江姐》的音符,我在里面可以演英雄人物,也可以演反派,更可以演叛徒,甚至是60岁的那种极具挑战性的角色,因为我觉得有些英雄人物是需要有一些绿叶来衬托的,空政文工团《江姐》演了50年、一千多场,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民族歌剧的精品。

  从当学员到声乐队队长,到空政文工团业务处处长,到业务副团长,三十年来,我时刻铭记着,我的歌声要为人民、为军队服务。这是我的理想。

  我很感谢闫肃老师曾经为我的《变脸》专辑序言中写过这么几句话:“陈小涛别的方面不用说了,大家有目共睹,我眼见着他从一个一般歌手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表演艺术家;眼见他带着汗珠、泪珠、甚至是血珠一步步坚实的走过来,我最想说他身上突出一个‘韧’字,四川人,巴蜀人的坚韧不拔。他韧性十足,把自己所有爱恋、所有追求、所有抱负都投入到自己的家乡,投入到对音乐无限的热爱,对部队的奉献,对党的忠诚。”我特别特别感动,闫肃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最尊敬的艺术大师,他2016年2月12日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艺术之作,他这种榜样的力量永远感召着我,同时永远激励着我。我们要继续推出好的作品,为空军、为全军、为我们的国家讲好我们国家的故事,讲好空军故事,去做我应该做的事。

  春晚放歌不忘初心 走好新的长征路

  主持人:在今年刚刚过去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您又一次登上万众瞩目舞台,给我们带来非常振奋、非常鼓舞人心的歌曲,您能给我们说说当时的盛况吗?

  陈小涛:首先感谢全国观众和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这是一首我打磨了十年的歌,歌曲的名字叫《当那一天来临》。《当那一天来临》表现了神圣与职责,中国与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宏大命题。“当那一天来临”也许是战争来临,也许是祖国到了危难的关头,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统一,为维护世界的和平,光荣出征,勇敢战斗,这是我们军人最神圣的职责,也是中华民族最坚定的信念。

  中央电视台之所以把这首雄浑大气、气势磅礴的作品推荐到了春晚,介绍给全国观众,因为《当那一天来临》不仅有朗朗上口的旋律,歌声里更包含了军人肩负着民族希望的抱负,有一种民族忧患意识、战斗精神。

  《当那一天来临》饱含深情,表达了共和国军人一种崇尚的理想和信念、为祖国勇敢前进的血性和挑战精神。这首歌第一次放在春晚舞台,是国家和民族的一种需要。

  《当那一天来临》在春晚演出现场最大的亮点是邀请了年纪最小93岁、最大105岁高龄的红军老战士,有我们四川老乡——王定国老阿姨。他们那一代人爬雪山、过草地,为中华民族伟大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是可贵的长征精神、可贵的民族情怀。我们要走好新的长征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首歌里有一种红色基因的传承,“最后那一天来临”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背负着民族希望,为中华民族伟大事业不惜牺牲我们的生命?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之所在。

  另一大亮点就是我们在前面领唱,巧妙地植入了三军仪仗队。三军仪仗队那种饱满的激情和训练有素的状态,体现了大国军人的力量,与红军老战士巧妙呼应。

  军旅生涯难忘经历 前线战士渴望和平

   主持人:您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经历呢?

  陈小涛:最难忘的经历要说是一次在北京的特殊慰问,我当时演唱了《军营男子汉》和《两地书,母子情》,也是我的两首主打歌。记得当天演出后,有一个广安战士来找我签名,一个机枪手、前线的战斗英雄,还有一个排雷大王。“机枪手”说他成了红旗手,马上要再上前线,过来跟我说:“陈老师,我马上要走了,我这次不是机枪手,是红旗手,我向您告别,我会把红旗插到对面山上。”那种力量的坚韧,传递一种信心,我相信他,同时也感到一种生与死的离别。后来我获知,广安的这个战士他被弹片削开了身体,在抢救的时候,他还用录音机给他妈妈录了一盒磁带,他录音的时候说“妈妈我想你,我多么渴望和平”。我当时真的感到那是一种“血染的风采”,他们为了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我们在享受和平宁静生活的同时,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那些战士,曾经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人曾经跟我说,“陈老师,我们在舞台上唱一首歌两首歌就可以了,为什么你总满头大汗,战士一鼓掌、一呐喊你必须要返场?”因为我觉得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些远在边疆、为国戍边的战士,你看他们期待的眼光,希望通过你的歌声获取力量,我就觉得如果我们不好好为他们歌唱,文工团员的名字将是形同虚设;如果你不能唤起他们的激情,达不到他们的想象,我觉得军人、文工团员就不要干了,你要用你的表演、你的肢体和语言唤起战士的热情,去拉进与战士的距离!

【责任编辑:霖霖】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