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殿堂 > 正文

两落两起刘晓光 任志强眼中的地产领头大哥

来源:观点地产网 作者:      2017-01-17

 

  他曾是京城的官员,却在下海从商后成为置身市场激浪中的国企领导人;他自称是金庸笔下的洪七公和郭靖综合体,却在任志强眼中更似那位地产江湖的领头大哥。

  刘晓光,现任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不过如今,与其老伙计任志强一般,这位领头大哥或许也要淡出与他情怀与共的地产江湖了。

  2015年4月23日,北京组织工作网站发布《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通告》称,王灏拟任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并拟提名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人选。

  这就意味着,现任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即将退居二线。而他本人也在随后正式回应,我在今年2月份就到了退休年龄,目前正在走程序。

  官员、商人和慈善家,首创和阿拉善,这是外界在总结刘晓光时常常会用到的关键词。这些词语串联在一起,就是这位地产江湖领头大哥的自画像。

  那么,在这些繁华似锦的背后,这位地产领头大哥有着怎样的情怀与过往。

  两落两起刘晓光

  “人生苦旅渡步,终是一缕清风。”这是刘晓光最为外界所知的诗句,这或许也是他对自己60年人生路的最好写照。

  1955年出生的刘晓光,15岁参军。提及这段五年军旅生涯,他最常说的便是学习了《资本论》。也正因为这个经历,1978年恢复高考后,刘晓光毅然报考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攻读商业经济学专业。

  后来,在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刘晓光来到了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并一路从商贸处的副处长、处长、总经济师直升到计委副主任、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

  彼时,30多岁就当上北京市副局级干部的刘晓光,被认为是一颗政坛新星,曾一度成为北京市副市长人选。然而,风云突变。1995年北京政坛大震动,一大波政府官员受到波及,刘晓光便是其中一员。

  这是刘晓光人生第一个大起落。1995年,这个曾经的明星官员,调任重建“一盘散沙”的首创集团。刘晓光曾在此后无数次回忆这段经历时,总是用“不知道怎么办”来形容。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翻阅过往资料可知,当时的首创集团只是一家业务零乱、毫无章法的小企业。这个小“国企”的净资产只有15亿元,涉及到十几个产业,有100多家企业。

  从2000万元起家,刘晓光用了十年时间,最终将首创集团发展成为一家旗下拥有170家公司,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和上市基金的集团公司。

  最终,首创集团的业务已扩及金融、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与高科技、旅游和酒店以及商业和贸易六大板块,总资产达400多亿元,土储至400多万平方米,其中95%以上位于北京的黄金地段,被称为“北京地主”。

  然而,2006年,个人命运再一次轮回。因为牵连到一宗土地案件,刘晓光成为第一位协助接受调查的房地产界人士,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消失整整78天后,刘晓光回到首创。对于此事,当时便有行业人士直言,刘晓光为人在圈内以谨慎正直闻名,他不太会在此事上跌跟斗。

  经历人生第二次大起大落之后,接下来的刘晓光和首创继续接受2007年市场高热和2008年市场调整的考验。2009年,刘晓光对公司策略进行调整,首创集团新蓝图呼之欲出。

  2013年,迈入58岁的刘晓光在担任18年首创集团副董事长和总经理后,正式升任首创集团的董事长。

  任志强眼中的领导

  “《天龙八部》的萧峰我肯定做不到,那是高大豪气。”相对于大家心目中的带头大哥形象,刘晓光觉得,自己更像《射雕英雄传》的洪七公和郭靖,既侠义心肠又朴实忠厚、阳刚正大。

  不过,在老伙计任志强眼中,刘晓光绝对担得起地产大哥这个称谓。在刘晓光面前,虚长四岁的任志强反而更像一个顽皮的“小老弟”。

  一个常被提起的段子是,在200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孙宏斌舌战群儒,任志强摆开架势欲“放炮”,刘晓光提醒说,“咱们不是说好不批评别人么!”随后,任志强的话语变得和缓起来,甚至颇感委屈地辩解:“我又没有点他们的名字。”

  提及这两位老兄弟的交情,总是要追忆到早年的段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任志强在华远集团的前身——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建设部经理,而刘晓光则担任着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商贸处副处长。

  而华远作为西城区一个全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各种项目需要经过刘晓光所在单位的审批。

  因此,刘晓光作为要在批地文件上签字的人,可算得上任志强的“领导”。

  二人并不讳言这段经历。刘晓光自己更曾描述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任志强穿着解放鞋,背着小军包,也是个小胖子。我说你出去等会儿,结果忘了,一等四个小时,直到今天他还耿耿于怀。”

  不过,这一来二去的审批,两人开始相互熟悉,进而成了兄弟,一晃就近30年。后来,被问起为何任志强会对自己这么“听话”时,刘晓光笑言,任志强当年被自己“审批”惯了。

  当然,刘晓光还需要提及的另一个理由,那就是首创曾是华远地产的大股东之一。

  实际上,从政经历确实给刘晓光积累不少资源。早年在北京计委工作中,刘晓光不断见人、批项目,甚至要跑到香港为政府的基金融资。这番经历使得他结交了更多任志强们。

  正因为之前的积累,1995年来到首创集团的刘晓光,很快地就融入了京城企业家圈子,与陈东升等“92派”企业家成为朋友。接下来,通过首创的产业地产模式,刘晓光将影响力辐射至华南,甚至王石也称他为“地产元帅,学习的榜样”。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后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呼朋喝友”。2003年10月,刘晓光决心为阿拉善沙漠治沙做一些实事。“任志强你得来”,“王石你得来”,“不来以后别的事情免谈”,如此种种“威逼利诱”下,任志强、王石等一众企业家被他召集加入到了这个事业中。

  或许,这就最终奠定了刘晓光如今的“江湖”地位——一位地产领头大哥。

  温厚的领头大哥

  一次演讲中,面对三个演讲题目,分别是:带着脚镣的舞者、国企的野孩子和国企的追梦人。刘晓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三个。在他看来,这一个调子还低一点,而“带着脚镣的舞者这一题目太扎眼了”。

  这就是刘晓光,被地产行业公认的“温厚大哥”。正如他自己的选择,他或许不及萧峰的锋芒外漏,却不乏洪七公的侠义和郭靖的忠厚。

  “我不是个自由人!”这一方面是刘晓光对自己满满当当的日程表的“抱怨”,一方面却又是他作为一位国企领导人的真实感受。

  在老伙计任志强和潘石屹借助微博声名日盛后,刘晓光却仍然处于潜水状态。他把微博看做一个大学校,了解经济最新动态,但更爱转发不爱发言。

  有网友不满意指责刘晓光:“你怎么老是不温不火的,不能够抨击社会吗?”对此,刘晓光总是无奈且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针对一些社会问题你应该自己的提出建议,“我觉得应该是比较透明、规范、温和的东西,光抨击有什么用,不是你愤青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实际上,不似任志强非要将问题说出来。恰如他的自白:“我是国企领导,也是社会人物,对自己限制性的东西比较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比如许多敏感的事情我会从提建议的角度来写。”

  有人曾如是点评刘晓光——“他对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非常透彻的认识,对现代企业的各种工具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选择了一方面把握历史,一方面与当下妥协”。

  这正是刘晓光带着的“镣铐”,是束缚也是资源。正如任志强所言,“成功恰恰就在于资源有效配置所产生的倍数效应,让首创这个企业的精神在跌宕起伏的音乐中充分地展现出动人的灵感,这个指挥就是刘晓光”。

  回顾自己的人生,刘晓光称:“我从一个官员到了一个企业家,再到了一个公益的创始者,这可能就是我的‘江湖’的过程。”

【责任编辑:霖霖】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