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殿堂 > 正文

贾平凹谈陈忠实去世:能表达的,只有悲伤……

来源:千龙新闻网 作者:华商网      2016-05-05

  陈忠实不幸去世,文坛又倒下一棵大树,这是中国文学界的巨大损失。陈忠实始终对文学怀有崇高信念和滚烫的热情,在新时期崛起的文学陕军中,他是一位重要的领军人物,在陕西当时正在成长的一批青年作家当中,他最早获得成功,最早引人关注,在当时,他是青年作家的“样板”,从他的身上,包括贾平凹、邹志安、京夫等一众老弟或小弟们,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是他激发起大家的雄心和自信。

  他的厚重坚实的现实主义书写,他介入生活的热情和自觉意识,他为文学梦想忘我献身的精神,感染和影响了周围很多人,新时期文学陕军的精神面貌和风格基调,很大程度上是在他影响下确立起来的。他的系列中短篇小说,早已昭示他走向一位文学大家的可能性,而其代表作《白鹿原》,为他做了确证。我认为,《白鹿原》不止是新时期以来、新中国建国以来,而且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最具经典品格的作品之一。陈忠实不朽,白鹿原不朽。

  白描:原名白志钢,陕西泾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理事,现任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著有长篇小说《苍凉青春》、《人兽》,长篇纪实文学《荒原情链》、《陕北:北京知青情爱录》等。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

  能表达的,只有悲伤……

  前一天刚刚同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和中国作协的领导前去医院看望,去时看到陈忠实躺在病床上气色很差,立即心里特别难过,陈忠实已经不能言语表达,非常虚弱,但是意识非常清晰,看见大家,还是努力地向大家拱一拱手,表示招呼,对于大家的问候,他也尽力抬抬手,表示谢意,当时也没有觉得他会走得这么快,还寻思着过些天再去探望,没想到,怎么会这么快!

  老陈是一个很杰出的作家,他是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作家,更是陕西文坛的一颗巨星,他的作品会长期存留的。对他的去世,我确实很难过。这不仅是中国文坛的一个损失,世界上也走了一个好人。但是人的生老病死,咱也没有办法,他的去世,对“陕军团”肯定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但是也没办法呀,唉……能表达的,只有悲伤……

  贾平凹: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当代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1992年创刊《美文》。代表作有《废都》、《满月儿》、《古炉》等。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方英文谈与陈忠实最后一次吃泡馍

  我“支持”他抽烟 他笑意盈颊

  昨天上午九点左右,天津一家媒体记者来电采访,才得知陈忠实老了。紧接着本地记者轮番来电问感受。我一概回答:无话可说,说了他也听不见。噩耗来得太突然,一下子懵得失了语。

  陈忠实一直患病住院。他不会发短信,只会看短信、回电话。4月21日上午,我发短信给他:“陈老师好!很想念您,却不知道方便不方便拜望。方便的话,随时召唤。方英文。”因为他不会储存姓名号码,电话响了没法辨认谁来的。所以我每次发短信给他时,总要落款名字。若在过去,他一见我的短信总是及时回电。可是这回,一直没动静。我想事情不妙,便将平时的静音设置调回正常,以免错过他的回电。夜里十点半,电话才响起,显示陈忠实,接听却是他女儿的声音:“方老师,我父亲病重,暂时不能见人。他要我转告你,谢谢你的关心。”这是我与陈公最后的交往,间接的交往。

  想起最后一聚。陈公病后,朋友们总想去看望他,却又怕给他添负担与劳累。且人有尊严与护美本能,不愿让自己的病容传染朋友们难过。所以我们几个好友,便不定期给他发短信请安。去年10月10日清早,他让人打来电话,说晚上请几个朋友吃泡馍。一听很高兴,因为只有健康的人,甚至壮汉,才能吃泡馍啊!“陈老师还在电话里强调道,谁要抢着买单,谁就别来!”老汉一生大方,厚道,不要逗出他的倔劲来。

  地点在西安古城东门外的老孙家泡馍馆,楼上包间。我一进去,发现已到两三人。陈公碗里的一个馍,早己掰得细碎,非常行家。说明他做东,他便最早到场。“方老师怪事啊,我前阵子啥都不想吃,却忽然想吃泡馍了!”他那驰名天下的皱纹脸上,显出孩童般的笑意,“真能吃?我试火了一回,能吃!所以今天请大家来,同吃。”

  陈公不大幽默,却欣赏幽默。每次见面,总要与“方老师”说笑话的。语言是有调值与色彩的,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说话频道,算是“说话专线”吧,不会与第三人发生。他与我说话的调值与色彩,含着逗乐的成分。大家陆续来了,我记得是这么几位:邢小利、仵埂、朱鸿、刘炜评、王西建。两位女士是张艳茜、严琳。我坐陈老右边,仵埂坐左边。见两位女士进来,我站起来说:“以陈老师对于文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吃饭时理应左芙蓉、右芙蓉啊。”他一把将我拽摁归座:“你甭动!”

  他早就不喝酒了。病后因为化疗,更不能喝酒。但他自带了白酒红酒,吃力地,像贤惠女人般劝大家喝好,眼神满含着柔和慈弱。行文至此,我得擦眼泪。大家事先沟通过了,饭桌上别说病,尽量一如往常地说闲话。

  他只掰了一个馍,煮出来也就半碗。我假装满不在乎,实际上细心观察他如何吃,又能否吃完。谢天谢地,他吃完了!

  他依旧抽烟,黑卷烟,不过是细的。大家劝他别抽了,我说放开抽,没事。抽了就舒服,舒服了就健康。他大加欣慰,笑意盈颊。散席时,我要帮他拎包,他不让。那黑包依然鼓鼓的,皴痕裂斑,为但凡见过他的人所熟悉。楼下告别时,他的车停在马路对面。他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我要扶他过马路,他推掉我的手,说不用。那一瞬间我想了,啊,这是英雄气质。英雄是不需要帮助的。我一直目送他的背影,那体重业已不足百斤,英雄的背影。他那摇晃倾斜的背影,走向等候他的小车。灯火阑珊,斑影如筛。

  六年前,我在写他的那篇《多好的老汉》一本里,纪录了他说过的原话:“我用序言怀念他们,他们活着,看了,多好!他们死了我再写文章,只让家属子女看,跟死者,你说说看,有什么关系?”我微信里也宣布:在他离世后也就不写他了。可是编辑死缠活追,非逼我写。遂有此文。

  方英文:1958年生,陕西镇安人。《陕西日报》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方英文小说精选》、《种瓜得豆》、《燕雀云泥》以及长篇小说《落红》、《后花园》等。  

  各界缅怀

  “他厚实得如同陕西黄土”

  华商报讯(记者 陈思存刘苗)陈忠实去世后,华商报记者昨日通过电话,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的30多人进行采访,大家对先生的离世均表痛心缅怀。

  “通过《白鹿原》知道了西安”

  西北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于蒙蒙同学今年25岁,他称自己是从外地来西安上学,但《白鹿原》在初中时就读过,通过这部作品不仅知道了西安,更知道了还有叫白鹿原的地方。

  于蒙蒙说,现在即将毕业,细品《白鹿原》里面很多话是陈忠实先生一生的凝练和总结,对“人性”、“人世”等都有自己的深刻理解。

  “有求必应,一点架子没有”

  一家影像工作室负责人王先生说,当年《白鹿原》读到黑娃死就把书搁下了,到现在也未读完。但前半部的波澜壮阔已足以触及心灵,因工作关系跟老汉(陈忠实)接触比较多,“这是个好老汉,啥时候见面都是面露笑容,认真对话,有求必应,一点架子没有”。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老汉了,还是很难受,回去赶紧把书读完,免得老汉怪自己。

  “作品中有些话语激励着一代人”

  今年38岁的季先生是西安一家企业负责人,他的书房内存放着陈忠实的很多作品,其中《白鹿原》已经翻过无数遍,他从农村走出到城里学习、安家、立业,有着和小说人物相似的命运和经历。

  季先生说,《白鹿原》里面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激励和提醒着一代人。  

  “经常在面馆见他吃扯面”

  居住在西安建国门里的吴国栋老人今年78岁,他称,因为他和老汉(陈忠实)年龄相当,10多年前也是在省作协门口附近的一家面馆相遇,经常在面馆见他吃扯面,与老板打招呼很随和。吃完饭后问老板才知这就是陈忠实,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一点架子都没有。吴国栋说,认识这么多年了,有时候老汉从外地回来,经常捎点烟卷给他。最近,因身体原因不太出门了,但没想到他这么早就走了。

  “他身上不时迸发逸闻趣事”

  岚皋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2004年9月,陈忠实先生来调研,给人一个老农的形象,亲切得就像邻家大哥。而他身上不时迸发的逸闻趣事,也总是充满真诚淳朴的因子,厚实得如同陕西的黄土。想到一位脸上写满沧桑的老人,就这么撒手而去,让人惊愕不已,胸中只有悼念之情。

  “那个平易近人的大叔走了”

  1981年出生在陕西旬阳山村,父亲早逝,母亲智障,幼时的高烧使他成为身高不足1.2米的肌无力侏儒症患者,曾出版过《这个世界无须仰视》的安康籍作家王庭德说,“那个平易近人的大叔走了!”

  他介绍,与先生的相遇是在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先生谆谆善诱,鼓励他写作要通俗化、大众化,要使普通老百姓看懂!在交谈中,先生上下打量他,还爽快地说:“你把我的电话记一下,回头我们再好好聊聊。”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球迷”

  今年62岁的退休干部杨先生称,他与陈忠实相识多年,陈忠实为人豪爽厚道,听到陈忠实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心中十分悲痛。他称,先生说一口地道的关中话。从骨子里讲还是一个农民,身上具有关中农民的所有特点,平凡朴素、淡泊达观。说是个农民,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球迷,那时候与人谈起“国力足球队”、“东盛队篮球队”的比赛,那叫一个带劲。

  “人品文品俱佳,让人由衷敬仰”

  陈忠实是我最敬仰的小说家。”《文学报》前主编陈歆耕29日说。

    在陈歆耕看来,陈忠实的《白鹿原》是新时期最好的小说,“在我心里,新时期文学有《白鹿原》和没有《白鹿原》高度是不一样的。新时期作家中,有才气有名气的不少,但人品文品俱佳让人由衷敬仰者不多,陈忠实绝对算一个”。

【责任编辑:难再续】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