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博览 > 正文

《悬壶岭南》:绘制中医药文化“立体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作者:      2018-05-11

  “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国医、中药,是中华之瑰宝。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背景下,中医药事业可以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在这一背景下,以纪录片见长的广东卫视近年跟中医药题材“杠上了”。2017年,《秘境神草》第一季广受好评,如今,《悬壶岭南》正在热播,接下来,还有《国医大师》、《秘境神草》第二季推出……

  这些纪录片,对中医药文化在百姓中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医药在我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史中,经历了从被倚重到被质疑的过程,如今仍面对社会的诸多争议。”《悬壶岭南》编导刘文炜(负责第四集《岭南药匠》、第五集《药业传奇》)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示,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推出,“与其说是为中医药正名,倒不如说是给大众做一个正确的规范、引导,让大家在选药就医、养生保健方面多一些放心和信任。”

  立足岭南看世界

  秉医者仁心,赞岭南杏林。广东省是岭南中医药的故乡,十几年来,岭南中医药人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国中医药文化并作出了独有的贡献。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蔡伏青介绍,12集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立足岭南看世界,全景展现了岭南中医药的悠久历史及辉煌成就。

  记者了解到,《悬壶岭南》纪录片从2015年立项伊始,就确立了融“历史性、文化性、知识性、实用性、科学性”于一体的高标准定位,该纪录片对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掘岭南中医药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彰显岭南中医药人的“大医精诚”具有重要意义。“《悬壶岭南》对岭南的中医药文化有一个非常好的诠释,对于怎样用纪录片这种特殊的形式去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理想、思想,甚至记忆起着非常好的示范作用或者说样板作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点评道。

  在众多的同类题材中,《悬壶岭南》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这12集片子是在故事化的基础上,讲述广东中医药的来龙去脉。既有历史背景,也有文化基因、民风民俗的体现或参考。它是一幅立体画:既有背景,又有主体;既有山水,又有人物;既有前景、中景,又有远景;既有形,又有魂。”《悬壶岭南》编导房俊霞(负责第二集《名医流芳》、第三集《道地南药》、第八集《民间中医》)如此形容。

  编导张政(负责第六集《杏林之光》、第七集《岐黄异彩》、第十二集《未来之路》)同样表示,《悬壶岭南》全面讲述了岭南历史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及成果,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的知识点分布,“讲医、讲药、讲历史沿革、讲由此而蕴含的内在地域人文特性,这是《悬壶岭南》最宝贵的地方。如果要用一种‘主打风格’来形容《悬壶岭南》的话,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多角度的诠释,既不单纯讲药,也不单纯讲中医人物。”

  情景演绎现历史

  由于《悬壶岭南》几乎涉猎了中医药的各个领域,专业知识点多且杂,前采工作和文稿修改花了编导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拍摄期间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看过本片的观众会发现,片中涉及历史的部分,很多采用了情景演绎的方式,对此,房俊霞透露,采用“情景演绎”实属无奈之举。“本纪录片涉及许多医学史上的名医、中医药老字号的传奇故事等,关于这部分内容,由于当时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几乎没有,而纪录片必须要用影像去呈现,所以只能选择‘情景演绎’。”

  房俊霞说,为了更好地呈现历史人物及故事,一是对“情景演绎”内容的选择比较谨慎,除非必要,有别的处理方法就选择别的方法;二是关注对历史真实的考证,把人物放到一个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场景中去拍摄;三是演员的选择尽量与人物相仿;四是拍摄时注意把握细节,把这些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面部作暗光处理,或者局部特写,或者镜头虚化处理,这样可以尽可能规避观众“出戏”的诟病。

  不过,这样的“情景演绎”环节也给拍摄工作带来了乐趣,“回忆起这个过程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们的很多同事甚至都自告奋勇当群演。”张政笑称。

  除了常规的、可以预见的难题,还有很多在拍摄过程中“不期而至”的难题。房俊霞就对恶劣的天气束手无策:“因为我负责的内容多数都是外景,有的时候到了外景地,刚摆好机器,哗啦啦一场暴雨下来,拍摄计划常常改来改去。印象最深的就是拍摄化橘红的内容,去了三趟才完成拍摄任务,广州过去化州就400公里,到了化州之后我们还要再开一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种植基地或农户那里。每次过去都遇到天气突变,下暴雨,急得不行,可又没办法。”

  文化共鸣起“涟漪”

  尽管做了周详的策划和论证,尽管克服了各种难题和挑战,可是,各位编导对自己的作品,还是多多少少留有遗憾。就像刘文炜感叹的一样:“每次拍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憾的,大到错过中草药的最佳采摘时节,小到没有抢拍到最后一小时的夕阳。”

  不过,在拍摄完《悬壶岭南》之后,编导们的心里更多的还是骄傲。现在该片的播出已经过半,刘文炜、张政、房俊霞都会在节目播出后去翻看片子的点击量和链接的阅读量以及留言。“从这些数据来看,关注度还是不错的。毕竟纪录片是小众文化,而中医药题材的纪录片就更是如此,更别说是一部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中医药纪录片了。”张政说,从网友留言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悬壶岭南》的信息量和知识性震撼了他们。“这令我有一种感触,那就是我们终于为祖国医学的传统文化和传播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

  对于《悬壶岭南》的受关注,也侧面反映了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壮大。刘文炜认为,近几年纪录片变得越来越受欢迎,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网络时代信息越来越发达,但人们以更快的速度接收着新事物的同时,却来不及了解更深层面的故事。纪录片就成为一种优秀的传播模式,是让观众看得更远更深的眼睛。另一个是创作者逐渐摸索出了一条观众喜闻乐见的拍摄思路,现在的纪录片不再是乏味冗长的代名词。

  张政则进一步表示,一部纪录片如若要想被大众更广泛的接受和认可,除了一些客观的技术性(镜头、画面、构图、文稿表述)需要提高外,选题和思想性的内涵才是最根本性的。“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等,它们在用精致的镜头捕获关注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在观众的内心引起文化共鸣,而这种共鸣带来的‘涟漪’是潜移默化的,它能够为我们这个充满浮躁、过于快速的时代,装上文化‘刹车片’。”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0511/2851091_2.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