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博览 > 正文

亦集乃路的驿站与纳怜道

来源:阿拉善日报 作者:      2018-11-10

  公文的快速和有效传递是实现政令畅通的重要手段。元代因疆域辽阔,尤其重视文书传递的建设,在全国设立了许多驿站和急递铺作为公文往来的大动脉。从蒙古最早的都城——岭北行省的哈拉和林到上都和大都有三条驿道,分别叫做帖里干(车)道、木怜(马)道和纳怜(小)道。从亦集乃路经过的纳怜道,是专门为军情急务而设立的特殊驿路,只准悬带金银字牌、通报军情机密的重要使臣通过。从黑水城出土的文献文物中,我们可以对亦集乃路的驿站与纳怜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纳怜道与8个“站赤”

  纳怜道东起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的东胜州,向西沿黄河进入甘肃行中书省,在甘州今张掖市折向北行,经亦集乃路向北到达哈拉和林。从哈拉和林还可以向西经叶尼塞河到吉尔吉斯斯坦以及西亚和欧洲。据元代文献《经世大典》记载,纳怜道共设有24个“站赤”(蒙古语驿站),其中有8个在亦集乃总管府境内。

  纳怜道在亦集乃境内的8个“站赤”,在黑水城出土的文书中被称为蒙古八站。这8个驿站分别为在城站、盐池站、普竹站、狼心站、即的站、马兀木南子站、山口站和落卜尅站。

  对这8个驿站的位置,专家李逸友、景爱与刘兆和先生都做过考证。在城站设在亦集乃路城内。考古发掘查明,在城西门内的大路南侧,总管府对面,紧靠城墙有一个土筑围墙的院落,长42米、宽39米,门设在东墙,大约有10米宽。院内有一组品字形房屋,分别为西房、南房、北房。在西房遗址中发现了火炕、灶台、铁锅残片等物品,院内有大量的牲畜粪便。这个院落有院墙与城墙隔开,说明与城墙防卫无关,城内没有发现其他有驿站特征的建筑物遗址,因此,专家们一致认为此院落就是当时的在城站。

  其余的7个驿站中有2个在城北方向,一个叫盐池站,另一个叫落卜尅站。今天的额济纳旗苏古淖尔一带当时可能存在小型盐堆,如今在那里也还有一些含盐量很高的洼地,盐池站应在苏古淖尔附近。至于落卜尅站的位置,学者们根据出土的一份诉状上的“迤北落卜尅住人”字样判断,应在盐池站以北。根据驿站之间的距离计算,落卜尅站应该在中蒙边境中国境内的策克口岸附近。

  城南5站中,马兀木南子站和即的站可能在额济纳河沿岸的绿洲上,因为黑水城出土文书中有马兀木南子站收税粮、即的站有学田的记载。这两个驿站只有设在河边有耕地的绿洲上,才能有税粮可征,有学田可种。至于狼心站和山口站,有的学者认为分别在东风航天城附近的狼心山一带和额济纳河出合黎山的山口附近,此说也有比较可信的依据。至于普竹站的位置,现在还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亦集乃路驿站的运行情况

  驿站与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关系很密切,所以元朝的统治者对驿站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视。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当时全国有驿站1519处,陆驿有马45000匹,站赤有车3900辆,水驿有船5921只,可谓规模宏大。

  根据形势的变化,元朝驿站的管理体制曾多次变更,有时由中书省兵部管理,有时归通政院管理,有时由当地总管府管理。泰定元年(1324年),朝廷统一规定全国的驿站由各路的达鲁花赤管理,不准州县官员插手驿站事务。从此之后,亦集乃路境内的驿站便一直由总管府管理。

  因为纳怜道是一条小道,平时过往的官员不多,因此每个驿站都不设驿令等官吏,只设提领百户一人。这个提领百户是从站户中选择任命的,官府不给俸禄。驿站的站户,按照规定应选择经济状况比较好并且有富余人力的家庭充任。亦集乃路的站户有些确实是殷实之家,有的站户甚至还有奴隶,常让奴隶到驿站去替自己当差。

  站户是没有俸禄报酬的,属于一种徭役。站户的土地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元置地土”,即亦集乃路建立总管府时,将原来居民的耕地和迁调过来的军户开垦的耕地登记入册,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官府承认个人所有权,个人有权任意处理。另外一种是总管府拨给每个站户的土地,算作补贴。这部分耕地叫做“赡站地”,性质是赡养驿站站户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官府,不准典当,不准出卖。站户若不再在驿站当差,“赡站地”就要被官府收回。黑水城出土文献记载,有一个叫李典的站户,因病去世,其妻子抵奴把“赡站地”擅自典当给一个叫阔阔歹的人耕种,被一个叫撒兰伯的人告到官府。于是,官府便发出信牌,传讯抵奴以追究她的违法行为。

  为了保护驿站的畅通,总管府很注意维护站户的利益。黑水城出土文献记载,有一个叫也火汝足立巍的人,他的曾祖也火石革立巍曾经是亦集乃路的站户,在当地一次叛乱后逃到永昌路西凉州当了站户,他们家的土地部分被官府以逃逸绝户的理由充作公田,部分被其他人占种。到了至正十三年(1353年),此事已经过去了70多年,也火汝足立巍向甘肃行中书省告状,要求归还其曾祖在亦集乃路的耕地并且复业继续当站户。亦集乃路官府根据甘肃行中书省的指示受理了也火汝足立巍的申诉,查阅了至元二十四年的地亩册,证实了也火石革立巍“元置地土”的位置和数量,并且派员实地查看了这些土地的归属和使用情况,最终同意还给他家的土地并让他重新回到亦集乃路充当站户。

  亦集乃路每个驿站有多少站户当差,在文献和出土文书中没有记载。除了提领百户外,应该还有保管财物的人员、做饭的炊事人员、管理驼马和引送过往官员使者的人员,算起来一个驿站应该有10人以上。

  有的站户因为自然灾害或人丁伤残病逝,没有能力再到驿站当差,便申请不再担当站户。这种情形被称为站户“消乏”。泰定元年(1324年)北方大灾,朝廷给帖里干、木怜、纳怜三条驿道的站户拨发了21万多定钞、7万多石粮食的赈济,以防站户“消乏”。亦集乃路冬春风沙肆虐,夏秋干旱少雨,灾害频繁,有困难的站户比例较高是不言而喻的。黑水城出土的一件至顺三年(1332年)的文书称,驿站“消乏”户甚多,“今比比皆然”,总管府拟定在原“消乏”站户的基础上,再增加杨小厮等两户为“消乏”站户。

  若站户“消乏”,总管府必须找其他具备条件的在籍户签补,充当新的站户,以保证驿站的正常运行和整个驿路的畅通。

  亦集乃路总管府

  对驿站与纳怜道的管理

  亦集乃路各驿站的马匹骆驼由总管府配备,每个驿站配备的马匹、骆驼数量不等。根据黑水城出土文书记载,8个驿站共配备马匹283至295匹。其中盐池站40匹,普竹站39匹,在城站30匹。原来只有4个驿站配备骆驼,每站5峰。后来其他驿站也要求配备骆驼,总管府又为其他4个驿站每站补充了5峰骆驼。驿站的马匹、骆驼平时由站户饲养,冬春时节官府供给一些饲料。平均每匹马一个冬春给料8斗,算下来,平均每天也就3斤多。官府是否给骆驼及时发放饲料,没有发现相关记载。

  饲料不足而又使用频繁,驿站的马匹、骆驼往往瘦弱不堪,时常倒毙死亡。为了保证驿道畅通,总管府只好不时购买马匹、骆驼填补空缺。有一件无年款的文书记载,总管普撒秃亲自主持补买骆驼10峰、马100匹,以补充驿站使用。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朝廷对驿道的使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对使用驿道的官员和使者凭何种信牌上路、官员的级别及随员的数量、供应米面的数量、驮运行李的重量、每日行程的站数等都规定的很明确。元世祖之后,朝廷对驿站制度的执行开始变得不那么严格了,以后更是逐步松弛,以致使用驿站过滥。黑水城出土的文书中有一件至正三十年(1370年)的北元初期文书,是行中书省或者分省长官手写的要求派驿马的帖子,帖子没用官印,属于白帖。凭此白帖,驿站就需派人员和马匹服务。官府使用驿站如此之滥,也是站户大量“消乏”的原因之一。

  亦集乃路总管府对纳怜道的管理十分重视,达鲁花赤和总管等官员亲自处理驿站事务。元朝末年,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元朝统治危如累卵,形势危急,军情不断。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朝廷下令整点各驿路和驿站,以保证军情政令及时上下通达。所谓整点,就是对驿站的馆舍和马匹、骆驼以及各种物品进行检查清点,把不足的配备齐全,同时加强驼马的喂养和物品的管理,以保证驿道畅通的需要。纳怜道作为军事上的专用小道,此时便显得更加重要。总管府中先后被派到各个驿站进行整点的官员有总管吉祥奴,同知阿速海、孛罗帖木儿、贴麦赤,经理邢察罕普化,判官掩伯以及司吏杨文彬等,这次整点足足花了五个月的时间,但任然挽救不了日益衰败的元朝。随着亦集乃路元军的投降,纳怜道便也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记者 汤俊武)

  原文链接:http://jswm.nmgnews.com.cn/system/2018/11/09/012598084.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