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博览 > 正文

契丹人都去哪儿了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作者:      2016-08-23

   辽代契丹人起源和人口与文字

  1、契丹人口

  辽代契丹部落有内四部族:遥辇九帐族、国舅帐拔里、乙室已族、国舅部族,此外还有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乌槐部、涅剌部、突吕不部、突举部9部,以每部平均3万人计,大约有40万人。

  编入宫帐的契丹人,正户8万,蕃汉转户12.3万,此正户8万应当都是契丹人,以每户7口计,约为60万人。两者合计,辽代契丹人总数约有100万人。

  以平均每个契丹户有奴隶2人计,十二宫一府与契丹人8万户,家内奴隶16万以上,因为契丹贵族当然不会每户仅两个奴隶,契丹部落中的家内奴隶大约总数30万,为契丹人口的30%。

  2、契丹人起源

  内蒙古大学林干教授著书说:史料表明蒙兀室韦是属于契丹系统,语言和契丹相类,而服饰辫发和使用角弓的风俗习惯也和鲜卑相同……从地域上考察,鲜卑居于今额尔古纳河东南的鲜卑山,而后来室韦的活动地区也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可见鲜卑、契丹、室韦、蒙古都是属于东胡这一族系的。

  3、契丹文字

  契丹族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创制本民族的文字,一直到唐朝,契丹人和中央天朝的往来文书都用汉字。契丹字有两种,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大字是920年耶律突吕不、耶律鲁不古等创造的,契丹字的制作是由于汉字不便表达契丹语之故。为了配合契丹语,因而有契丹字创制,但契丹字又是利用汉字的笔画和基本部件改组而成,契丹大字是表意字,每个字表明一个词。由于契丹语词大多是多音节词,因此契丹大字的每个字也必须表示多音节。单纯汉文字的规律造成的契丹大字,显然不能完全适应契丹语言的要求,因而又创制了契丹小字,约有3000多个。

  契丹小字在924年由耶律迭剌创制,契丹小字和契丹大字不同,它又接受了回鹘文字和汉字的影响。从保存到现在的契丹小字资料看,契丹小字同契丹大字一样,是以汉字笔画和汉字的基本部件改造而成,不同的是契丹小字是单音节字,是表音字而不再是表意字,几个契丹小字组成一个词,这就比较符合契丹语言的要求。

  当时契丹人大都兼通契丹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着契丹文字和汉字,而随着契丹人的进一步汉化,他们就放弃了契丹语和契丹字,单纯使用汉语、汉字了。这就是契丹字消亡的根本原因。

  另外在西辽境内,耶律大石和他的继承者们仍然照着老规矩,定汉文和契丹文为官方通行文字,直到西辽灭亡。

   辽政权解体

  由于契丹族政权解体,契丹族走向了消亡。契丹新建立的辽朝是由于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打而灭亡,但其覆灭也有内在的原因,与契丹贵族的腐败、契丹族内外矛盾的尖锐是分不开的。

  辽朝统治者契丹贵族,经过百年,已逐渐腐败,终年沉浸于游猎、打球、佛事,不问政事,不修武备,不仅本身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且养着一大批寄生者。“僧从纵恣,放债营利,侵夺小民,民甚苦之”,并把土地百姓赏给寺庙,让这些百姓既向国家纳税又向寺庙纳税。契丹统治集团由于内部斗争激烈,人心离散。而其他各族更备受压迫,民不聊生。

  同时契丹以各族人民为主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契丹皇族又残暴统治各族人民,因此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当女真族起兵时,各族军队都临阵投降,降金共同反辽,这就是辽朝统治必然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在女真人反辽斗争带动下,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反辽,辽天祚帝走夹山,耶律淳自立,耶律大石率兵西走新疆中亚,最后辽天祚帝于1125年被擒。以契丹族为主建立的辽政权覆灭,辽政权执政从907—1125年,共218年。到1303年西辽灭亡共执政396年。

  辽朝灭亡后,契丹族即四分五裂了。早在辽统治下,契丹已开始了分化过程。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契丹族就已大量接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而被汉化,主要从事农业。而居住西北的契丹人则受蒙古族各部的影响,仍以畜牧狩猎为主,这些契丹人的语言和习俗本来就和蒙古各族相近,这时也逐渐被同化。

  同时辽灭亡以后,有一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走向新疆等地,逐渐和当地各族融合,而在金代女真贵族统治下的契丹人又被迁到东北和女真杂居,与女真人融合了。这样一个统一的契丹民族逐渐在周边各族的影响下,分别被各族同化融合。在金代和金灭亡时,虽有过多次契丹人民的起义,但或是被女真统治者所镇压,或是投靠了蒙古贵族。在元代这些投靠蒙古贵族的契丹人被蒙古统治者分别迁往各地,更加分散。

  契丹作为一个民族从发展到逐步消亡融合到其他各族之中,而契丹政权——辽朝走向灭亡。

  契丹建立西辽和哈剌契丹人

  辽亡时有部分契丹族由耶律大石所率西走,至今新疆等地,建立西辽,建国近百年而亡。这部分契丹人,史家称之为哈剌契丹。1124年“大石不自安遂杀萧已薛坡里括,自立为主,率铁骑二百远走”。大石的队伍逐渐壮大,西至可敦城后驻北庭都护府,会威武、崇德等7州及大黄室韦,敌剌等18部之众。集会的18部都不是契丹部落,有精兵万余人之外,可能有一些附属部队及随行人员,但人数不会太多,建立西辽的契丹人充其量不过数万人。“辽御马数十万于碛处,女真以绝远,未之取,皆为大石(即大石所得)”。(《契丹国志》)这些马当然必须有人放牧,而这些人却大都属契丹人。因此加上这些契丹人,当时大石部下契丹人约有一两万人。

  1129年,泰州路都统卢火奏:大石已得北部二营及撒里卜为乌隗部,涅勒为涅束部,因此二营当有数万人,这批契丹人加入耶律大石队伍,构成相当大的数量。

  哈剌契丹人的最后流向,有人认为西来中亚的哈剌契丹人则融合到回鹘族(维吾尔族)、波斯族中,这一过程大致在王朝中期完成。而西辽不到100年就为蒙古所灭,西辽遗民为蒙古人所统治,其中一部分西走建立起儿漫王朝的契丹人融入波斯族了。但留在蒙古统治下的哈剌契丹人,则未必都融入回鹘族,还有可能融入蒙古族,或为蒙古军队裹走至融入其他民族。

  金代契丹人

  辽代契丹人的分布范围,大致东到粟未水(今松花江流域),南到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大同),西到镇州(今乌兰巴托),北到胪朐河(克鲁伦河)、海勒水(今海拉尔河)。主要分布于大同、北京、辽西、承德、赤峰、哲盟、呼伦贝尔市等地。

  金起兵向西攻辽,契丹人有投降者、被俘者,约在1117年,当时降金更多的还是辽统治下汉,奚人,契丹人为数不多,可能有相当数量是追随辽主西奔,到达山西一带,最后又到夹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以北)。辽亡后,这些契丹人还大都留居这一带。金初还保留乙室王府、南北王府、四部族衙等机构。有部分契丹人则北投,西北路契丹部族人移剌窝斡起兵,很快就聚众至5万,后增至10万,契丹群牧德寿陀锁起兵,众号数10万,可见契丹人在西北地区为数相当多,应该占金代总数一半左右。

  金代契丹人有两次大迁移。一次是耶律余睹反金逃入夏国,夏国不纳投奔鞑靼。金廷捕睹余党,于是1132年河东八舘五百户山金司、乙室王府、南北王府、四部族衙,诸契丹部族酋首率众,蜂起,亡入西夏,亦或北投沙漠,契丹人巴金者由此一乱几成灰烬。这次西投的契丹人应该相当多。他们投西夏后去向不明,有可能投奔更西的耶律大石,耶律大石于次年1133年增加至四万帐,增加数万人。疑即以上西投的契丹人。

  契丹人金代的第二次大迁徙是由移剌窝斡的反金起义引起的,移剌窝斡西北契丹部族人。窝斡等起义的部众主要来自山前山后(今大兴安岭西侧),其活动范围东到济州(今吉林省农安县),南到北口(今北京),西到西京(今大同),北到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正是辽契丹族的分布地区,窝斡失败后,有部分人南投宋朝。在撒入窝斡旗帜下的契丹人,一部分回复在金廷的统治里,一部分以扩里扎八为首的南奔于宋。曾参加宋军夺下宿州的战役,并在宋廷的支持和指使下,坚持了对金廷的斗争,在以后的时期里他们当然融合于汉人了。

  耶律窝斡起义失败后,金廷为防止以后契丹人反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1163年后,金世宗最初仅徙于窝斡乱者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济(今吉林农安)、利(今辽宁喀左),但以后有将未予者也迁至乌古里石磊部(今嫩江西)。这样几乎所有大兴安岭南北的契丹人都被迁徙了。金不仅将契丹人大批向东迁徙,还散其猛安谋克,其部分女真猛安谋克,使与女真人相为婚姻,以达到同化契丹人的目的。这次迁移使许多原来在大兴安岭南北从事畜牧业的契丹族转耕作,这是大变化。同时长期与女真人互相杂居、互相通婚,对这些契丹人被同化起了重大作用。

  从大定以后,契丹人受猜忌,在位高官,赏厚爵者极少。同时不少散居女真猛安中,因此大都其传已不再叙其家世,而仅述其为何猛安人了,表明契丹人在金后期的逐步女真化和不被重用。

   元代契丹人

  公元13世纪,原居北方的蒙古族兴起,1218年占领西辽地区,1229年灭金,1279年灭宋。这样所有契丹族居住地区都成为蒙古的统治地区,契丹族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并未团聚一起,而是继续分散居住。但在元代契丹族仍存在,尚未因融入他族而消失于史。由于受金朝政府的歧视压迫,在蒙古军队到达之处,契丹人都纷纷响应。继续忠于金廷的只有少数人。

  金代西北路招讨司置于桓州(今西蒙正兰镇)金桓州一带多契丹人,这些契丹人是最早投靠蒙古的。

  元代东北契丹人投蒙

  今东北地区是金的北京路、东京路、咸平路、上京路所在地。这些地区在金代也有不少契丹人居住。蒙古兴起,这些地区的契丹人都纷纷投附蒙古,其著者如耶律留哥、王珣、移剌捏儿、石抹孛迭几等。

  耶律留哥、契丹人、仕金为北边千户,耶律留哥非东北地区人,是逃亡而来,他首先起兵之地在今辽宁省东北部和吉林的西部。他所纠集的应当大都是契丹人,因此自号契丹军。按留哥的盟誓,表明留哥没有独立起义的决心,自始就准备投奔蒙古。金人遣胡沙帅军60万,号百万,来攻留哥。留哥请蒙古军千骑与金兵对阵迪吉脑儿,留哥大胜。1213年众以辽东未定,推留哥为王,国号辽。金复遣宣抚万奴领军40万攻之,留哥逆于归仁县(今昌图四面城)北河上,金兵大溃,万奴收散率奔东京。安东同知阿邻邻惧。遣使来附。于是尽有辽东州郡,遂都咸平,号为中京,金副元帅移剌都,以10万攻留哥,拒战,败之,这是留哥的鼎盛阶段。

   元代中原契丹人投蒙

  辽代契丹人已有迁居中原者,金代更有迁居中原者,因此金末,燕京(今北京)、古北口(今河北)、东北(今山东)、太原(今山西)、汴(今河南)的契丹,都先后降附于蒙。

  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1214年,宣宗迁汴,完颜福兴行尚书事。留守燕,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处处左右。帝每征讨,必命楚材卜,帝亦自灼羊胛,以相符应。

  耶律有尚,辽东丹王十世孙,祖父在金世尝官于东平,因家焉。有尚资识绝人,笃志于学,授业许衡之门,号称高第弟子。1271年衡除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以教国人子弟,乃奏以门人12人为斋长以伴读,有尚其一也。24年,朝廷乃大起学舍,始立国子监,于是有尚升国子祭酒,儒风为之丕振。有尚前后五居国学,其立教以义理为本,而省察必真切,以恭敬为先,而践履必端怘。凡文词乏小技,缀辑雕刻,是以破裂圣人之大遂者,皆屏黜之。身为学者师表数十年,海内宗之。耶律有尚虽为契丹人,却已完全接受汉文化,推动元代的政治和教育向前发展,确实起到作用。

   西辽契丹人投蒙

  西辽数传至直鲁古时(1178—1211年),1206年,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并发动了对乃蛮的进攻。1208年乃蛮塔阳汗子屈出律投奔西辽。屈出律招集乃蛮旧部,纠合花剌子模及西州回鹘终于从直鲁古手中夺取了帝位。成吉思汗1218年西征,命那颜哲别率2万人往讨屈出律。屈出律即逃合失合儿。哲别入城,宣布信教自由,城民尽屠屈出律士卒之居民舍者。自此,金代西奔建西辽的契丹人,亦基本归于蒙古的统治之下。

  契丹人在金亡辽后,四分五裂,或隶于金,或建于西辽,或投西夏、宋。及蒙古兴起,统一各国,分散各国的契丹人又归于一。这些契丹人投奔蒙古,为蒙古征服各国,立下巨大功劳。而耶律楚材等契丹人帮助蒙古人建立各种制度,对元巩固统治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契丹人在他们正达到的先进社会制度基础上所取得的一系列先进知识,在帮助蒙古人制止屠杀,避免破坏生产上,不仅对蒙古统治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也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遗憾的是契丹没有一个核心,无法把自己强大的力量团结起来,恢复自己民族的统一,重建自己的国家,而是各自为政,投奔蒙古虽是立了重大功劳,最后却只是为人做嫁衣。蒙古人在巩固统治后,逐步分割契丹人的力量,将契丹人分散各地,并逐步剥夺他们的权力,限制契丹人进入最高统治集团,使契丹民族最后走上衰亡的道路,这对契丹族而言是一个惨痛的结局。契丹人也为中华各族人民历史上的大团结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金元时代对契丹族的政策

  民族的消亡不是突然完成的,总要有一个消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个民族的一些特征逐渐消失,通常是从失去共同地域开始,即出现了多民族的杂居。接着是其他特征的逐渐消失,如民族共同经济的消失,加入到其他民族的共同经济中,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改变等。在民族诸特征中,民族自我意识残存的时间最长。金元时期的契丹族属于这种消亡中的民族。

  辽的灭亡更促使契丹族的分化,金代契丹族有的西奔建立了西辽,和当地的汉族、回鹘等民族杂居;有的契丹族入居中原或南徙南宋,和汉族杂居逐渐汉化;有的在东北地区,被金分迁上京、济、利等路和女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女真化;有的在西北地区,长期和蒙古各族杂居,逐渐蒙古化。这样,契丹民族在民族消亡道路上继续向前迈进。

  其他有些民族虽同样分散与他族杂居,但他们的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使他们得以顽强地抗拒周围民族的同化、拖延了民族的消亡。契丹族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契丹族的走向消亡就成必然。

  1284年元定拟军官格例……女真契丹同汉人,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真、契丹人于金代已改姓移剌、石抹及刘、王、李、郑等姓。以后不问其先世,已无法得知其为契丹人了。契丹人的消亡,从客观上说有其必然性,是其散居各地的必然结果。但金元政府对契丹人的政策也加速了其分散,助长了其消亡。而契丹人自身民族意识削弱,不图团结复兴,反投靠异族也是最终走向消亡的重要原因。

  契丹人流向汉族和其他各民族

  在金元时期契丹族虽已分化,但尚存在处于消亡时期;在元以后则契丹族消失于史,不再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而且从金元到元以后时间跨度太大,期间契丹族的流向也在不断变化中。如金代契丹族,虽分别入西辽,入西夏,留居金统治下和入南宋,但13世纪,元尽灭诸国,所有契丹统归于元朝。在元代契丹人或入蒙古、或入汉族,或在西域,并有少量入朝鲜,部分是达斡尔,据有资料说罗马尼亚有一部分。这构成了契丹人的最后流向。

  元末一些契丹人的后裔,如石抹帖木儿,别名继祖者,定居浙江台州,已完全汉化,又如耶律楚材父子的汉化,耶律有尚已完全成为一个真正的儒者,接受汉文化了,其他契丹人在元代散居各地与汉族杂居,也逐渐汉化。因此这部分居汉地的契丹人最后融入汉族之中。金代入南宋的契丹族,在元代不独立见史,表明已融入汉族。元代尚是契丹族的,明代已融入汉族。已不见姓耶律、萧、移剌、石抹等,应该都是改姓氏了。

  河北省宝坻县有耶律各庄,至今村人多刘姓。从辽朝以来,耶律译刘。那么耶律各庄刘姓十户的先世,很清楚是契丹人。此外,在宝坻县内尚有达子庄、达子屯、哈剌庄、县有黑家庄、科科庄、滦县有野里庄。我们不是说这些村庄人的先辈是契丹人,但这些村庄命名的当时,主要住户可能是契丹人,这些人当然融合于汉人了。云南有一部分人是元代留戌的契丹将士的后裔,其中有不少已报称汉族,这也是契丹族人入汉族的一个例证。

  总的来说,除了居住今内蒙古中部,即所谓居西北的契丹人可能融入蒙古族,居新疆地区的契丹人可能融入回鹘等族外,其他居住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基本上都融入汉族。

  契丹人与达斡尔人

  从地域上考证,辽代契丹人曾有相当数量迁移到以后达斡尔的居住区。939年以乌古部水草丰美。诏北、南院徙三石猎户居之。940年诏以于厥里河、胪朐河之近地,给赐南院欧堇、突吕乙斯勃、北院温纳何剌三石烈人为农田。乌古地应在海拉尔河南,海勒水应为今海拉尔河,胪朐河应为今克鲁伦河及额尔古纳河,于谐里河今加集木儿河。可见契丹人三石烈人新迁之地正为以后达斡尔居住之地,辽亡以后契丹人有部分“去之北山”。学者陈述认为是达斡尔族的先人,北山为今大兴安岭北麓,正是以后达斡尔族的居住区。他们迁居这一带后,留居部分发展为以后的达斡尔人。

  总的来说,元代以后契丹人的最后主要流向是我国的汉族和蒙古族,我国的满、土、维吾尔、彝、布朗、佤、德昂、基诺、傣、景颇等族也有少量。流向国外今伊朗、朝鲜的契丹人为数极少,还在俄罗斯、东欧、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现在仅知未融合而独立存在的只有国内13万达斡尔族人和罗马尼亚的2万达斡尔人。

【责任编辑:天亮】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