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奇闻趣事 > 正文

40年生活变迁:从统购统销到买卖自由

来源:正北方网 作者:      2018-10-20

 

  王来喜在整理货架

 

    呼和浩特地方粮票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国家实行“统购统销”计划经济政策,粮票、油票、布票、肉票……各种名目繁多的票证曾是这一时期一个家庭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硬通货”。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粮票为代表的各种票证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所代替。40年间,从统购统销到买卖自由,从物资供应短缺到应有尽有,流通领域的打通,使得内蒙古经济迎来了磅礴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对于90后、00后来说,供销社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但对老一辈人而言,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供销社的物资供给,供销社在当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流通渠道作用。

  和林格尔县西沟门供销社是呼和浩特市尚在经营的为数不多的一家供销社,有着近60年的历史。当周边大大小小的超市、小卖店、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西沟门供销社仿佛被定格在历史长河中一般,犹如一名忠实的守望者,默默地见证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百姓生活变迁。10月11日,记者来到西沟门供销社,门口“听毛主席的话 读毛主席的书”几个大字分外抢眼,老旧斑驳的门板、有着60年历史近乎上百斤重的铁门栓、磨得发亮的老式榆木柜台、木格子货架,以及改革开放之初贴在柜台上方的鞋号表……这里的一切依然保留着上个世纪最原始的风格,甚至连销售的货物都有着一种年代感的记忆,诸如碎花布、的确良、纽扣、胶鞋、年画,简直像个历史博物馆。

  年近七旬的王来喜是这家店的老板,他从1972年开始便在这家供销社任职,售货员、收购员、统计员、会计,几乎每个岗位都待过。直到1992年,供销社经营不善倒闭了,王来喜买下这家供销社,自己当起了老板。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都是通过供销社来调配,特别是粮食、油料、肉蛋奶等农副产品和布料、毛线等44大类商品,都是由供销社来中转完成的。一到逢年过节,供销社门口买东西的人就排起了长队。”王来喜回忆,那时候商品奇缺,国家是不允许个人私自买卖的,即使农民搞养殖副业,猪啊羊啊鸡蛋啊,都要统一由供销社收购,然后再由供销社统一销售。王来喜印象最深刻的是任职收购员期间,常常要把收购来的生猪步行50多公里赶至当时呼和浩特市西口子食品公司去屠宰,屠宰以后再被分到基层供销社来销售,一来一回要走四天的时间。

  “过去肉比较紧张,猪肉7毛钱一斤,但大家去买肉却专挑膘肥肉少的部分,因为要用肥肉炼荤油,猪油当时最贵,要卖到一块四毛钱,不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怕肥胖,猪油基本都没人买了。”王来喜的老伴尹来女接过话茬子说。

  如今,西沟门供销社往日的繁华已经不再,来买东西的基本都是村里的村民,也有不少城里人专门来买一些库存的老物件。但对王来喜说,供销社如今更像是一个熟悉的老伙伴,成了他无法分割的一部分。

  “吃饭要粮票,买肉要肉票,穿衣要布票,穿鞋要鞋票,这些票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一种购物凭证,想要买东西,钱和票缺一不可。”10月12日,来自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农民收藏家石吉祥对记者说。

  石吉祥家里有大大小小很多本册子,里面收藏了从1956年~1988年各个时期的粮票、油票、食糖票、肉票、鸡蛋票、布票、线票、棉花票,甚至还有红薯票、牛奶票、肥皂票、火柴票、煤油票,五花八门,涵盖了人们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记者发现,各种票证尺寸千差万别,有横式的,也有竖式的。以粮票为例,面额大的有500斤,面额小的只有一两。计量单位从旧秤市制到最新的千克制,应有尽有。

  石吉祥一边向记者展示收藏的各类票证,一边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底子薄弱,物资短缺,供不应求,生活必需品都是统购统销,按人头分配的。“当时各种商品都是用相应的票证去购买,每人每月分到的粮票是27斤,粗粮多细粮少,油的话只有二三两。一些诸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贵重物品,更是一票难求。我们家当时兄弟姐妹有七八口人,尽管国家会按人头定时发放粮票,但是家里人口多的,终究是不够吃,肉票更少,一人一年吃不到一斤肉,所以有了肉票也不舍得用,就攒着过年打打牙祭。”石吉祥告诉记者,除了肉票,布票也非常紧缺。在石吉祥收藏的800多枚票证中,布票就多达300枚,单位从1尺到10尺不等。在他的记忆中,当时每人每年只能领到18尺的布票,常常是缝了被子就没了衣服,孩子多的家庭多是老大老二穿新衣,老三老四打补丁。也因此有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法。一些条件不好的家庭舍不得买布做新衣,也会偷偷拿布票去换钱,但这种行为在当时是不允许的,一旦发现私下交易,就会被当做投机倒把处理。

  “现在生活好了,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这在过去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石吉祥感慨道。

  根据记载,统购统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谓统购统销,就是让农民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的粮食再由国家按人口计划供应。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从粮食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等。

  “因为当时粮食供应和粮食需求不成比例,这是特定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10月11日,谈起统购统销,自治区粮食局产业规划处工作多年的范处长表示,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家庭每家一个粮本,凭粮本供应,在市面上没有粮票买不到一口吃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唤醒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都大幅度提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逐步被打破。到了1987年以后,农民除了供给自己的口粮,也有了更多的粮食为城市供应。于是,除了国家按人口分配的订购粮,也产生了议购粮,这样一来,粮票就基本没有了用武之地。直到1993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粮油真正实现了敞开供应,统购统销才真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以前买东西要票,我现在出门连钱都不带。拿着手机扫一扫,直接就能微信支付。”10月13日,家住楠湖郦舍小区54岁的王兰谈起如今的便利生活高兴地说,儿媳还教会了她网购,现在有时间就会上网逛一逛,衣服、日用品,基本都是从网上淘来的,商场都懒得去了。

  32岁的李飞在一家企业做会计,利用业余时间和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团队,做起了微商。“我们组建了四五个微信群,最多的有500人,主要卖一些化妆品、服装和生活用品。比起开实体店,微商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囤货,都是厂家直接发货,没什么资金压力。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赚七八千元。”李飞高兴地说。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活跃,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特别是进入21世纪,消费市场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消费层次由满足温饱向追求品质转变,消费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消费内容由以商品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据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7160.2亿元,比1978年增长193.4倍,年均增长14.5%。40年前,统购统销管死了流通领域,40年后,开放的商业模式、买卖自由,激活了流通体系。

  自治区统计局综合办一位姓蔡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逐步打破,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长期困扰百姓的商品短缺时代宣告过去。特别是90年代以后,内蒙古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为依托,全力构建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一体化的流通格局,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遍及城乡各地,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给市场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各类商品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内蒙古从东到西,一条条步行街、一座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型综合商业体不断涌现,加上互联网、4G网络的普及,为人们购物带来更多的选择,人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原文链接:https://app.peopleapp.com/Api/600/DetailApi/shareArticle?type=0&article_id=2683624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