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奇闻趣事 > 正文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这句话从哪来的?

来源:趣闻猎奇 作者:君不贱      2017-01-19

  你一定在电视剧里听到过:“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会作为呈堂证供。”这句话并非简单只存在于影视剧里,而是美国警察要严格执行的执法程序——米兰达警告。

  米兰达警告的出现要“归功”于问题青年:埃内斯托•阿图罗•米兰达。

  1941年,米兰达出生在美国一普通家庭,八年级因为偷东西被判进工读学校学习一年。放出来不到一个月就又犯了法,从此,米兰达开始了反复出入于工读学校和监狱的生活。

  后来米兰达和一个还没离婚,带着俩孩子的29岁少妇生活在一起,并生了一个女儿。

  1963年3月13日,一个17岁少女被绑架、强奸。警察根据一些间接证据,认为米兰达跟这个案件有关,马上就对米兰达进行了拘押。受害人“指认”米兰达的声音跟伤害她的人很像。经过两个小时的审讯,米兰达就全招了。

  左一是米兰达

  警方要求米兰达在认罪供词上签字,供词上还写着:“我谨宣誓自己完全是出于自愿而作出此陈述,没受到任何威胁、强迫或是为得到任何豁免权的交换。并且我已充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知晓我的任何陈述都可能对己不利。”

  米兰达受教育不多,又是个几进宫的老油条,没仔细看供词就签了字。

  米兰达没钱请律师,法院就指派了73岁的摩尔律师做他的辩护人。摩尔律师对审讯过程提出质疑:警方没有明确向米兰达强调供词的法律意义,也没有告知米兰达在审讯阶段就可以申请律师陪同,所以无法保证审讯过程中是否有诱供。

  但是法官没有接受摩尔的意见,陪审团一致认定米兰达绑架罪、强奸罪成立,被判处20~30年监禁。

  美国最高法院标志

  经过摩尔律师的“点拨”,米兰达提起了上诉,但被州法院驳回。他不死心,又向联邦最高法院喊冤。1966年,联邦法院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并组织法官进行了投票。最终由首席大法官宣布,一审判决不成立,退回州法院重审。

  大法官还明确指出,警方在逮捕嫌疑犯后应该第一时间告知嫌疑犯,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他的权利,并给出了必须遵守的措辞方针。

  厄尔•沃伦法官

  于是,著名的“米兰达警告”诞生:

  “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开口说话,那么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作为呈堂证供。你有权请律师,并可要求在讯问的过程中有律师在场。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我们将免费为你提供一位律师。在讯问的过程中,你可随时要求行使这些权利,不回答问题或者不作出任何陈述。”

  由于“警告”太长,很多警察背不下来,于是他们自行制作成了小卡片,逮捕嫌疑人时拿出来宣读,并向嫌疑人展示。

  州法院再审时,为米兰达生了一个女儿的前女友给出了不利于他的证词,最终米兰达被判处11年有期徒刑(之前被判20-30年)。

  1972年,米兰达获得假释。没什么本事又有案底的他出狱后难以维持生计。米兰达灵机一动,打算用自己的“名人”身份赚点钱。

  他找到一些警察随身携带的“米兰达警告卡”,在上面签名并出售。虽然每张米兰达亲笔签名的“米兰达警告卡”只售2美元,但一共也没卖出去几张。当时遵纪守法的美国百姓大部分都不知道有“米兰达警告”这么个东西,慕名而来的人少之又少。

  米兰达的墓碑

  1976年1月31日,米兰达恶性不改,在酒吧械斗中被刺中腹部,当场流血身亡。警方在他的口袋中发现了两张还没卖出去的“米兰达警告卡”。在现在的收藏市场上,一张米兰达亲笔签名的“米兰达警告卡”的价值已经暴涨至10000美元。

  米兰达签名版卡片

  虽然“米兰达警告”源自美国,并且法律界对此一直富有争议,但由于证供的可信性在普通法系(英美法系)的法庭非常重要,这项声明也保障了嫌疑犯避免被屈打成招,所以现在世界上采用普通法系的地区都吸纳了这项警告的精神,以确保被扣押人士的权利及司法的公正。

  互联网时代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在网上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被截屏。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