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2018那些启示了我的书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2018-12-30

  2018年倏忽而逝。年齿渐长,时间似乎也加了速度,在奔波忙碌中,不知不觉已来到了这一年的年尾。回顾自己一年的阅读之旅,感慨颇多。过眼的书籍不少,但留下印象,对自己能够产生些许影响者却并不是很多。以下盘点这一年印象还算深的几本新书,算是为自己这一年的阅读画上一个句号。

  《国家与自由:斯金纳访华讲演录》

  斯金纳是享誉世界的思想史家、历史学家。这本书不啻为了解斯金纳整体的思想,开了一扇窗。它其实是2017年4月2日到15日斯金纳到访北大所做的4次演讲实录,每次讲演中,斯金纳都为大众分享了自己研究的一个面向。让我印象颇深的是他对霍布斯和马基雅维利文本的分析。斯金纳认为,对于每部文本的解读,都必须放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下,考察文本作者的“意图”。

  例如他对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分析——大部分人会把《君主论》当成是一本告诫君主要使用权谋来保证权力的著作,但是斯金纳通过分析马基雅维利的生平和virtù(德行)一词,将它们放回到古典哲学和文艺复兴的语境之后发现,马基雅维利的“德行”包含远见、明智、勇敢和保有权力。由此,我们才能发现《君主论》这本书的真实意图。

  《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

  这本书纯粹是为兴趣而读,我从小喜欢喝可口可乐。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体会到西方学者对于一家企业的兴衰历程竟能够做到如此详尽的研究,结合时代背景、政府政策的相关档案,做了地毯式的搜索和分析。这对于中国近代的企业研究,无疑不是重要的借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此前很多人都说,可口可乐中包含对身体有害的可卡因,因此不能过多饮用。其实,可卡因对可乐的口味所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可口可乐公司本可以将其舍弃。之所以一直坚持使用,是因为“公司想让自己有理由保留产品名字中的‘Coca’部分”。

  我不太同意作者的观点,因为可口可乐仅是一个消费者而非生产者,在一百多年来不断破坏全世界生态、攫取资源就应该被拿出来单独批评。这本身是一套西方资本主义时代普遍的商业逻辑,运用这种方式来发展企业的也绝非可口可乐公司一家。因此,这种批评并不具有特殊性。

  《谶纬与文学研究》

  这本书弥补了谶纬对文学影响的空白。谶,指的是我国上古时期产生的一种有应验的语言,纬则是配合儒家经书的纬书。谶纬在东汉兴盛一百余年,随后式微,一直到隋朝才被明令禁止。在如此长的时间里面,它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正是因为有了谶纬,才有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思潮,也为佛教入华营造了合适的土壤。它还影响了后世的正史记述、诗歌和小说文本,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十二金钗判词,用以暗示结局,也是运用了谶纬的传统。谶纬的运用,让中国的文学具备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具备了独特的审美意义。对谶纬的研究,在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由于对“时间”本身的兴趣,这本书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思考。

  此前我们评价火车的出现,认为它标志着机器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其实,火车出现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火车缩短了人们的旅行时间,19世纪的人们会用“时间与空间的湮灭”来形容身处火车上的感受。当时的人们,甚至认为火车把人变成了“一件活着的包裹”。

  在当时的绅士看来,火车的出现,带来的负面意义远大于正面意义。现在来看,当时人的担心已经随着技术的改变和人们的不断适应,成为了历史,火车早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

  由此我想起了今年很多人对“滴滴”打车的担忧,因为“滴滴”司机造成了刑事案件,于是,就有很多人呼吁要将其取缔。一百多年前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面对这种更加方便的出行形式,要做的不是将其扼杀,而是思考如何用制度和法律的方式来应对它的新情况。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228/2996955.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