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探寻中国文化的基因传承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陈华文      2018-12-10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著名作家梁晓声这些年一头扎进中国文化研究的厚土里,探讨中国文化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中国文化的性格》作为他最新出版的文化求索随笔集,就是他近年来针对中国文化的再思考。

  《中国文化的性格》一书分为“中国历史的文化特质”“文以载道”“文学即人学”“文明意味着什么”4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由若干单篇文章组成。全书涵括了中国历史、文学、文艺等方面的内容,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图从中整理出一条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气质的主线。作者站在当下社会现实的立场,对照世界不同文化的特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探索,其角度新颖、行文辛辣、富有哲学思辨的意味。

  本书书名为中国文化的性格,显然有着多义的解读。书中,作者并没有对中国文化性格进行全景式的“画像”,这恰恰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笔者认为,有怎样的族群,就有怎样的文化。同理,族群的性格,也决定文化的性格。毕竟,文化依附于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的性格,就如同人一样,也并非一成不变,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放开历史的视野,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中国人崇尚仁义礼智信,这种价值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性格。

  可是进入现代以来,中国打开了国门,中西方文化交融交流,中国文化的性格也在发生改变。笔者认为,在历史上能流传下来的文化,多数是符合人性的,反之,则被人们抛弃。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守与弘扬,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包容和吸纳。故步自封或者全部否定本民族的文化,都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开放、互动和交融,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不可阻挡的潮流。

  文化是人类劳动和思想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优秀文化,优秀的文化也未必就能永远流传,这在世界历史上并不罕见。本书开篇《文化的好与坏》一文中,梁晓声通过中国历史故事与典故,对此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打上了阶层的烙印,而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阶层文化的越来越弱。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不分好坏,对此梁晓声表示质疑:如果文化不分好坏,人也就没有好坏之别了。

  如何步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厅堂,有多种方法,其中教育就是捷径。梁晓声在《中国之蒙学现象》一文中写道,蒙学,就是家学,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之师。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自小就接受蒙学教育。当然,古代的文盲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能接受蒙学教育的人其实并不多。另外,接受蒙学教育的人家,多数家境也算殷实。现在的教育环境与古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书香氛围,需要家庭的熏陶。笔者认为:家庭有良好的教风、学校有扎实的学风,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

  在《我与文学》一文中,作者对于阅读经历、阅读偏好、阅读感悟等进行陈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作家而言,阅读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作家不仅要读得多,还要读得杂。作者在书中坦言:既然没有系统读过书,那就一直“杂”下去吧。多读书、读杂书,前提当然是读好书。读好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笨”、也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文化的性格》彰显着梁晓声深沉的人文情怀,对于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与文学,他从未割裂开来。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本书也是他读闲书、读杂书留下的思想痕迹。无论是文化的面相也好、文化的性格也罢,其实归结到最后,都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宏大主题,这也并非梁晓声一人能够提供清晰的“路线图”,需要所有人沿着大方向朝前走。唯有如此,中国文化才会生生不息、生机勃勃。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206/2982775.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