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油彩大芬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者:      2018-11-14

  按照妹妹出门前给我做的规划,先乘地铁五号线,从西丽站驶往黄贝岭方向,到布吉后转三号线,很快,就抵达大芬站。其中途径木棉湾时,因为此段是高架站,竟然意外欣赏到沿途红翻天的木棉花。从大芬站A出口出站,步行十分钟左右,便是深圳著名景点之一的大芬油画村。

  时近中午,又不是周末,游人稀稀拉拉,也正合我意。

  悠闲地漫步在油画村的街街巷巷,纸墨,笔砚,画幅,画框,雕塑,写生广告,照着手机或电脑画天鹅、画锦鲤的画工,边构思边在画布上运笔的画家,挑选画幅的游客,商量买卖的画商和店家,街边种有绿色植物的坛坛罐罐,怀抱大捆纸张踩着平衡车悠然而去的年轻人,守着竹篮卖自产菜自产香蕉的大妈,巷口懒散而卧的一条小白狗,忽然迈着时装步迎面而来的一只小黄猫,刚刚放学、三五成群边打闹边往家走的小学生,转角处凌空飞泻而下的粉红色三角梅……一切过眼事物,既像从画中来,又像要入画去。总之,在大芬,看什么,都是画儿。

  其实,早在1989年之前,这个原住居民最多时都达不到400人的小村子,只是深圳众多客家村落里的一个。如今,由于油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大芬油画村已在国内国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于2004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单位”。而这个位于深圳关外龙岗区布吉镇的普通小村子能有今天,完全得益于香港画商黄江。

  黄江是个有头脑的人。对于当时的深圳来说,大芬村可谓偏远又闭塞,但租房子便宜,雇人也便宜,所以他很看好这里的一切,开始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在此进行油画的创作、临摹、收集和批量转销,乃至出口,并由此吸引来大批行业内有识之士,让油画这种散发着艺术味道的特殊产业,在大芬村扎下根,并越来越兴旺发达,从而成就了大芬“中国第一油画村”的美名。

  大芬油画村有完整的产业链,有卖纸墨笔砚的,有专门经营配框业务的,更多的是往外批发油画的。你可以现场选购,也可以按自己喜好定制,还可以自己画;如果嫌飞机火车上带着麻烦,村里有物流,留个地址,也许你还人在旅途,画框就挂在你家卧室或餐厅了。

  在一家油画店,我问靠墙立着的一幅大尺寸《草原风情》价格几许,店家马上问我是自己买了家里做装饰,还是给画廊进货?我直言有什么区别?笑容可掬的老板娘说,如果是画廊,那价格就要比零售便宜600块,得给经营者让出利润空间。我怕这家是为拉顾客才这么说,就边逛边又进了几家店询问,结果答案都一样。看来,大芬油画村的公平和不欺不诈,也不是徒有虚名,而是事实;这大概也是此处产品最终能热销国内外的原因之一吧。

  花开四季的深圳,似乎很适合这样一种随处都可以被当成画室或店铺的产业。楼下开店,楼上开工作室或画室、培训班等,如今的大芬,简直就是一房难求。既然房子没了,楼上楼下都有人租去了,那就因地制宜,把房与房中间不甚宽的过道拾掇拾掇,上面搭个棚子,按大小划分成几个,每个离墙尺来远安上卷帘,成为背靠背的两排简易而逼仄的门面。每天,门面的主人和那些正规门脸儿房一样,早上把卷帘哗啦啦推上去,开门营业;傍晚哗啦啦拉下来,关门回家。房与房之间这些特殊的门面,大都由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画工们租用。画布就挂在墙上,要出售的画作也挂在墙上,如果有人定制大幅画作,这里施展不开,就得关门歇业,在家里的大案子上画,画好交货了,又来墙上挂着的画布上画,顺便兜揽新的生意。我问一个陕西籍画师生意可好,他说原来在深圳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画画儿本是业余爱好,6年前,辞了工作来干这个。然后就笑而不答了。

  大芬油画村以油画的生产销售为主,其中临摹多于原创,所以大芬最常见的情景,就是临街而坐的画师们,都在旁若无人地照着手机、电脑或画片在画一些诸如蒙娜丽莎之类的名画,而且一画就是很多幅,属于批量生产。临摹的画作很多不署名,大概是因为版权问题,怕人找后账。如果不是有数字说明,你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占地面积仅0.4平方公里的油画村,每年生产和销售的油画,竟然占据了全球油画市场60%的份额。

  作为游客,虽然大多数人不懂得油画颜料的透明度、覆盖力,不懂得构图、意境、层次、光线、气氛、立体感,更分不清什么流派,但这丝毫不影响审美和来此观光。大芬油画村的独特,还在于此地没有那种高高在上让人高不可攀的感觉,很简单,很随意,任何爱美之人,任何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在此都可以随心所欲,和画师交流,请画师解答疑问,也可花个百八十块,在画师的指点下,自己画上一幅。我也曾拿过画家递上的画笔,笔尖同时蘸两种颜料,小心翼翼地在画师画出的云海上点画。画家鼓励我大胆画,啥也别怕,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合适的,后面他会处理。这也是油画村的魅力之一。在他的建议下,我还参观了村里的大芬美术馆,并在静静的观览过程中,体味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艺术气息。

  色彩缤纷的大芬,除油画以外,也有国画、书法、雕塑、刺绣、漆画、景泰蓝、喷绘等,我逛大芬那天,就有一个过道里的墙上挂满“丝瓜”“葡萄”“石榴”“梅花”的国画摊位,所有画作,都被一家画廊的老板相中并买走,可把那小伙高兴坏了。其实油画村的画儿并不贵,买现成的,少则三二十、百八十,稍微贵点儿的三五百、七八百,真正出自艺术家、大师之手的,就要过千上万了;但普通人家,选前两种装点一下厅堂,增加一些生活情趣和美感,最合适。

  在大芬到处充斥的艺术氛围当中,我还发现了三处古老的客家民居:一处邬氏宗祠,一处洪氏宗祠,一处已被租去改作艺术中心的老围47号大院儿。前两处木门紧锁,后一处买票参观。我因时间关系,古色古香的47号院儿,只能站在门口,伸长脖子朝里张望一番。(高雁萍)

  原文链接:http://jswm.nmgnews.com.cn/system/2018/11/14/01260092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