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追鹰日记: 少年成长的寓言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2018-11-04

  《追鹰日记》从审美现代性的视角,彰显导演对自然和鹰的人文关怀。成长的符号美学,对画面、配乐和叙事手法上,又作出拟人化的纪录片表现形式,叙事与煽情恰到好处。一只是幼年丧父被母亲遗弃的雏鹰,一位是幼年丧母被父亲冷落的少年,他们都是同类,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边缘人”在自然法则面前抱团取暖。

  原本,少年卢卡斯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在阿尔卑斯山,因为卢卡斯玩火,母亲为救他而葬身火海。父子两从此形同陌路,再也不互相交流。于是,卢卡斯变为自闭的问题少年。而雏鹰的情况比卢卡斯好,父亲在和入侵者争斗中丧命,哥哥将它挤下巢穴落入悬崖。根据自然淘汰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母亲只能将一只雏鹰培养成王,选择抛弃它。雏鹰却被卢卡斯救回家,将其命名为“亚伯”。

  《追鹰日记》包含两条线索,明线是亚伯成长为鹰王,暗线是卢卡斯从一个被父亲冷落的孩子到重获谅解。卢卡斯代表每位曾经迷惘叛逆的少年,和父亲有过隔阂,但心中却始终怀有希望,那是卢卡斯对亚伯会飞回身边的笃信,也是每个灵魂一生为自己的信念去奋战,不丧失希望,终会寻找到和过去“和解”的理由。

  片末,卢卡斯打开心结与父亲和解,诚如他的父亲所言:“它找到了你,我们找到了彼此。”亚伯也飞回卢卡斯身旁团聚,卢卡斯一手伸出驯鹰手套,另一手抚摸其羽毛,并解开当年套在脚上的金圈。父亲问他为何解开?他说:“我要给它自由,真正的自由。”后来,亚伯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破壳而出的鹰宝宝,于是阿尔卑斯山上又开始了生命循环。

  《追鹰日记》像是写给大自然的情书,观众极易被阿尔卑斯山的绝美风景与鹰的生活所吸引。拍摄团队早在2011年,就深入山上实景拍摄野生动物。甚至做到极致,为了亲密接触动物跋涉陡峭雪山,遭遇粉状飘雪和山顶的极寒天气。这种视觉冲击力和BBC纪录片《鸟瞰地球》一样,摄影师拍出自然表现的敏锐度摄人心魄,仿佛通过鹰的视角观察和生活,张开双翼遨游天际俯瞰大地,充满想象力的拍摄手法,让人身临其境。梦幻般的布景,加上故事和人物,观众会不自觉地将鹰拟人化,是这部纪录片打动人的地方。通过旁白的讲述,融入少年的故事,心灵上的交流,大气磅礴的剪辑配乐,赋予镜头诗意的联想。在冰冷的河流里扑腾,在陡峭的斜坡上追逐野山羊,以及试图用脚爪穿过广袤无垠的雪地等,都奏响了美妙动听的生命交响曲。

  该片和曾感动无数人的《海豚湾》《帝企鹅日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像即将消亡的纳西族驯鹰的传统——鹰与人和谐共处。镜头拍得唯美温暖,用眼神与鹰对话,穿透了物种不同、语言不通的障碍,卢卡斯和亚伯之间的沟通,塑造了鸟类题材自然纪录片之美。当亚伯飞走,卢卡斯悲痛欲绝躺在雪地中,他的眼泪令人动容,这或许就是《追鹰日记》最大的价值体现。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102/295950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