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到处插的茱萸究竟是哪种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2018-10-15

 

  山茱萸的红色果实

 

  食茱萸的果实

 

  吴茱萸的红色果实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概是最耳熟能详的古诗了,上小学时人人都要背诵。诗中提及的重阳民俗,除了登高还说到了插茱萸。古代九九插茱萸的习俗相当风行,所以有人又把重阳节叫做茱萸节。那么,王维诗中的“遍插茱萸”中的“茱萸”,到底是什么东西?

  古人为什么要插茱萸呢?好几种叫做“茱萸”的,哪种才是重阳习俗里的那个“茱萸”呢?

  古代“茱萸”既是调料也是防腐剂

  据考证,古人过重阳插茱萸的习俗始于汉代,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晋人周处——“除三害”的那位猛人所作的《风土记》里:“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从中可以看到,九月九日“插茱萸”的风俗在晋代当时民间已经风行。这一天大家折取茱萸果穗插于头上,或将其装入香囊,佩戴于臂上,登高处团聚饮用菊花酒,以求辟邪除秽,于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

  其实,“茱萸”在古代是著名的食物调料和防腐剂,古人认为其浓烈气味具有“辟邪除害”作用。然而历代本草著作中提到的“茱萸”却不止一种,有山茱萸、食茱萸和吴茱萸,究竟民俗中的茱萸所指何物?虽然典籍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这些植物的形态等方面推断出茱萸究竟是哪种。

  古书里的“山茱萸”没法做香囊

  古书里的山茱萸就是现代植物分类学里的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为落叶乔木或灌木,高达4米到10米,叶对生,每年三四月间开花,伞形花序,九十月间结红色或紫红色核果。

  这种山茱萸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地。

  虽然山茱萸的名称与本草中的记载相符,但它的枝叶与果实并没有浓烈香味,无法制作香囊,因此山茱萸并不是古人重阳习俗中要插的茱萸。

  这种“食茱萸”倒真的可以当调料

  还有一种“食茱萸”。其实食茱萸的学名是椿叶花椒,也叫樗叶花椒、满天星(江西),刺椒(四川)和食茱萸(台湾植物志),是芸香科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茎干有锐刺。椿叶花椒8月到9月开花,10月到12月结果,分果瓣淡红褐色,干后淡灰或棕灰色。这种食茱萸除江苏、安徽没见过记录,云南仅富宁有记录外,其他长江以南各地均有,常见于海拔500米到1500米山地杂木林中。

  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对食茱萸曾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食茱萸也,山茱萸则不任食……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瘟病”、“食茱萸……烟熏则苦而不辛也。用时去中黑子,肉酱鱼鮓偏宜用。”可以看出,古人早已知道食茱萸可以作为药材消毒,也可以用作香辛调味。然而食茱萸茎、干长满锐刺,好像实在是难以插在头发中,所以可以排除食茱萸。

  遍插的茱萸应该是这种“吴茱萸”

  古人在典集中常将“食茱萸”、“吴茱萸”不分,于是有部分学者认为食茱萸和吴茱萸指的是一个东西。但仔细分辨二者在植株形态和药性上还是有差别的,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吴茱萸才是我国传统民俗中的茱萸。

  吴茱萸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小乔木或灌木,可长高到3至5米,嫩枝暗紫红色,4月至6月间开花,8月至11月间结果,果实为暗紫红色。吴茱萸分布地域较广,适应性强,在秦岭以南各地均有分布,变种较多,形态变异较大。中国植物志中也记载吴茱萸是古老的传统中药植物,西汉时已作药用,马王堆出土之《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用吴茱萸治疯病一起,治疽病二起。按原文所治之病症,所用之药显系与今所称之吴茱萸为同物。古人重阳插吴茱萸辟邪,其实也是受当时阴阳学说的影响——九九至阳,阳气太盛,因此需佩戴气味浓烈的吴茱萸,从而实现平安、长寿的美好愿望。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015/2947711.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