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能量 > 正文

西游记背后的诸神之战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作者:纪彭      2017-06-28

  核心提示:在依附王权之后,佛道两家不得不在世俗政权的控制和影响下,成为统治阶层维护国家政权、统治百姓的工具,二者争斗的胜负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统治者个人的好恶。

  记得一个搞道教研究的朋友曾半开玩笑地抱怨过,每年暑期,电视上都会掀起一股批判道教的高潮——1986年版《西游记》的播放!

  《西游记》的主题有“崇佛抑道”说,有“贬佛扬道”说。总之,有佛道之争的意味。最典型的故事便是——车迟国国王崇道灭僧。车迟国的三位法师——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虽说是三个妖道,但是,口诵“三清爷爷”的时候极虔诚,属于道教里极其罕见的原教旨主义者。除了迫害和尚之外,似乎别无恶行,对吃唐僧肉也不感兴趣。与悟空斗法,只是为本门争一口气。最后是连连落败,实力悬殊得连“昏乱”的车迟国国王都看得明白!但他们就是绝不罢休,死磕到底,卒以身殉。

  自然,为了信仰而献身的,照例只能是他们这些“晚辈小仙”。他们不知道,两教的头面人物都高瞻远瞩,才不会这么固执拘泥,“三清爷爷”和如来佛祖,早就在安天大会上把酒言欢了。

  佛教东传,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发生了冲突。在理论上处于劣势的道教,开始学习佛教。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是绕不开的话题。当初,胡适企图作“中国哲学史”便因为对佛教理解不深,中途放弃。

  抛开佛教与道教的问题。小朋友们最关心的还是孙悟空七十二变和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的神通!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教猴子本事的那位老师,都是道士形象。

  这个处理,未必符合原著。《西游记》开篇,按照佛教的观念描述世界,分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花果山在东胜神洲,我东土大唐在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则是如来佛脚下。猴子是在西牛贺洲拜的师。还有,孙悟空的师父叫“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六大弟子之一。

  整个《西游记》故事里哪些神仙是佛教系统的,哪些神仙是道教系统的,还真难以分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混乱局面,当然是因为《西游记》里的神佛系统,是独家打造,有民间信仰的基础,又不属于任何一种宗教正统。

  小说作者自作主张编制出来的神谱,虽然有归属关系的错乱,比之任何专业的宗教系统,仍然要来得简明干脆:即玉帝主持的天庭拥有最高领导权,佛教、道教都已经大大缩减了编制,并表示尊重天庭的权威。

  天庭便是人间朝廷的对照,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与道教有多次交锋。

  最终致使双方撕破脸皮的是晋惠帝时期,天师道祭酒王浮与和尚帛远多次辩论屡屡败北,愤怒的王浮脑袋里灵光一现,想到前人创造的老子化胡之说可以用来恶心一下佛教,编造出一部《老子化胡经》。提出了“迦摩尼乃是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转世”,佛道地位孰高孰低显而易见。《老子化胡经》横空出世,把佛教徒气得是“三尸神暴跳,五灵豪气腾空”。和尚们一边斥责该经书胡说八道,一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依葫芦画瓢制造出一部据说是龟兹僧人帛尸梨蜜多罗所译的《灌顶经》,称佛祖早在老子化胡之前已经派遣弟子来中国传教,佛教自然是早于道教了。

  纵观整个历史上的佛道之争,可知在世俗政权介入之前,双方的争论多在义理之辩,且在争议之中互相吸收对方的观点,佛教逐渐完成了本土化的进程,道教也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依附王权之后,佛道两家不得不在世俗政权的控制和影响下,成为统治阶层维护国家政权、统治百姓的工具,二者争斗的胜负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统治者个人的好恶。也就是说,在现实中唐僧师徒与虎、鹿、羊三位道教仙长斗法,最终的结果如何,关键是看车迟国国王支持哪一方。

  《西游记》成书的时代,大约是明朝的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一心修道,把自己藏在了深宫之中每天炼丹,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朝局。大臣一方面要取得炼丹修仙皇帝的信任,另一方面对皇帝的所作所为在心里还是颇为腹诽的。

  《西游记》中的一些故事,基本就是“就地取材”——嘉靖皇帝曾经宠信一个叫做陶仲文的方士,这位方士跟嘉靖皇帝说,跟月经初潮的女孩同房可以有助于修道。1552年在陶仲文的主持下,皇宫里招了800个8到14岁的女孩,第二年又选了180个。如果知道这个故事的话,我们再看《西游记》中比丘国国王准备用全国小孩的心肝做药引子……这便是中国传统士大夫对昏庸皇帝的一种嘲讽!

  到了明代,经历了朱熹、王阳明两代大师的思考与实践,中国人已经把儒释道三教杂糅。就以春节为例,从洒扫、祭灶、祭祖、贴门神、燃爆竹、逛庙会,天南海北林林总总的民俗中哪些出于儒家的主张、哪些继承了佛道的基因,只有专家仔细考证才能分别出来。这就是中国人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的优秀品质。

【责任编辑:天亮】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