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在传承中创新求变 ——探访玉泉区木偶剧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作者:      2018-12-13

记者阿柔娜文/图

  说到杖头木偶表演,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呼和浩特市,流传甚广的杖头木偶表演不仅是庙会上必备的节目,更是陪伴当地百姓的本土印记。“杖头木偶”来源于民间傀儡戏的舞台艺术,从清代发源至今,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近段时间,《巴拉根仓》等木偶剧目在玉泉区各村镇受到不少村民、居民的喜爱,也开启了人们对那个年代更多的回忆。“《巴拉根仓》是以巴拉根仓为主人公的蒙古族民间大型讽刺幽默故事群,主人公巴拉根仓是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的蒙古族劳动人民的代表,他同情人民疾苦,到处为被侮辱、被损害的贫苦牧民伸张正义。木偶剧团成立之后,我们决定把巴拉根仓以木偶剧的形式搬上舞台,最初就是在学校、工厂演出,那时候这种木偶剧的形式十分新颖,反响也特别好。”当时年仅十八岁的玉泉区木偶剧团演员籍涛如今已年近六旬。籍涛说,“看着40年前这些鲜活的木偶今日重焕光彩,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为之付出青春的舞台。”籍涛告诉记者,木偶剧中的人物形象平均都在十几斤左右,为了完成好台上二十多分钟的演出,他们每次练功时都要操作木偶,每次练习至少两个小时。“为了能将剧目尽早呈现在观众面前,平时不练功时就跟着老师一起做木偶,从木偶制作、打磨到人物面部化妆和服装裁剪,就连许多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当时演员的长相制做的,演出用的每一个木偶都是我们大家共同完成的。木偶剧是一项综合艺术,剧中的人物跟真实的演员一样,要有肢体动作甚至是眼神的交流。操纵木偶的演员没有一定的功底就没办法把人物演活,所以我们在平常练功时也需要做声乐、形体、神态等等的练习。”籍涛和当时正值青春岁月的一群人,凭着对事业的热爱,把青春献给了木偶剧表演,把欢声笑语送给了每一位观众。

  据记者了解,1980年10月,由玉泉区少年之家木偶组优秀学员组成的玉泉区木偶剧团在玉泉区文化馆正式成立。经过十个月的精心编排,《巴拉根仓》小剧、木偶歌舞节目《唱着歌儿上北京》、木偶杂技《顶碗》、木偶器乐节目《庆丰收》、木偶舞蹈《我爱北京天安门》等10多个小节目陆续登上舞台。1981年玉泉区木偶剧团在呼和浩特巡回演出50余场,1982年—1983年玉泉区木偶剧团在呼市、包头市巡演新编《巴拉根仓》木偶剧100余场。1986年玉泉区木偶剧团解散,仅留下几人在玉泉区文化馆设木偶组,尽管人员减少了,但木偶组的演职人员仍坚持在呼和浩特市的小学、幼儿园进行演出,每年演出90余场。1998年由木偶组演职人员创编的木偶二人台《观灯》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之后由于2000年玉泉区文化馆拆迁和人员调动,木偶组解散。

  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在2017年玉泉区文化馆新址落成之时,特别邀请原木偶剧团的退休演员编排了木偶剧《观灯》,并以木偶体验的方式与学校进行了木偶体验活动10次,参加惠民演出30余场,至此,深受好评的玉泉区木偶剧团又一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在接下来的演出活动中,玉泉区木偶剧团的演职人员将不遗余力地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群众。”玉泉区文化馆馆长张晓红说。

  原文链接: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8/12/12/012617691.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