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消失在青城老街的估衣铺

来源:内蒙古民俗网 作者:      2018-10-26

  “估衣铺”是专卖旧衣服的店铺,又称“旧衣店”。估衣业历史悠久,其起源与当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典当行业的附属产业。当顾客抵押的衣物到期后仍未赎回,当铺就按下架处理,衣服就会被当铺卖到估衣铺变作钱财。估衣铺另一部分衣服是一些有钱人家中已过时或陈旧的衣服。

  清朝时期,归化城是蒙古草原重要的商业城市,是蒙古地区与中原贸易的转运枢纽。清代诗人王循曾用“穹庐易绝单于城,牧地犹称土默川。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描绘了青城商贾云集、百货流通、贸易发达的繁荣景象。归化城商贸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人口的流动,直接导致了估衣行业的出现。

 

  咸丰年间的记载称“归化城商贾向有十二行”,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组织,称为“社”。估衣铺的组织是醇厚社,醇厚社是杂货批发业,包括的商品种类繁多,涉及衣物、食物、用物、杂货四大类,总计商品数百种,下有估衣铺和洋货铺等商铺,主要批发货物给往来于西北各地的行商。到清末归化城已有估衣铺20余家。

  道光年间(1844年11月)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带着考察团队到达西土默特的归化城。时值冬初,天气寒冷,他们便准备购买一些过冬的棉衣物,在计算花费之后,决定去一家估衣铺采购几件旧冬衣。

 

  他们从五塔寺后街出发,经大南街到了通顺街,在那里的银店兑换了一些铜钱。然后去了一家估衣铺,店主出示了一些带里子的羊皮袄,这些旧衣服已经极其破旧,但店主仍索要高价,经过一翻讨价还价之后仍没成交。又去了另一家估衣铺,接着又一家,最后看了一整条街的估衣铺。他们看到了一些很漂亮又非常合身的衣服,考虑到开支,没有购买。在街市上奔走了一整天,结识了青城所有估衣铺的商人,翻动了店铺所有的旧衣服之后,他们又返回了第一家估衣铺,将就着买那些已经看过的衣服。

  他们买了两件旧皮袄,并立即试穿。买了旧羊皮袄后,又看了一批旧冬帽,最终选了两顶狐皮帽,帽子就像坑道工人高大的简状帽。他们每个人腋下都夹了一包旧衣服,返回了客店。

  青城的估衣铺堆满了各种皮裘毛货和各色服装,有蒙古牧民们穿的蒙古袍、皮衣、皮靴子、毛毡鞋垫和帽子;晋陕“雁行人”用的旧皮袄,大襟袄、缅裆裤、牛鼻子鞋、布袜子;喇嘛穿的喇嘛袍等。当客商们在估衣铺里挑衣服时,操着南腔北调讨价还价,场面自然十分热闹。估衣铺分布在归化城大南街、通顺街(今塞上老街)、顺城街、大西街、小西街、小东街一带,主要集中在大南街附近。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归绥处于各路军阀争夺之地,商业贸易受到很大冲击,估衣行业就此凋敝。到新中国成立后青城的“估衣业”已经淘汰,消逝在青城的老街巷中。

  原文链接:http:/mg.northnews.cn/2018/1024/295389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