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一针一线尽显文化底蕴

来源:正北方网 作者:      2018-06-25

  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狩猎民族,带着远古的记忆和深深的思念,守望着传统狍皮手工艺;一件皮衣,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一针一线,尽显悠久的历史。近日,游公子来到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走访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满谷梅,听她讲述具有传奇色彩的狍皮手工制作故事。

 

  肩负神圣使命

  6月的兴安岭已满目绿意,初见满谷梅,是在阿里河镇她的家里。因为做手工,她喜欢住在平房。一头卷发,一双弯弯的眼睛,笑起来一脸慈祥,65岁的满谷梅给游公子留下了深刻印象。阴雨绵绵的上午,老人戴着老花镜盘腿坐在炕上,顺手拿起一件狍皮大衣缝起来,手法行云流水,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折射出老人几十年的功底。

  满谷梅出生在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十几岁时,她跟母亲学习制作狍皮制品,“我小时候,父亲和叔叔们都要去打猎,母亲做衣服,当时狍皮大衣是生活必需品。一开始,我们跟着母亲学习缝制一些小包、小饰品之类的东西。”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满谷梅与狍皮制作结缘,并且自然而然成了传承人。她的儿子何国志也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了母亲的技艺,如今,37岁的何国志在阿里河镇经营着一家工艺品店。何国志在母亲的缝缝补补中喜欢上了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从我记事起,母亲几乎天天都在做手工,我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何国志对游公子说。对此,满谷梅说:“这条路是对的,这是一条传播鄂伦春文化的渠道。”

  儿子的踏实肯干让满谷梅十分欣慰,让老人更加满意的是孙子何明远,去年,小伙子考入了内蒙古民族大学,也表现出对民族文化浓厚的兴趣。他主动在学校宣传鄂伦春的民族文化,受到学校表扬。“我为孙子感到骄傲,希望他能学以致用,将来为传播鄂伦春的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满谷梅满怀期待。

  2008年,满谷梅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作为一名传承人,满谷梅觉得传播鄂伦春民族文化是神圣使命。

 

  传播狩猎文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内蒙古部分实有项目中共有81个项目、89个项目保护单位,其中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为第二批传统技艺。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共有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其中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等13项内蒙古传统工艺入选。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是鄂伦春族狩猎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映,他们将狍皮广泛地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狍皮被、狍皮大衣、狍皮手套、狍角帽、套裤、靴子等,特别能够适用于北方漫长寒冷的冬季和鄂伦春人终年爬山穿林的狩猎生活。

  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服装。比如,冬季穿的皮袍,鄂伦春语叫作“苏恩”,是用冬季猎获的狍皮制作的,此季节狍皮毛长皮厚,穿着特别保暖。夏季的衣服则是用皮薄、毛短的红杠子皮制作的,也有用刮掉毛的狍皮制作的。春秋穿的衣服是用秋季短狍皮制作的,鄂伦春语叫“卡热莫纳”。

  在采访中,游公子注意到狍头帽子很有特色,它像一个狍子头,生动逼真,精巧别致。狍头帽,即狍头皮帽子,是用完整的狍头皮缝制而成,而且连狍耳、眼、鼻都要保留下来。鄂伦春族男子最喜欢佩戴狍头帽,这也是鄂伦春族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装束。

  曾经,狍皮制品是鄂伦春人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品,如今,狍皮制作技艺及制品成了狩猎文化的传播载体,这是一部没有文字的史书,它是研究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据。

 

  制作工艺精细

  狍皮制作是个精细活儿,需要耐心和时间。第一步是“熟”皮子,就是让皮子变软,只有这样才能做成品。满谷梅告诉游公子,根据狍皮的面积做大衣,一般女士需要8张,男士需要9~10张,如果一天“熟”一张皮子,这道工序也得10天左右,还需要裁剪,处理细节。狍子的肚皮处皮薄,就要加一层缝制。之后皮子需要染色,这只是前期的准备工作。最考验耐心和力量的就是缝制狍皮,其中的难度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狍皮看似柔软实则坚韧,针穿过皮时,需要用力拽,经常把顶针顶破。在皮上缝制图案要先用黑线,再用红线,非常繁琐。最不起眼的纽扣就需要缝两天时间。”满谷梅的一双手满是老茧,都是长年累月缝制狍皮磨出来的。

  满谷梅在狍皮上走线非常谨慎和仔细,“不能缝错,错了就不能改,因为狍皮上会留下针眼儿,无法补救。裁剪也不能剪错,现在的狍皮太珍贵了。”满谷梅说。

  游公子了解到,一件狍皮大衣完成需要20多天。自从禁猎之后,狍皮需要从外地购买,一张皮子要150~200元。

  从十几岁起接触狍皮制品到如今成为传承人,满谷梅已从青葱少女变成了花甲老人,她几乎没有一天丢下过这些手工活儿。满谷梅带着鄂伦春的文化去过很多地方,国外去过毛里求斯、意大利,国内到过北京、安微、天津、西安、山东以及澳门等地,绝对是见多识广,她获得过非常多的奖项和荣誉。

  助力旅游发展

  虽然如今鄂伦春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狍皮制作技艺的传承,始终没有改变。

  鄂伦春自治旗旅游局局长范维刚介绍,鄂伦春族定居之后,国家非常注重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鄂伦春民族文化也得以发扬光大,被很好地保留下来。自古以来,鄂伦春人就有桦树皮制作和狍皮制作等手艺,虽然现在这些手艺使用率降低,但是鄂伦春人都没有丢下,这为鄂伦春传统民俗的传播和继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这些手艺不但可以帮助他们传承传统文化,使他们创收致富,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据了解,鄂伦春自治旗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地域辽阔,旅游资源富集,素有“北国碧玉”“绿色净土”“鲜卑民族发祥地”的美誉,历史根脉绵长、民族风情独特、生态资源多样、自然风光秀丽,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鄂伦春自治旗在鄂伦春民族文化生态格局的基础上,建立了鄂伦春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此保护鄂伦春民族文化结构的均衡性与合理性、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原文链接:http:/mg.northnews.cn/2018/0624/2878553.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