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草原深处书香飘

来源:新华社 作者:任军川      2017-02-17

 

  2月15日,道·图门巴雅尔(左)为牧民呼格吉勒巴雅尔选书。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深处,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草原书屋”。养牛为生的蒙古族牧民道·图门巴雅尔在近20年时间里,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书,总共投入超过40万元,最终建起了藏书12000余册,有报纸、杂志60余种的“草原书屋”。书屋有80多平方米,从1976年出版的《水浒传》到最近出版的蒙文报纸合订本,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种植养殖、加工修理、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法律等20余类。道·图门巴雅尔说:“想让儿女多读书,是我办书屋的初衷。后来到这里借书、看书的牧民们渐渐多了,我就不断增加书籍,形成现在的规模。”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的书屋成了当地牧民知识的加油站,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区新风尚。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2月15日,牧民南斯乐玛在“草原书屋”里看书。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深处,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草原书屋”。养牛为生的蒙古族牧民道·图门巴雅尔在近20年时间里,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书,总共投入超过40万元,最终建起了藏书12000余册,有报纸、杂志60余种的“草原书屋”。书屋有80多平方米,从1976年出版的《水浒传》到最近出版的蒙文报纸合订本,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种植养殖、加工修理、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法律等20余类。道·图门巴雅尔说:“想让儿女多读书,是我办书屋的初衷。后来到这里借书、看书的牧民们渐渐多了,我就不断增加书籍,形成现在的规模。”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的书屋成了当地牧民知识的加油站,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区新风尚。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月15日,牧民们在“草原书屋”里阅读。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深处,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草原书屋”。养牛为生的蒙古族牧民道·图门巴雅尔在近20年时间里,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书,总共投入超过40万元,最终建起了藏书12000余册,有报纸、杂志60余种的“草原书屋”。书屋有80多平方米,从1976年出版的《水浒传》到最近出版的蒙文报纸合订本,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种植养殖、加工修理、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法律等20余类。道·图门巴雅尔说:“想让儿女多读书,是我办书屋的初衷。后来到这里借书、看书的牧民们渐渐多了,我就不断增加书籍,形成现在的规模。”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的书屋成了当地牧民知识的加油站,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区新风尚。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月15日,一位牧民在“草原书屋”里看书。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深处,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草原书屋”。养牛为生的蒙古族牧民道·图门巴雅尔在近20年时间里,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书,总共投入超过40万元,最终建起了藏书12000余册,有报纸、杂志60余种的“草原书屋”。书屋有80多平方米,从1976年出版的《水浒传》到最近出版的蒙文报纸合订本,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种植养殖、加工修理、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法律等20余类。道·图门巴雅尔说:“想让儿女多读书,是我办书屋的初衷。后来到这里借书、看书的牧民们渐渐多了,我就不断增加书籍,形成现在的规模。”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的书屋成了当地牧民知识的加油站,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区新风尚。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月15日,牧民们在“草原书屋”里阅读。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深处,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草原书屋”。养牛为生的蒙古族牧民道·图门巴雅尔在近20年时间里,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书,总共投入超过40万元,最终建起了藏书12000余册,有报纸、杂志60余种的“草原书屋”。书屋有80多平方米,从1976年出版的《水浒传》到最近出版的蒙文报纸合订本,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种植养殖、加工修理、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法律等20余类。道·图门巴雅尔说:“想让儿女多读书,是我办书屋的初衷。后来到这里借书、看书的牧民们渐渐多了,我就不断增加书籍,形成现在的规模。”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的书屋成了当地牧民知识的加油站,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区新风尚。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月15日,道·图门巴雅尔(右)为牧民呼格吉勒巴雅尔选书。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深处,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草原书屋”。养牛为生的蒙古族牧民道·图门巴雅尔在近20年时间里,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书,总共投入超过40万元,最终建起了藏书12000余册,有报纸、杂志60余种的“草原书屋”。书屋有80多平方米,从1976年出版的《水浒传》到最近出版的蒙文报纸合订本,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种植养殖、加工修理、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法律等20余类。道·图门巴雅尔说:“想让儿女多读书,是我办书屋的初衷。后来到这里借书、看书的牧民们渐渐多了,我就不断增加书籍,形成现在的规模。”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的书屋成了当地牧民知识的加油站,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区新风尚。 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2月15日,道·图门巴雅尔(右)和他的儿子在喂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深处,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草原书屋”。养牛为生的蒙古族牧民道·图门巴雅尔在近20年时间里,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书,总共投入超过40万元,最终建起了藏书12000余册,有报纸、杂志60余种的“草原书屋”。书屋有80多平方米,从1976年出版的《水浒传》到最近出版的蒙文报纸合订本,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种植养殖、加工修理、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法律等20余类。道·图门巴雅尔说:“想让儿女多读书,是我办书屋的初衷。后来到这里借书、看书的牧民们渐渐多了,我就不断增加书籍,形成现在的规模。”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的书屋成了当地牧民知识的加油站,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区新风尚。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2月15日,道·图门巴雅尔在“草原书屋”门口送别借书的牧民。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草原深处,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草原书屋”。养牛为生的蒙古族牧民道·图门巴雅尔在近20年时间里,每年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买书,总共投入超过40万元,最终建起了藏书12000余册,有报纸、杂志60余种的“草原书屋”。书屋有80多平方米,从1976年出版的《水浒传》到最近出版的蒙文报纸合订本,内容涵盖党的政策、种植养殖、加工修理、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法律等20余类。道·图门巴雅尔说:“想让儿女多读书,是我办书屋的初衷。后来到这里借书、看书的牧民们渐渐多了,我就不断增加书籍,形成现在的规模。” 这些年来,这个小小的书屋成了当地牧民知识的加油站,悄悄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引领着牧区新风尚。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