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马背民族“再上马”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16-12-06

  夕阳西下,牧民陶都芒来在凛冽的寒风中从水窖中抽水饮马,他喉咙里发出的“咻咻”声随风飘远。不一会儿,附近的十几匹蒙古马“嗒嗒嗒”地赶来,聚到水槽周边,低头饮水。

  水槽注满后,陶都芒来站在水槽边静静地看着这些马,空气中只有呼啸的风声和偶尔的马蹄声,马鬃和马尾随风飘扬。

  “这几年养马的人越来越多了,”陶都芒来说,“这才是正常的,‘马背上的民族’是离不开马的。”

  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镇的陶都芒来是驯马和赛马的爱好者,除了养羊,他还养了200多匹蒙古马,其中近8成是蒙古马“四大名马”之一的阿巴嘎黑马。每年夏天,带上几匹精心训练出来的蒙古马参加各地举办的那达慕,是陶都芒来最开心的营生之一。

  马的增加也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内蒙古蓬勃发展的有力手段,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草原上遍地开花的那达慕大会。

  夏季的内蒙古草原,规模不一的那达慕大会随处可见。“三天一个小型那达慕,五天一个大型那达慕。无论是牧民自己出钱举办,亦或是‘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形式,各类那达慕都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局长谭景峰说。

  那达慕大会上的主要体育比赛内容就是俗称的“男儿三艺”——马术、射箭、搏克。“男儿三艺”中的马术与西方的马术不尽相同,15公里至60公里的长距离速度赛马、跑马拾哈达和马上射箭等项目,不仅凸显出蒙古马耐力好的优势,也更考验骑手与马的默契程度。

  连年参加比赛,陶都芒来奖杯拿了一大堆,但奖金却没多少,雇佣骑手和运输马匹的费用,往往跟参赛获得的奖金大致相抵,但提起赛马时,他的眼睛里仍然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提起内蒙古,外界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和“万里可横行”的蒙古马。

  近年来,以“马”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已成为内蒙古民族体育的著名“品牌”。2016年,内蒙古体育局集中力量着力打造“马”名片,在内蒙古8个盟市举办了第三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系列赛事,包括内蒙古马术大赛、“8·18”哲里木赛马节、额济纳趣味赛马赛驼大会等活动。

  而且,冬季也不再是赛马活动的淡季。作为本次系列赛的“收官之战”,届时将举行雪地套马、驯马等活动的中国冰雪那达慕大会将于12月底在呼伦贝尔市举行。此外,第十四届内蒙古冰雪那达慕也将于1月5日在“白马之乡”西乌珠穆沁旗举行,将进行包括套马赛、鞍马赛、乘马拾物比赛和蒙古马选美等一系列活动。

  除了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与国际接轨的马术比赛,马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走出了传统的博物馆,走上了舞台。《千古马颂》和《永远的成吉思汗》这种以马为主角的舞台剧分别在锡林浩特市和呼和浩特市连续上演,让游客和观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感受马的魅力。

  生活在内蒙古,“马”是一个寻常到你可能会忽略掉的元素。在有着“黑马之乡”美誉的阿巴嘎旗,旗政府所在地别力古台镇的一条街边的路灯就是黑马的造型,以马为造型的路灯、街边矗立的马造型雕塑、以马命名的广场、宾馆和餐厅与马相关的装饰物,在内蒙古各地还有很多很多……

  家住阿巴嘎旗伊和高勒苏木的牧民孟克养了300多匹蒙古马,每年仅通过出售马奶和吸引摄影爱好者来拍摄套马、赛马等蒙古族传统的马术活动,就能增收数十万元。

  在西乌珠穆沁旗,76岁的娜仁通拉嘎老人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传统服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尽管她居住在镇上的楼房里,既没有草原也没法养马,却在面积并不大的客厅里摆放了一具精美的马鞍。

  “我当年得了5000元的传承人奖金,自己又添了3000元买的这具马鞍,”娜仁通拉嘎向记者解释购买马鞍的原因:“蒙古族离不开马,家里要有‘马’。”

  尽管有了新盖的砖房,陶都芒来一家还是习惯住在蒙古包里,一进蒙古包,左手边放着一具雕花的马鞍,这位40岁的蒙古族牧民告诉记者,这是他的额吉(妈妈)留下来的,只有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才会拿出来用,但随着那达慕大会和赛马比赛的增加,这具马鞍的使用机会也越来越多了。(记者 王春燕 任军川 勿日汗)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