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35个山里娃收到爱心棉被

来源:北方新报 作者:      2016-11-30

  棉被、书包、文具……11月24日,将近零下20摄氏度,本报记者和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的爱心代表,将装满关怀的35套“温暖礼包”和“智慧礼包”等价值2万余元的爱心物品,送到察右中旗布连河小学35个学生手中。

  

爱心物品到了     

  爱心再出发

  11月17日,本报启动“冬日暖阳行动”,倡议社会各界关爱残障贫困学生。

  活动启动后,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其中,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表示,愿意资助布连河小学的35名学生。

  “去年我们曾帮扶过这所小学,他们有困难,我们有能力,我们必须帮……”24日7时许,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的8名爱心职工代表早早来到单位,将事先准备好的35床棉被和35套文具装车,8时准时前往布连河小学。

  购置棉被、被罩……为了让学生们早点盖上棉被,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的爱心职工代表仅用4天时间就购齐了爱心物品,原计划23日将物资送到学生手中,由于大雪封路,被迫晚去了一天。

  “计划延期,他们只好利用休息时间赶来。”原来,这8名职工来自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的不同岗位,有大部分人是要跑车的。

  路上,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工会主席刘海廷告诉记者,他们一直都在做公益,在得知布连河小学的学生今年冬天需要帮助时,职工们都很积极,这让他很受鼓舞。平时做公益刘海廷都是在后方号召筹备,走进大山,将爱心物品亲自交给学生还是第一次。

  “有了爱就有了希望。捐资助学是一项爱心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会把这份爱一直延续下去……”刘海廷说道。

  

我们有新棉被了

  感动满满

  从呼和浩特市出发,一路向东北方向,车窗外的风景由树叶草地的黄变成冰天雪地的白。

  沿途路面积雪增多,路面变滑,车速不得不降到最低,本应该2个多小时的车程,走了3.5小时,记者一行终于赶到了布连河小学。

  布连河小学校长蒙志萍的脸上乐开了花。在蒙志萍的带领下,记者和爱心人士一行将爱心物品卸在了一个教室里。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来自“陌生人”的礼物。

  “来,这些文具和棉被都是给你们的……”集通铁路呼和浩特客运段的爱心人士和本报记者开始给学生们分发礼物,孩子们笑啦,腼腆地说着谢谢。

  “感谢你们雪中送炭,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此,我也想对受助的各位同学说,贫穷不可怕,它只是暂时的,它会使我们更加坚强和勇敢……”四年级学生贾雨华代表全校学生向爱心人士表达了感谢。致谢后,学生们纷纷给爱心人士系上红领巾,并表演了他们精心准备的小节目。

  一句句稚嫩的歌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动作……虽然没有精美的舞台、华丽的服装,甚至没有准确的音调,但他们红红的脸蛋和真诚的眼神,让在场的爱心人士为之动容。

  很快,学生们和爱心人士不再陌生,开心地聊起了天。教室外寒风扑面,教室里温暖如春。

  

来张合影

  舍不得扔掉旧棉被

  还在读学前班的薛乐接过新棉被,飞奔到了宿舍。“棉被好香啊……”小心翼翼地将棉被展开、铺好,一头扎在被子上,片刻后,薛乐抬起头和记者说道。

  布连河小学的学前班有13个学生,最小的孩子2周岁,最大的7周岁,薛乐是这个班级的“老大”。

  薛乐是这所学校住宿生的一个缩影。薛乐的妈妈视力不好,干不了农活。薛乐的爸爸外出打工时腿部受伤,家庭经济愈发拮据。薛乐天生乐观,知足更懂得感恩。她抚摸着新棉被,小心翼翼地叠起来,放在一边,指着不连片的旧棉被悄悄对记者说:“两床棉被都好,我晚上先盖旧的,再盖新的。”说这话时,薛乐一脸甜蜜。

  “冬日暖阳行动”在继续

  一边是依依不舍的孩子,一边是备受感动的爱心人士,此次的送棉被活动在惜别中圆满结束,而“冬日暖阳行动”还在继续。像布连河小学这样的贫困乡村小学在偏远地区还有,学校里大都是一些留守儿童,加之家庭条件差,冬天的到来,让不少贫困学生缺少棉衣、棉鞋等保暖物品。如果您也想帮帮他们,可以捐赠“温暖礼包”和“智慧礼包”。“温暖礼包”内含冬季保暖用品,“智慧礼包”内含8~10本课外书或者学习用品。届时,本报可以代您把礼包交给孩子们。如果您想献爱心,请与我们联系,电话是0471-6651113、13674833886。

  另外,如果您是一所特殊学校的负责人或部分残障、贫困学生的老师,需要得到帮助,也可以与我们联系,我们会为你架起一座爱心桥梁。(文·摄影/本报记者 马丽侠 牛天甲)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