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风情 > 正文

说走就走,去阿拉善挺靠谱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作者:刘宏章      2016-09-20

  “阿拉善太美了!贺兰山、大漠戈壁和胡杨林等自然景观让人难忘,这里的民俗文化也很有特色,我们特别喜欢!”广东游客王明祖感叹道。连日来,随着持续到年底的“第七届中国·阿拉善文化旅游节”的开幕,阿拉善盟以其富足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不仅让游客深度感受到阿拉善厚重丰富的文化旅游之美,也最大限度地宣传了其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近年来,阿拉善盟深入挖掘整理民族文化,着力打造地方文化旅游品牌,全盟文化旅游事业得到繁荣发展。特别是今年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统揽,做大做强“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将当地的赏石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融入旅游产业,以文化塑造提升旅游,以旅游拓展文化影响,并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苍天圣地阿拉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渐提升,旅游人数激增,经济收入大幅提高。截至7月末,全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3.3万人次,旅游总收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18%。

  几年来,阿拉善盟不断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合旅游资源、壮大产业集群、完善产业体系,出炉一系列“旅游菜肴”。年初,按照“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做大做强‘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的总体要求,编制完成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并实施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建设项目。目前,盟级重点项目胡杨林旅游区、大漠胡杨旅游区、定远营—营盘山—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通湖、天鹅湖、福因寺等其他9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同时,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分布特点,逐步提高旅游交通沿线的配套设施水平,在交通沿线、城镇休闲街区新建、改建旅游厕所85座。这些重点旅游项目的实施,为文化旅游业提档升级奠定了长远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阿拉善盟将地域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内涵充分融入旅游产业中,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赋予旅游业以鲜活的灵魂,推动旅游业异军突起。该盟巧借具有民族特色藏传佛教寺庙、景色壮观的胡杨、贺兰山以及广袤无际、神秘旖旎的沙漠风光,把悠扬的长调、清新的短调、极富感染力的民族舞蹈和盛大的那达慕、隆重的祭敖包、独特的民族餐饮等民族文化瑰宝融入旅游业,受到八方游客的青睐。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挖掘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出一批特色浓郁、主题突出、内容精彩的文化盛宴,创作了《阿拉善传奇》《巴丹吉林之夜》等一大批民族歌舞剧,让中外游客一饱眼福;这些精心策划的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成为阿拉善扬名、聚人的助推器。

  围绕“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品牌,该盟以旅游带动文化,文化促进旅游,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成功打造了“中国·阿拉善文化旅游节”“越野e族英雄会”“阿拉善奇石节”“巴丹吉林沙漠旅游节”“中国·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阿拉善丁香旅游节”、 骆驼那达慕、卫拉特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不仅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丰盛的旅游大餐,同时为展示阿拉善旅游文化资源、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如今,这些旅游文化节已成为阿拉善对外开放、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也带动了三产的迅猛发展。目前,该盟有4万名农牧民借助文化旅游业从事餐饮、民族服饰、旅店、奇石和民族首饰等三产致富。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