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蒙古包:游牧民族流动的家

来源:内蒙古旅游报 作者:杜磊      2019-04-04
         “洁白的蒙古包,我一生的骄傲,我要做那雄鹰飞得远又高;美丽的蒙古包,我思念的座标……”



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包、毡帐、旃帐”,是蒙古族牧民的传统民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包营造技艺在有关部门和传承人的不断坚持与努力下,正在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播草原文明的符号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富于想象力的游牧民族把天空大胆地比作自己居所——穹庐。在游牧民族无尽的迁徙中,穹庐这种特殊建筑与草原结下了难舍之缘。

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已经出现,一直沿用至今。“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贯穿了蒙古人的生活,从而搭盖迅速、拆卸容易、装卸方便、搬迁轻便的蒙古包便成为游牧人移动的家。

随着牧民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牧民自有的蒙古包逐渐减少,作为草原文化的遗产而被保护起来,在现代社会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被游人体验、感触,成为传播草原文明的符号与载体。

从小学会搭建蒙古包

白音吉日嘎拉,58岁,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民族风情街上经营着一家蒙古族手工艺品的小店。店里摆设简单,各种蒙古包饰品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白音吉日嘎拉在牧区生活长大,受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蒙古包制作,跟随父亲和大伯父学会了搭建蒙古包。如今,白音吉日嘎拉从事蒙古包营造技艺已近30年。2016年3月,他被确定为锡林郭勒盟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制作的第一个蒙古包是在父亲的协助下完成的,蒙古包就是我们蒙古人的家。”白音吉日嘎拉说。结婚时,白音吉日嘎拉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蒙古包。

历史上,乌珠穆沁人从阿尔泰山脉东南麓的乌珠穆沁山东迁到现居地,在漫长的游牧岁月中,他们一直使用容易拆搭、居住方便的蒙古包。乌珠穆沁人中,能工巧匠很多,他们很久以前就上山取木,加工毛绒制品,自己制作蒙古包。从狩猎采集时代的窝棚到游牧时代的帐篷,发展到畜牧社会的时候就出现了蒙古包的雏形,渐渐形成了有哈那(用牛皮绳连接的网状木棍支架)、陶脑(蒙古包的天窗)、乌尼(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几个部分组成的蒙古包。

制作工艺很讲究

白音吉日嘎拉介绍,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产物,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传统的乌珠穆沁蒙古包制作工艺很讲究,一般采用榆木制作,构架中不允许出现铁质部分,其结构主要由木架、苫毡、鬃绳3个部分组成,主要木架有门、陶脑、乌尼、哈那等。蒙古包内宽敞舒适,四周用特制的木架做的“哈那”,而后用2至3层羊毛毡围裹,最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尼”做支架并盖有“布若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即“陶脑”,“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即“乌日和”,可通风采光。

从蒙古包的结构上看,圆形,没有棱角,呈流线形状,可以减少大风对建筑物的直接作用。蒙古包结构简单却牢固无比,比土木建筑更具有抗风与抗震的功能。

“乌珠穆沁传统游牧生活所使用的4块哈那蒙古包,一直以来保持着传统蒙古包的大小尺寸,所有部件都是纯手工制作,具有耐用、耐寒、易装、易拆、易运输等特点。”白音吉日嘎拉说。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乌珠穆沁人迁移的时候,可以在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把蒙古包以最快的速度搭好。

授徒传艺后继有人

为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文化,内蒙古草原上众多民间手工老艺人仍然在制作传统的蒙古包,他们义务向年轻人传授蒙古包的营造技艺,为保护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白音吉日嘎拉说:“蒙古族是游牧民族,蒙古包就是我们的家,以前认为这是个很自然的事情,从来没有想到会变成现在这样。”当前,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定居生活后,蒙古包营造技艺日趋衰微。白音吉日嘎拉一直本着传承的精神从事着这份事业,授徒传艺。如今,他的3个徒弟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蒙古包营造技艺。

据西乌珠穆沁旗文化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蒙古族游牧文化是在悠久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形成的,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容纳了各种先进文化,特别是具有自己的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对民族地区的社会和历史发展有巨大的贡献,是人类不可磨灭的宝贵遗产。蒙古包营造技艺独特,体现了蒙古人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艺,具有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还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责任编辑:自然】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