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鲜卑祖地嘎仙洞

来源:内蒙古呼伦贝尔旅游网 作者:      2018-09-29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中国北方。就是居住在嘎仙洞的拓跋鲜卑部落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

 

 

  嘎仙洞为天然大型山洞,离地面25米,洞口向西南,略呈三角形。坐落在一座高百米、长约千米的花岗岩峭壁上。沿人造梯而上,登高约25米就到了洞口。洞口高12米,宽19米,洞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28米,穹顶高20余米,犹如大厅,可容数千人。

 

  山洞旁的岩壁陡峭,山体经河谷河流的水长年冲刷,形成了一条条水渠,下雨时,宛若小溪水帘交错。洞口有一个天然平台,名为点将台,视野开阔可以俯视河谷,地理环境易守难攻。

 

 

 

  1980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发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遣中书侍郎李敞祭祖时所刻的祝文。祝文刻在距洞口很近的西侧石壁上,共19行201字。字体古拙,介于隶楷之间。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

 

  在政治上,这片领土曾与前苏联存在争议,他们认为大兴安岭以北是他们的领土,但当嘎仙洞石刻祝文的发现,有力地说明了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里。从历史意义来看,嘎仙洞的发现,是解开鲜卑族千古之谜的重要钥匙。

 

 

  一个看似天然的洞穴,经过我国考古工作者的坚持和不懈探查,终于将嘎仙洞的历史拼图逐块拼凑起来,也揭示了我国古代先民在东北地区的原始生活印记,将现代与远古从某些点进行了衔接,在嘎仙洞深处,仿佛可以想象几千年前,古人在洞里生活的场景。

 

 

 

 

  走出洞的时候,不觉感叹“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原文链接:http:/mg.northnews.cn/2018/0926/2938047.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