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家风展览馆:讲述七代人的故事

来源:正北方网 作者:      2018-08-15

 

  韩大虎在介绍家风展览馆

 

  韩小虎给奶奶理发

 

  冯殿英正在给婆婆做饭

 

  韩春一家人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小石砭村,94岁的陈应兰已是五世同堂,膝下子孙有89人。为了让她生活得随心,花甲之年的二儿子韩春和媳妇,在她身边服侍了20多年。逢年过节,子孙们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陕西省米脂县等地返乡,看望老人。这个大家庭,几代人敬老爱幼、勤劳质朴、和和睦睦。去年,在家族几位老人的倡议下,韩春将自己的老宅子改建成家风展览馆……

  老人的幸福生活

  失明近20年了,陈应兰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听收音机,她的炕头上有大小两台收音机,都是孙子们给买的,她用来听不同频道的广播节目。陈应兰最感兴趣的是新闻节目,这是她了解外面世界最重要的途径。

  7月31日,记者见到陈应兰时,她正摆弄着自己的收音机。屋子里干净整洁,炕头上放着零食。有客人来,陈应兰格外高兴,总要先摸摸对方的手,拉着晚辈们的手,她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陈应兰和二儿子韩春、儿媳冯殿英住在小石砭村的一处农家小院,过着田园生活。韩春夫妇在旗里买了楼房,3个孩子都在东胜工作。本来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可是为了照顾老母亲,夫妇俩放弃了城镇生活,继续扎根在农村,耕种劳作。

  每天一早,冯殿英要把婆婆住的正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准备好早餐端到客厅,将婆婆扶到客厅的沙发前坐下。等婆婆吃完了饭,两口子再吃饭。一日三餐,都是如此。因为陈应兰的牙掉光了,所以为了给她做饭,冯殿英专门准备了一个小锅,午饭和晚饭都是单独给她做小灶。20多年来,冯殿英都是这样照顾着婆婆的饮食起居,从无怨言。

  陈应兰有8个儿女,现在只有二儿子韩春还住在村里,其他人都在东胜、乌审旗和米脂县等地。

  陈应兰已经是五世同堂,子孙有89人。这样的大家庭,一直和和睦睦,经常有孩子们来村里看她。小石砭村养殖的都是山羊,但是陈应兰喜欢吃绵羊肉,儿孙们就经常从外面买来新鲜的绵羊肉。如今的生活,陈应兰觉得很满足,一家人和和睦睦就是最幸福的。

  陈应兰出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青少年时期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拉扯8个儿女长大成人,陈应兰过过食不果腹的苦日子。嫁到韩家,是陈应兰最幸福的事情。如今,陈应兰是韩家最年长的人,子孙绕膝,阖家欢乐。

  和睦的家庭

  小石砭村地处乌审旗境内,再向南30多公里就是陕西境内。韩家在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大家族。韩家人恭俭温良的家风,也是有口皆碑。

  冯殿英嫁到韩家40年了,在三个儿女成家到外地生活后,她和丈夫照顾婆婆陈应兰。虽然有八个兄弟姐妹,但其他人外出谋生,韩春和冯殿英理解兄弟姐妹们的难处,对多年来独自照顾老母亲从无怨言,他们也因此得到了家族内极高的赞誉。

  七八月,是小石砭村物产最丰盛的时候,地里是大片绿油油的玉米、土豆。小菜园里西红柿、韭菜、黄瓜、豆角等长得旺盛,一家人吃的粮食蔬菜都是自己种植的。冯殿英有一手好厨艺。自制的凉粉,调上翡翠色的韭菜丁和鲜红的柿子酱,清凉又解暑。大铁锅里,用混油炝锅,做出的手擀面,也让大家赞不绝口。原来,一家六口人的一日三餐,都要冯殿英一个人忙碌。这些对冯殿英都是小事,家里还有几十亩地要耕种,还养着鸡、羊、牛和猪。冯殿英和多数勤劳的农村妇女一样,干活利落,心直口快,是家里的主心骨。

  过年,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从腊月二十七八到正月十五,外地的亲人们就陆续回来了。冯殿英一个人要操持上百人的饮食,有时一天要做五六顿饭,不过她和丈夫心里还是欢喜的,这是韩家这个大家族难得的团聚的机会。婆婆陈应兰见到子孙们,是她最高兴的时候。

  好家风代代传

  7月31日,长子韩小虎、女儿韩丽荣也回了家。奶奶陈应兰最疼韩小虎。只要不是很忙,在外的韩小虎三天两头就给奶奶打个电话聊天。他知道夏天是家里农活最忙的时候,吃完早饭父母就到地里干活去了,奶奶一个人在家肯定会寂寞。奶奶则是拿起电话就聊个没完,说上半个小时是很平常的。韩小虎会像哄小孩子一样哄奶奶开心。

  韩小虎学过理发,每次回家他都要带上理发的工具,给奶奶洗头、理发。韩小虎这一辈孙子中,年龄最大的是三叔家的大虎。20年前他打工时就给奶奶买东西了,孙子孙女们陆续长大成人,照顾陈应兰的人越来越多。

  在陈应兰90大寿时,韩家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寿宴,子孙们都举家前来祝寿。家族里还专门制作了相册。韩大虎的父亲,是同辈中最活跃和热心的,他在几个族人的帮助下,走访几年,收集了89户韩氏家族成员的家庭信息,编制了韩氏家族的家谱。在家谱里,对韩氏家族“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教子弟”的家风进行了总结和记录。

  通过这次家族的大聚会,族人们都觉得大家庭的凝聚力更强了,家风对自己的影响也更深刻了。韩氏家族觉得,追溯和记录家族先人创业的故事,留下韩家人生产生活的印记,也是极有意义的。于是,大家又有了建一个家风展览馆的想法。在2017年,这座独特的家风展览馆也应运而生。

  展现家族发展史

  韩林家的旧宅,去年翻新改建成了韩氏家族的家风展览馆。在韩氏家族第六代长孙韩大虎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这间别致的家风博物馆。博物馆陈列着一些先辈们使用过的物品,墙上挂着韩家能追溯的先人图像和黑白照片及生平简历。

  在韩大虎的介绍下,一个普通家庭迁徙繁衍的故事徐徐展开。

  韩大虎说,韩氏家族的家风展览馆,记录着这个家族能够上溯寻根的240年间7代人的奋斗史。清同治三年(1864年),韩氏先祖韩一鹏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1881年,随父搬迁至陕西米脂县居住,一生以木工技艺维生。娶妻马氏、育有两子(长子韩仲清、次子韩仲义),为蒙陕韩氏两个大家庭的先祖。韩氏家族从韩一鹏至今,经历了240年的繁衍、7代人的奋斗,生生不息。

  韩氏家族的成员们,以“正己”、“修身”、“齐家”为目标,读书教子、勤俭持家,逐渐从一户普通人家,成为当地的望族。其家族后人,在文化教育、法律、工商、农牧等领域发展。

  2017年,韩氏家族的成员们,利用家里的五间平房,创建了家风展览馆。他们用文字、照片、家谱、书画、实物等方式,展示韩氏家族史以及韩氏后人的成就和足迹。不仅是为了韩氏后人对祖辈艰苦岁月成家立业的崇敬之情的纪念,更重要的是激励韩氏后人大力弘扬和传承韩氏家族经历数百年风雨坎坷创业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品格和家风。

  文·摄影/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查 娜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0815/2911849.shtml

 

【责任编辑:尧日】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