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旧城坊间的美食

来源:舌尖上的内蒙古 作者:      2017-03-16

  热油糕、摊花儿、热油饼、玉米面锅贴……数不胜数的美食,在旧城大杂院老屋的大锅大灶和锅碗瓢勺的交响曲中,从旧城大妈们的手中一一诞生。油汪汪、黄澄澄、香喷喷、热腾腾地格外诱人。

  仅以我们大院论,那些山西、河北、山东大妈们,就会制作许多手工食品。虽属家常,却被我们视为美味。山西人素以擅长做面食而著称,里院周婶家也不例外。胖胖的周婶不仅爱说爱笑,还做得一手好面。大院里的老户人家,数她家的饭菜花样最多,如剔鱼子、圪团、“擦蝌蚪”、捞面、搁锅面、呛葱花面等等。受周婶影响,她家孩子也学会了做面食。我家也从她家那儿学会了做“擦蝌蚪”。将白面和玉米面和成的软面团用专用工具擦到锅内沸水中,就成了蝌蚪状的短面条,再浇以各种臊子,十分可口。

  周婶的亲戚住在里院的小西房中,这户人家做的“石头饼”令人馋涎欲滴。把大小均匀的石子放入铁锅加热后,取出部分石子。在余下的石子上面放上擀成薄片的饼胚(白面中加入鸡蛋和面),再将部分石子覆在饼的上面。之后盖上锅盖。稍后,饼香四溢。熟后的石头饼布满小坑。小坑里边色泽焦黄,其边缘则呈黄白色。看上去有些古怪。

  对石头饼,我们其实只有羡慕的份儿。我家是河北人,从来不做这种食物。做得最多的是菜饭和面条儿。菜饭,是在小米粥中加入青菜叶和食盐,其实就是菜粥。而河北乡间的经典小吃“杂面条儿”,是用白面和绿豆面制成。在旧城,我家没有绿豆面,就用黄豆面代替,并称之为“把边豆”。白面加入黄豆面,擀面时面片边缘不容易破,故名。这种杂面条儿,有黄豆特有的香味,也可吃出淡淡的豆腥味儿。当然母亲也学会了做各种面食,如搁锅面、炸酱面、麻酱面、花椒油面等等。

  山东人爱吃煎饼。里院西正房居住的田婶是山东人,她最擅长的便是摊煎饼。常常在上午10点来钟,田婶就开始摊起了煎饼。坐在屋檐下灶台旁的小板凳上,她一边拉风箱一边看大饼铛热不热。之后用铁勺舀满小米面或玉米面糊糊,倒入饼铛中,用勺子摊开摊平……她会摊上许多张。而后她把盛放煎饼的笼屉端到屋里。炕桌上摆着大酱和大葱段。这顿午餐既简单又经典——煎饼大葱蘸酱,是旧日山东乡间的寻常美食。

 

  能干的旧城大妈们,也曾想方设法地粗粮细做,做出许多可口的玉米面食物,比方摊花儿、发糕、锅贴等。摊花儿要用到铸铁鏊子。三婶家的那个鏊子成了香饽饽,大院里许多人家都抢着借。做摊花儿挺麻烦,要发面,一次还会摊上许多。做锅贴则简单许多,玉米面里加些小苏打,和成软面团,用手做成纺锤状,贴在锅壁上……熟后的锅贴,一边金黄松软一边焦黄酥脆,非常好吃。

  金银卷(一种面食)、硬面枣花馍、家做凉粉、荞面拿糕、粉皮、糖酥饼、脂油饼等,也是旧城坊间美食。曾经炒大豆(蚕豆)成为大院人家的休闲小吃。一家炒,其他人家跟着炒。人们家里备有沙子和铁筛子。一时间,许多人家的夜间时光在边聊天边吃炒大豆中度过,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天边】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