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敖伦苏木古城在轻声诉说……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2017-03-06

 

 

  王府内铺设的地砖。

 

  王府遗址。

 

  古城遗址。

 

  西墙遗址。

 

 

  教堂遗址。

 

  西门遗址。

  一座座沐浴千年风雨的草原古城,因历经沧海桑田、岁月更替而更显从容深邃,因历史厚度和人文积淀而愈加经典耐读。

  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地理环境丰富而多彩。数千年前,这里就存在令人惊叹的古代社会及城市文明。西汉时期,这里建造了较多的城郭。元朝在草原营建的城市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对世界文化历史产生了影响。明清时期,这里兴建的城池逾500座。

  让我们一起目睹草原古城的绚丽身姿,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编者

  夕阳从西边山梁慢慢滑落,给古城抹上一层亮丽而金黄的色彩。寒风吹来,拍打着残垣断壁。几只小鸟从古城掠过,几匹骏马顺坡而下,草原深处一切是那么宁静而闲适。

  初春时节,来到达茂旗百灵庙镇东北约35公里处的艾布盖河北岸,挺立的土城墙,裸露的建筑基址,保存较好的地砖,仿佛让人走进了久远的历史深处。

  古色苍茫

  这座草原古城是赵王城,蒙古语称敖伦苏木。古城很古,可追溯至元代之前。《辽史·天祚帝纪》记载:“大石……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宵遁,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达详稳床古儿。床古儿献马四百,驼二十,羊若干,西至可敦城。”“黑水”即今艾布盖河。据文献记载,当时这里并未建城,只有一些毡帐。

  远远望去围合的面积较大的残垣断墙。走近古城,迎面而来的是古色苍茫。在寒风中从古城东向西走了好半天,残砖断瓦、龟趺、建筑物件比比皆是。城墙用暗红色土分层夯筑。据说城内院落遗址有17处,建筑台基有50余处。

  深入城中,虽然荒草遍地,依然可见宽阔的街道。在中部偏东南处一大型院落里,建在高约3米的台基上的建筑遗址格外醒目,著名的石碑《王傅德风堂碑记》发现于此,其上铺设的砖地留存至今,还有残存的石柱础,这便是王府遗址。

  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墙已经满是裂痕和缺口,建筑只剩下基底和残块。夕阳下的草原古城有苍凉之美。沉醉于此景中,不由地想起冯骥才说的那些话,“凡是懂得这一层美感的,就绝不会把古物翻新,甚至做更愚蠢的事——复原。”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若以西北边最长的墙为正向北墙的话,则城址方向为北偏西45度,基本为坐西北、朝东南向。达茂旗文管所所长乔志杰详细介绍,“城墙夯层厚15-19厘米。北墙长975米,南墙长955米,东墙长568米,西墙长586米。西墙保存相对较好,残高约3米,墙基宽约3.6米。”

  自汪古部首领术忽难受封“赵王”起至元末,7代汪古部领主皆居住于此。拂去历史的尘埃,清晰地看到城墙四角角台,四面墙体相对开设的城门。北门以街道相连,门道宽约7米,门外还有长方形瓮城。南门外有建筑遗迹。东门门外设方形瓮城,城门北侧有窑址区和建筑。西门与东门以街道正对相连,门外有方形瓮城,瓮城门直开,西门外有大片关厢地带。不禁感叹,这些遗址在数百年后还能寻到踪影。这不仅仅是一座草原古城,是一段历史。

  曾经繁华

  岁月在艾布盖河上匆匆走过,带着沧桑、带着荣耀,也带着苦涩。

  金代,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南进,在今内蒙古草原建造了一道长长的界壕,其中一段界壕经过今达茂旗的南部,金廷让游牧于这一带的汪古部驻守这段界壕。这段界壕距敖伦苏木古城50余公里。据文献记载,辽末汪古部已在敖伦苏木古城一带活动了,不过当时居住在穹庐毡帐中。在敖伦苏木古城处的土堡与其南面的金界壕,大约是同时修建的。金末,汪古部首领阿剌兀思归附成吉思汗,遂将其居住的土堡称为“按答堡子”,大约于元初至元二十年(1283年)之前,在按答堡子基础上修建了新城,或称黑水新城。后来这里修建了众多的庙宇,敖伦苏木是蒙古语,是“多庙”的意思。

  乔志杰说,“这座古城在元代时,不仅有富丽堂皇的汪古部首领的王府和王傅的府邸,还有许多建筑宏伟的教堂。”

  敖伦苏木古城是元代德宁路所在地,为汪古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交通四通八达,由丰州穿越大青山到岭北行省哈拉和林的驿道,也经过敖伦苏木城。这座古城最兴旺的时期是元代,至明代逐渐衰落。据考,明代中叶这座古城是土默特部阿拉坦汗的避暑夏宫。

  汪古部落是草原上一个古老的部落。据史料记载,汪古部在唐朝初年,即唐太宗时期从今新疆迁到甘肃、陕西一带,又从陕西、甘肃迁到阴山南北一带。金朝,汪古部落守护着金界壕。在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的战争中,汪古部落联合铁木真,打败了乃蛮部落和女真金。于是,他们和成吉思汗家族建立了“世代姻亲”关系。铁木真把三女儿阿刺海别吉,下嫁给汪古部落的首领。以后的窝阔台、拖累、忽必烈、帖木儿等蒙古大汗、宗室贵戚的16位公主,都下嫁给汪古部落的首领。整个元代有8位驸马居住在赵王城。

  赵王城在蒙元时期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当时这里已成为商贾云集、经济发达的城池。由于蒙元实行较为开放的宗教政策,赵王城里留有多种宗教历史文化遗存。古城出土了大量汪古部落和蒙元时代的历史文物。在十三、十四世纪,汪古部落依然使用突厥语和叙利亚语,蒙古语、汉语等语言也在当地使用,敖伦苏木出土的大量叙利亚文、八思巴文、汉文的遗物印证了这一点。

  古城出土的文物十分丰富,最令人感兴趣的是10方元代景教徒的墓石。这些花岗岩基石形似棺材,长1米多,宽40厘米,上面雕刻云纹或卷草纹,头端及两侧雕刻有十字架,身部正面刻古叙利亚文墓志铭。文物还有陶瓷制品,釉色晶莹的青花瓷片较多,上有行龙、花草等花纹。钱币有开元通宝、嘉祐元宝、元丰通宝、熙宁元宝等。有丝绸、麻布、铜器残片、砺石、云纹木饰件、桦树皮器残件等。有花纹贴面砖、石狮子头、泥塑人物像等。

  最早发现和考察敖伦苏木古城的是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1929年,他参加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并独自一人考察了这座古城。他写道:“又在城内寻找,得汉文、蒙文碑各一方。汉文碑记为《王傅德风堂碑记》。乃马札罕之子八都帖木儿至大元年立为王傅,管领德宁、砂井、净州、集宁等路,在此建造王府也。又其撰文及书写皆署名为净州路。” 1932年美国学者拉铁摩尔也到此考察。日本学者江上波夫先后于1936年、1939年和1941年三次对古城进行了考察、发掘和记录。1949年以后,我国学者也相继考察研究此城,基本明确了其建筑时间与元代沿革情况。1974年以来,著名考古学家、岩画学家盖山林等曾多次对这座古城进行考察,并对其中两处寺庙遗址进行清理。他说:“从发现的大量文物来看,这座古城至少分两个主要层次,上层是明代层,即蒙古人活动的遗迹;下层是元代层,即汪古部活动的遗迹。”

  乔志杰感慨地说:“我们要感谢当年古城的建造者,在草原深处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古城,成为游牧文明的集大成者。”

  古城墙的缝隙里,一棵棵小草探出头来,随风摇曳。弯月微光里,若隐若现的古城似是在对我轻轻诉说……

  保护古城

  古城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经受岁月风尘的洗礼后,已是日渐衰老了。

  1996年,敖伦苏木古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敖伦苏木古城蒙古民族生态博物馆开馆。

  为了抢救、保护800多岁的敖伦苏木古城,近年达茂旗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坚持保护古城建筑的历史真实性、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尊重其历史、传统和文化。编制了《敖伦苏木古城整体保护规划(2013年-2030年)》,并成立了古城保护管委会。

  当地牧民巴雅尔一直是古城看护者中的一员。他用蒙古语憨厚地表达:“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古城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将极大地延续古城的“生命力”。有关专家认为,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融游牧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为一体,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内涵,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旅游产品。

  “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敖伦苏木古城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城墙加固、防洪和河道治理、网围栏、管理用房和安防设施等。按照保护规划,将来游客可以充分领略古城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的游牧文化。

  不久的将来,这座草原古城像在夕照下被抹上亮丽而金黄的色彩一样,将以古老而青春的“身姿”展现于世人面前。(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责任编辑:天边】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