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内蒙古:跑好非遗传承的接力赛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2017-02-14

  近几个月,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蒙古族长调民歌、四胡、马头琴音乐、蒙古族服饰、好来宝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8名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采录,每位传承人口述采访时长在5小时以上。抢救性记录工作形成的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影音及图书资料,进行必要的素材加工或数字化加工后,纳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保留了下来,记忆着草原历史,延续着文化根脉。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当前,一些传统绝技绝艺正面临着因传承人的去世而绝迹的现实。据介绍,我区42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目前已有5人离世,超过60岁的占总人数的1/3以上。如何跑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接力赛,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来自阿拉善盟的非遗传承人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表演节目。本报记者 刘春 摄

  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古族祭驼仪式。

  国家级非遗项目鄂尔多斯婚礼。

  国家级非遗项目马海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展示。

  接棒,抢救性保护完善第一手资料

  目前,通过顶层设计和各方努力,我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成果。

  近10年来,我区有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还有34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000多项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无疑是最为重大的突破,这一突破使我区的非遗保护有了世界名片。“没有自治区对非遗的保护,不少优秀的非遗项目恐怕就消亡了。”一名非遗传承人说。

  据了解,我区目前已经完成全区第一次非遗普查。通过普查,收集整理文字468.8万字、图片68477张、音像1353小时和影像资料2141小时;共发现传承人22962人,收集40371条线索,深入调查1312项,登记实物8104件,收集珍藏4661件,使非遗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和整理,为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系列措施深入开展以来,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局面焕然一新。

  “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对自治区具有代表性的10大类、7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编辑出版了《内蒙古蒙古族传统服饰典型样式》等著作,抢救性发掘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区先后设立6个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保护传承基地,还有1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67个自治区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10个为国家级)。

  此外,我区还在上百所大中小学校开设非遗传承教学课程,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传承进校园。

  来自阿拉善盟阿右旗的国家级非遗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83岁的淖日吉玛说:“非遗传承的‘千校万户’计划体现了自治区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视,我将会尽最大努力把自己掌握的技艺传授给孩子们。” 2014年,阿左旗恒瑞翔地毯有限责任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也是我区首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到目前,我区已经有90多个项目通过生产性保护得到有效传承,古老技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传棒,系列措施力促古老技艺复活

  非遗保护工作是使命,更是责任。

  2015年11月11日至14日,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骨干培训班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来自全区各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业务骨干80余人参加培训。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政策解读、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网上申报、非遗年鉴编撰工作讲座、保护单位与传承人责任与义务等旨在提高非遗保护能力和水平的内容成为本次培训的主课。

  此前,为了进一步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荐阿拉坦古拉、斯楞格等6名传承人参加文化部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区一直保持着高调的动作。

  2015年9月21日至10月28日,全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技艺技能抢救工程(鄂尔多斯部分)顺利开展,这一工程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抢救工程工作组历时1个多月,先后深入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等地,对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祭典、察干苏力德祭祀、鄂尔多斯“乃日”、准格尔地毯植物染色技艺、赤铜的炮制方法等非遗项目的15位传承人进行走访记录,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重点对传承人口述史、传统技艺技法、传统技艺流程、传统祭祀的仪式规程等,以文字、照片、高清视频等方式进行录制整理,形成了以蒙汉文为主的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拍摄高清视频43个小时、约900G,拍摄照片1600余张。

  非遗保护,重在传承和利用。

  2015年9月6日,我区第10个草原文化遗产日当天,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展览馆开展。衍生创新——非遗产品展销展出了多家生产性保护企业的非遗产品及衍生品;保护历程——非遗摄影图片展通过160多幅图片,全面展示着10年来我区非遗保护传承的历程;祖传臻品——非遗精品物件展首次集中展示了全区100多件(套)非遗精品;40多个小型单项非遗音乐舞蹈类项目、170多名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 160多名传承人现场展示手工技艺110多项……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讲述着内蒙古故事,传播着内蒙古声音,阐释着内蒙古特色。

  不掉棒,生生不息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

  自治区非遗保护部门在和时间赛跑,广大传承人也在不遗余力。

  2015年9月,第二届内蒙古文化产业产品展在乌海市举行,我区蒙古族唐卡传承人、21岁的布仁扎特尔带着自己的蒙古族唐卡作品亮相展会,吸引了不少游客的驻足观赏。他6岁开始在青海塔尔寺五明佛学院攻读五明佛学,9岁拜师开始接触唐卡并赴热贡、吾屯上寺、隆务大寺、甘南拉卜愣寺学习唐卡绘制技法,15岁便独立开始创作蒙古族唐卡,16岁被热贡唐卡协会确定为中国唯一蒙古族蒙萨派唐卡传承人。

  对于蒙古族唐卡的传承脉络,布仁扎特尔有自己清晰的规划,他说,“传承一门古老的艺术,必须要高调,当人们对蒙古族唐卡广泛熟知之后,这项艺术就要走一条与国际接轨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门艺术生生不息。”为了使蒙古族唐卡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布仁扎特尔不仅传承了唐卡的传统内容和技艺,还在唐卡创作中加入一些现代社会的新事物及国际性元素,让更多的人能够广泛接受这门“濒临灭绝”的艺术。

  目前,布仁扎特尔的布斯吉如格艺术画院和蒙古族唐卡传习所成立,分别在内蒙古和新疆各设分院。他说,他会免费教授学生,抓紧时间完成几幅蒙古族唐卡作品后举办画展,向更多的人展示唐卡的魅力,让全国乃至世界的收藏家们关注到蒙古族唐卡。“这是一条需要长久走下去的路,未来15年内,我将创作一幅999米长的蒙古族唐卡。”

  年轻的传承人自信满满,年老的传承人也在发挥着余热。

  1953年出生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农民奇附林,自幼喜爱唱歌,天生嗓音亮丽,高低音运用自如。他唱的漫瀚调《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声音高亢、气势磅礴。2007年,奇附林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从一位民歌歌手成长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身份的变化,让他在收获荣誉的同时,更承担了一种社会责任。他曾走进中央音乐学院,向大学生们一字一句教唱漫瀚调,还接收了很多学唱漫瀚调的南北方徒弟。

  说到漫瀚调的保护和传承,奇附林很有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喜欢,我没有文化,不识谱,但我要一直唱,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漫瀚调。曲不离口也是一种传承。”

【责任编辑:天边】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