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蒙古族舞蹈活化石安代舞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作者:      2017-08-23

  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传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一种原生态舞蹈,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是蒙古族宗教礼仪、那达慕大会和传统节日上最受欢迎的“万众狂欢舞”。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神秘的治病舞蹈

  安代起源于库伦旗,最迟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库伦旗以世居该地区的蒙古族为主体,杂以后来迁居者,素有“五荒八旗”之说。由于居住者来自不同部落、不同地域,其文化素养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过去粗取精、杂糅并陈,形成了鲜明的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蒙古族文化奇葩“安代舞”。关于安代舞的起源,有种种动人心弦的传说故事。

  流传最广的传说中这样描述安代的起源:几百年前,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村庄里,有一对牧人夫妇,40多岁得了一个漂亮女儿,名叫娜布琪。娜布琪在17岁时得了怪病,久治不愈。于是老人套上勒勒车带女儿外出求医,走到库伦旗境内车轴突然断裂。面对此情此景,老人非常绝望,一边用头巾给女儿轰赶蚊虫,一边绝望地唱了起来。这时,村子里好奇的少男少女们也赶来同情地跟着老人唱起来。娜布琪见到这些陌生的男女,那样欢快、自由、幸福,自己觉得有些舒服,手扶着车辕坐了起来。男女们唱道:“把你的黑发放开吧,啊,安代!不要坐着发闷了,啊,安代!……”“安代”是蒙古语音译词,意为抬起头来,人们这样唱着、跳着、劝着。娜布琪也缓缓地加入了欢快的歌舞行列之中,久医无效的病就这样治好。

  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皆仿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取名“安代”。这就是最初的安代,也是世界医疗史上罕见的用舞蹈来治病的神秘安代。以后,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会中被采用,并广为流传。

  从草原走进城镇

  传统安代是科尔沁草原上治病的一种方式。原始的安代舞中不乏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内容。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种宗教色彩已经荡然无存。

  安代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那仁满都拉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音乐和舞蹈工作者的努力和不断地发掘、整理,使安代舞这一古老民间舞蹈形式,既保持原来质朴草原文化的气息,又焕发出新的艺术青春。1958年,安代民间老艺人额尔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引起轰动。如今,安代舞已成为蒙古民族最为耀眼的文化标识,被称为“蒙古族第一舞”。在库伦旗,安代已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安代,而是库伦的安代,全民的安代。

  据民俗学专家介绍,传统安代以唱为主,伴以舞蹈动作。但如今的安代逐渐发展成为以舞蹈为主,而且舞蹈动作由3个发展到20多个,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安代舞的表现力,使之成为既可以作为完整的舞蹈作品在舞台上演出,又可以择取其中的舞蹈动作,组合成为广场舞表演的舞蹈,成为中华民族舞蹈艺苑中一朵盛开的奇葩。

  草原的7—8月份,艳阳高照,天空一碧如洗,清风徐来,蒙古包之间,花草之上或小河边就是安代的舞场。马头琴拉起来,歌手唱起来,男如雄鹰、奔马满场转,女如紫燕、流莺轻歌曼舞。渐渐,人们手拉手舞成几个圆圈,忽而圆圈重新组合,忽而歌声迭起变换舞姿。当夜晚到来,繁星闪烁,篝火熊熊,舞蹈进入狂欢的高潮,人人大汗淋漓,有的踏破了鞋底,舞断了衣衫,歌手也唱哑了嗓子,但尽兴的人们仍不愿散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用来消灾、祛病的舞蹈已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逐渐由牧野走向城镇,从草原走进广场,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

【责任编辑:天边】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