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了解古老的狩猎民族——鄂伦春族

来源:内蒙古民俗网 作者:      2017-04-24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使用鄂伦春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语。

   

  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使用鄂伦春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语。“鄂伦春”是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人长期以狩猎生活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几乎所有的男子都是优秀的骑手和百发百中的射手,他们对各种野兽的习性和生话规律了如指掌,有丰富的狩猎经验。

  “鄂伦春”这一名称于清初始见文献记载。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还是一个带有原始公社残余的游猎民族,猎获物在部族内平均分配,保存着一些原始社会共同消费和平均分配的习惯。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一步跨入到社会主义。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的扶持下,鄂伦春人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

  尽管鄂伦春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许多优良传统,且又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但当年由于日本侵略我国,侵占东北且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使鄂伦春族人口锐减,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前夕,鄂伦春族只剩下1000余人。现在,鄂伦春族人口已经发展壮大到有8200多人(2000年)了。

  鄂伦春人喜欢穿用兽皮缝制的各种服装。他们不仅冬天穿皮装,就是夏天也有许多人穿,上山狩猎就更是少不了要穿了。因为毛皮服装,既能御寒保暖又能防雨,而且还耐磨,非常适合狩猎时穿戴。

  鄂伦春族是个很注重礼仪的民族,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必须让老者坐在正位,饮酒要由老人开杯,吃肉吃饭要等老人举刀动筷后,其它人才能动。他们待客纯朴、诚恳,比如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在鄂伦春,鄂伦春族有一些有趣的生活禁忌:出嫁的姑娘回家后不能刷锅,否则会把财运刷跑了;孕妇不能铺熊皮,也不能进产房,否则会流产;在出猎前不许说一定要打到几个什么野兽,如果这样说了,就会什么也打不到;打到大野兽扒五脏时,心脏和舌头要连着,煮的时候也要这样,只有到了吃的时候才能割断,否则就打不着野兽了;吃完后,骨头不能随便乱扔,必须将犴骨拣起来,扔到河里,如果被狗或野兽吃了,对狩猎也很不利;出猎时不打雁,否则对夫妻感情不利,因为雁雌雄总在一起,如打死一只,另一只就变成孤雁了;对猛兽不能直称其名,对熊称“雅亚”(祖父)、“太贴”(祖母)或“阿玛哈”(舅舅)。

  人们在猎到熊后,就有一整套的祭熊仪式,打到熊后全“乌力楞”的人一同坐在“仙人柱”前共同来吃它的肉,吃完后骨头不能乱扔,把它放在一起包好,由4个人抬着假哭进行送葬。

【责任编辑:北极星】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