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红山剪纸:片纸游刃 无墨出神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李倩      2017-02-01

  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2006年,剪纸艺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片纸游刃,巧手由心;画也非也,无墨出神。”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堪称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汉唐时期,民间妇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彩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和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贴在门楣上叫“门笺”,作为装饰。

  “剪似银马,纸如草原,剪飞纸转,花开万千。”这是作家冯骥才对内蒙古剪纸艺术的评价。内蒙古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交融而形成鲜明特色的和林格尔、包头剪纸,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赤峰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红山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实施文化名家工程、重点文艺人才和乡土人才培养计划,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人才支撑。”红山剪纸艺术传承人等一些民间乡土人才让百年历史的红山剪纸艺术得到传承和创新。——编者

  钱一华剪纸作品

  梅报春

  凤冠。

  马到成功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红灯笼、红对联、红彤彤的剪纸映得人们的脸上喜气洋洋。“街道上商铺里的剪纸是机器生产的,总觉得少了点生气,我都是到杨万年老师的工作室选上一幅他自己剪的剪纸。”赤峰市红山区居民史先生说。

  2011年,赤峰红山剪纸列入第三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7月杨万年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细腻典雅的宫廷意韵

  走进杨万年的工作室,便被一幅幅经过装帧、造型生动的剪纸所吸引。瞧这幅蓝孔雀,四周用荷花和铜钱花纹作边,中间是两只正在梳妆的蓝孔雀,孔雀拖着长长的尾巴站在悬崖之上,身边围绕着大朵的牡丹花。整幅作品乍看之下,犹如工笔美术画,荷叶、莲花、孔雀、牡丹、石崖,线条流畅,浑然一体;走近细看,交织相连的阳线,相互隔断的阴线,厚实的花瓣和孔雀的翎毛都是用细如发丝的“毛毛”体现,画面玲珑剔透。

  “咱是宫廷剪纸,讲究柔和细腻。”说着杨万年翻出了他的宝贝——师父邢逊的遗作。师父的作品,杨万年有的放在袋子里,夹在相册中,有的拍成照片成永久纪念。翻看邢逊的作品,记者发现,邢逊的剪纸大多是冷色调,即使红色,也是冷色系的暗红。高贵典雅的冷色系,营造出浓郁庄重的意境,流畅的线条、精细的纹样、严谨的构图,透露出大气的皇家风范。“师父有一个枕头,里面满满装的都是他表姐遗留的剪纸花样,他表姐是一位剪纸能手。”据杨万年介绍,清朝末年,赤峰有许多剪纸能手被召进宫中剪纸,宫廷剪纸审美风格由此传入赤峰红山。

  杨万年拿出一幅棕色的花朵图案剪纸作品,“你看,这一长方形剪纸,四周用花朵作边,中心套长方形,这里面的长方形剪出来的图案依然有边有中心。”记者看到,A4纸大小的空间,邢逊共剪出了14朵整花、4朵半花,还有藤蔓、叶子不计其数,花草布局、叶脉形态,复杂中不失精细,繁复中不失精致,整幅作品营造出一个典雅的审美情境。“这就是我师父邢逊的剪纸风格,他没有明确的主题,每幅剪纸都是用花边套花边,图案套图案,并且讲究对称美。他以精致的图案来达到较高的艺术效果,通过层层渲染、层层升华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杨万年说。

  杨万年拿起剪刀示范如何剪出灵动、有感染力的作品。“你看,剪个圆,一定要转剪子。像师父剪的花瓣,叫偷剪子剪法,两面铰,这样剪出来的每一个花瓣都是分开的,只有一个点是相连的,剪出的‘毛毛’都是立着的,这样才能把花体现得更厚重更有感染力。”

  据杨万年介绍,他的剪法,主要有锯齿纹镂剪、月牙勾块镂剪、阴剪镂空等基本剪法。剪纸的构图主要有平视、放射对称、格律、填充、组合、散点透视等形式。杨万年不习惯在纸上画出图案再沿着图案剪,他说:“那不叫剪纸,那叫剪画。要经常剪,脑子里慢慢就形成了美的概念。成竹于胸,才能外化于形。”

  几代坚守的精神家园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在赤峰,没有不知道邢逊的。”杨万年满脸骄傲,“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师父时的情景,那时他在文化馆工作,戴着老花镜,坐在褪了色的栗子色桌子前低着头剪纸。”

  杨万年9岁开始跟着邢逊学艺,那时邢逊已年近古稀。古稀之年的邢逊依然停不下剪子,“他没有休息的时候,除了吃饭睡觉,都在不停地剪。”在邢逊从艺的60多年里,创作了1000多幅有艺术价值的剪纸作品,其中6幅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并被国家美术馆收藏。上世纪60年代,我区为了抢救民间剪纸文化遗产和肯定红山剪纸的艺术成就,还专门举办了《老艺人邢逊剪纸作品展》,并特邀他做现场剪纸表演和传授剪纸技艺。

  算上邢逊的从师学艺的过程,杨万年是第三代红山剪纸艺术传承人。杨万年继承了红山剪纸艺术具有图案在胸、细腻精致、线如发丝等特色外,还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风格、弘扬主旋律的剪纸作品。

  如今,第四代红山剪纸技艺能手成长起来,钱一华、韩素珍等人的剪纸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不断创新,由于他们具备美术功底,剪、刻并用,并借鉴皮影、国画、木刻、版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突显剪纸的艺术魅力,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钱一华说:“红山剪纸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包容多元文化,不断创新。在创作风格上,他们既坚持传统的宫廷剪纸艺术风格,又有所发展创新,既有东北、华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子,又有专业的造诣和少数民族文化滋养的成分。在内容形式上,既有传统民间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象征意义的图形、图案,又有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新牧区生活的内容。”

  杨万年又拿出了一幅剪纸作品,是红山区昭乌达小学二年级学生胡程程剪的《仕女图》,虽然才学了一年,剪得倒也有模有样。

  从2005年开始,杨万年便开始了义务教师的生涯。他先后在红山区第三小学、昭乌达小学、群众艺术馆、赤峰职业工业技术学院、三眼井村等地教授剪纸技艺。以昭乌达小学为例,杨万年教了一个班50名学生,从一年级教起,一周两节课,“孩子们眼睛亮,一学期下来,别说学生,家长都会剪纸了。现在这些孩子们上二年级了,我还继续教。”杨万年高兴地说。

  义务教课的辛苦自不必说,杨万年最初都是骑着摩托车来回跑,“每月光油钱也得100多元,一到冬天,路上全是冰溜子,想想都后怕。”问他干嘛要这么辛苦,“我希望能有四五个、五六个像我一样对剪纸执着、痴迷的人,把红山剪纸传承下去。”

  2012年赤峰市剪纸协会成立,杨万年当选为协会主席。“现在,我们协会共有78人,各旗县的剪纸创作活动也很活跃,我的徒弟韩海梅、白玉双也都开始带徒弟了。”杨万年笑着说。

  积极引导的传承创新

  为传承剪纸技艺,红山区打造了昭乌达小学、老爷庙社区、文钟镇三眼井村3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山剪纸传承基地。

  据了解,红山区政府近年每年都投入专项经费作为保护开展非遗项目工作的支持经费,在红山区全面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资料库。如今,红山区形成了自治区级、市级、区级阶梯式的三级非遗名录体系,赤峰雅乐、红山剪纸、瓜子张炒货技艺进入自治区级非遗名录,红山皮影、龙乡绣花鞋技艺、少林十八家拳法、寿星会进入市级非遗名录,皇箱会进入区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

  “非遗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对非遗文化要更加注重活态传承。”红山区文体局局长刘建慧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红山区让非遗展示、传承活动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红山区先后在校园、企业、农村等地打造各级非遗传承基地6处,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先后开展了进校园、进农村等非遗展示活动100余场。另外,在红庙子镇东南营子村建设的寿星会、黄箱会展示馆,也是自治区首家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推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红山区十分注重引导非遗文化往产业上发展,真正实现非遗产业化。瓜子张公司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红山剪纸虽然还没形成大规模的产业,但剪纸行业也有了收入,下一步我们会积极引导他们走产业化的路子。”刘建慧说。

【责任编辑:北极星】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