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指尖上的民族文化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高敏娜      2017-01-04

    科右中旗职业高中的学生正在学习蒙古族刺绣。

  正月的刺绣作品。

  正月在仔细检查自己的作品。

  12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兴安盟科右中旗职业高中二楼的技艺传承班,七八个学生正端坐桌前,在教师正月的指导下飞针引线,学习蒙古族刺绣。

  “现在我们的社团里有26个学生,每周三和周四下午都会来学习,我给画出图样,再手把手教他们各种绣法,很多学生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刺绣作品了。”站在一旁的兴安盟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教师正月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开始,她已经在这间教室里培训了50多名学生。“她们年纪小,正是学习这些艺术的最好时机,我来这里教学也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了解蒙古族刺绣,学习蒙古族刺绣,使刺绣文化代代相传。”她说。

  身为一名蒙古族女性,正月从小就受家中长辈影响喜爱蒙古族刺绣,从12岁拿起针线和奶奶学习刺绣那天开始,40多年从未间断。如今,在正月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她一针一线绣出的各式各样、充满民族特色的作品。

  “这些年大概绣了700多件作品,都是以荷包、枕头、烟袋、鞋子这样的小件物品为主。”正月说,2002年从单位下岗以后,她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钻研蒙古族刺绣中,用了6年时间,跑遍科右中旗的嘎查村屯,搜集传统刺绣图样。“很多传统的民间图案都在衣帽、鞋子、枕头这样的生活用品上,都是由蒙古族的家庭妇女自己精心设计出来的,为了搜集这些,我四处打听,然后再照着物品上的样子画下来,几年下来已经收集了500多件图样。”她说。

  正月告诉我们,蒙古族刺绣在这里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相比于其他刺绣,蒙古族刺绣色彩艳丽,灿若云霞,用色大胆夸张,针法技法也是多种多样,特别是一些特殊部位的装饰物,如荷包、花带、烟袋等物品上的纹样极为丰富。凡是生活中有的,图案中就有所反映,生活中没有的,也会在作品里追求和向往,这些刺绣作品,不仅构图生动巧妙,题材也十分广泛,花草、鸟兽、鱼虫、山水无所不有。

  “我收藏和绣出的这几百件作品一件也不卖,并不是因为卖不出去,而是这些珍贵的图样卖一个少一个,我还在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想把这技艺传承下去。”一个图案只绣一件,在教学之余,现在的正月正在忙着把手中收集的图样绣出成品,因为在她心里还有一个计划,她说:“收集的图样再有2年时间就能全部绣完,到时候我准备出一本书,就是关于带有民间图案的蒙古族刺绣,我要通过自己的指尖把祖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北极星】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