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摇铃牵着历史一路走来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博文      2016-11-14

  《诗·周颂·载见》:“龙旗阳阳,和铃央央。”自古以来,铃铛以其和谐的音色被认为是吉祥物件。夏商周时期的銮铃,宋代莲花铁风铃,明清时期茶马古道的奔马记铃,清代莲花卧牛铜铃……千百年来,铃声悦耳,广为传播。铃铛为法铃而用于宗教,为工具而用于劳动,为乐器而娱乐大众,为饰品而妆点自身。它不仅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形制各异的铃铛

  沉重的驼铃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古建筑飞檐上的铃铛

  具有悠久历史的铃铛,不仅是器物,也蕴含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在呼和浩特市,4千多枚形制各异、不同年代的铃铛,被铃铛收藏爱好者仔细拂去积在表面的灰尘,陈放在几个大型玻璃展柜中。

  “不同铃铛背后积淀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信息,具有研究价值。”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通志馆馆长邢野说。

  丝绸之路驼铃声声

  丝绸古道的悠悠驼铃连接着世界。邢野说,他脑海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画面: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牵驼的人将一峰峰骆驼排起长队,一路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当年大盛魁最鼎盛的时候就是这个规模。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2万峰,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恰克图、库车、伊犁和西伯利亚等。从清康熙年间到中华民国初年,大盛魁长达260年的商贸历程,都有声声驼铃相伴。

  在展示铃铛的展柜里,有一个近1米长的驼铃。这个“体型”硕大、黑乎乎的清代驼铃,由生铁铸成,长方形,很沉重,敲出的声音非常响亮。

  清初某年,满山杏花开得正旺,挂着驼铃的驼队,从塞外古城归化城出发了。拉骆驼的是几个20岁出头的壮汉,每个人都背负着全家人的生计。驼队走一个来回,近则半年,远则一年,甚至更久。离别时,家人恋恋不舍。渐渐地,驼队消失在长长的茶马古道。

  最大的驼铃要挂在驼队末尾的骆驼脖子上,只要“叮——咚——叮——咚——”的驼铃声在,就证明驼队是安全的。驼队走在前往库伦、恰克图、西伯利亚等的路上,年轻人黝黑的皮肤任由强劲的西北风吹得干涩、发红、开裂,驼铃则只管有节奏地摇晃着发出声响。他们走完一小段平坦的路,迎来数百里的崎岖山路,经过郁郁葱葱的绿洲,又走过漫漫荒漠……一个深秋的黎明,离归化城十几公里外传来“叮——咚——叮——咚——”的驼铃声,驼队终于回来了。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当年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如今,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已经变成了火车的汽笛。随着丝绸之路的再次繁荣,这条路将再次见证中国的辉煌。

  士兵竹筒里的铃铛

  “历史上记载铃铛的文献不多,大部分铃铛可以推断出是哪个朝代的,却不能准确说出它的年份。”邢野说。

  “当年人们骑上骏马或大骡子,就弄出一大串儿马铃声。”邢野指着一枚清代北京城九门提督用过的马铃说。

  清咸丰年间,镇守边关的士兵骑着高头大马呼啸而过,大喊:“六百里加急!”背上的竹筒里装着倭寇侵占中国沿海城市的紧急情报,竹筒盖子里悬着一枚皇家专用的铃铛。“士兵竹筒里的内置铃铛”,士兵在马背上颠簸,铃铛随之“铃铃”作响,它不停地响,在保证了情报没有丢失的前提下,还给士兵和战马一种无形的能量。

  现年67岁的邢野还曾把马铃、驼铃融入到乐队的配乐中,得到无与伦比的音乐效果。

  隐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来自盛世的铃铛质地好,肉厚,声音很纯。然而一个衰败的朝代,用来装饰的物件儿也较少,铃铛品质相形见绌。”每次摆弄铃铛时,邢野总要带上一双特地准备的手套。他小心翼翼地拿出几个分别来自中国清代康乾时期、沙皇俄国、英国的铃铛,让记者们大开眼界。

  40多年,除修史立传之外,邢野保存、守候着4千多枚铃铛。这些铃铛折射古今,隐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唐朝,国际大都市长安酒肆林立,东西两市商贾云集,热闹繁华景象与远处庙宇传来的钟声、铃声融为一体。

  明朝中期的一个寒冷冬日,正午的太阳被一片不算太浓的雾遮住了一半的光。农民老王家3岁的孙子发着高烧,还伴有咳嗽等症状。看着孙子涨红的脸蛋儿,全家人心急如焚。忽然,老王听到郎中手摇指铃的声音,他飞奔请回郎中,孩子得救了。他们应该不会想到,给孩子看病的正是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铃医李言闻。

  民国初年走西口的路上,年轻的张大勺和未婚妻魏招弟从陕西府谷出发,一直走到了“黄河几字湾”的北端。河两畔,轻微盐碱化的土地上红柳密布。夜幕降临,微弱的月光刚好让他们看清对方的脸。张大勺拿出一对鸳鸯铃对他的心上人说,“招弟,这一路上你吃了不少苦。看,过了包头大树湾渡口,对面就是肥沃的河套平原。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婆姨了,这是一对儿鸳鸯铃,你拿母的,我拿公的,等咱俩拜过天地后,再把它们扣在一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城里上大学的宋少安放寒假回到包头农村老家,他推开大门,门洞上方用铁皮桶和大号螺母做成的门铃发出熟悉的声响。宋少安的奶奶听到门铃的响动后,从正房走出,“安子回来啦?快点儿过来让奶奶看看。”屋里的大红柜子紧挨着土炕,柜子里散发出香味儿。奶奶解下挂在红裤带上的钥匙,往大红柜的锁蕊里一插,只听“叮铃”一声铃响,奶奶拿出一个月饼和一个发皱的黄苹果放在宋少安手中。这大红柜子是奶奶16岁嫁到老宋家整整一个花甲年的守护之一,里面有许多秘密,谁也动不得。而今,这大红柜子已经成了文物。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铃声分别象征、代表神秘的宗教、繁华的商业、浪漫的爱情、崇高的地位……眼下,铃声依然无处不在,手机铃声、交通工具的鸣笛声、各种音响声等等,皆源于铃铛。(记者 张磊)

  “铃”是以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响器,铃内装一小舌,摇动发声。“铛”,象声词,是撞击金属等器物的声音。把“铃”及其发出的声音“铛”连在一起,称为铃铛。

  在我国,铃铛的历史悠久。《诗·周颂·载见》中有:“龙旗阳阳,和铃央央。”《周礼·春官·巾车》中有:“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我国古代的铃铛以铜制为主,称作“铜铃” “老铜铃铛”。

  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铃铛除了是乐器外,一般的铃铛多与马具、兵器伴随。黄河中下游流域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就有铜铃,是祭祀中使用的器具。商周时期,涌现各种铜制铃铛。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出土的一枚铜铃,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铜铃。

  《汉典》记载:“铃,半裂以出声,锢铜珠于内以鸣之。形声,从金,从令,令亦声。”令,意为“命令”“指示”。金与令,合起来表示“用金属响器发出声音信号,指示人们立刻按照预定程序行动。”

  最早的车铃,即鸾,置于轭顶上,其状为一镂空的圆球,内含一小石,周边有环,下有一柄连铸一扁方銎。銎是斧上装柄的孔,此扁方銎套于轭上。

  铃铛的形状特点是“圆”。圆,象征着胜利、团结、祥和。

  早期铜铃都有系绳用的孔或梁,说明它从一开始就是悬挂物,但铜铃的具体用途在演变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最初是佩戴在人身上的一种饰品。商代晚期,铜铃一方面是装饰品,另一方面被改造成了一种乐器“铙”。

  铃铛是乐器。古属八音之一金类,小者为铃,大者为钟。西周时期的乐器“成周铃”,体内有舌,舌碰铃内壁时发声。古老的打击乐器编钟,多由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排列起来,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由古代侍女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至秦汉。

  铃铛是工具。一般系在驴、骡、狗或马上,以防止走失。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和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使用的铃铛是典型代表。

  铃铛是法器。又名三清铃、法钟、帝钟、铃书,一般高约20厘米,口径约9厘米,用黄铜铸造,有柄,铃内有舌。法铃为铜制,平口,形似钟,有花纹。

  铃铛是饰品。商朝时期,铃铛为饰品,悬于建筑物、车乘、旗帜、衣物等处。至今,有的百姓家还会把铸有“长命百岁”字样的铜铃铛,挂在儿女脖子上,或者把木鱼形的金银铃铛套在手腕上。 

【责任编辑:北极星】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