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鄂尔多斯:让躺着的文化遗产站起来

来源:新华网 作者:曹桢      2016-08-08

  7日下午,鄂尔多斯市7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各个旗区赶来,聚集在康巴什区乌兰木伦石窟,为即将开幕的首届鄂尔多斯文化遗产博览会做准备。此次博览会上,他们,无疑是主角。

  8日下午,随着博览会的开幕,设在乌兰木伦石窟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也同时开馆。

  “让躺着的文化遗产站起来”,这是鄂尔多斯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而在此次博览会上,陈列在鄂尔多斯高原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正在用最直观的形象展示着站起来的模样。

  哈勒珍(右)身着姚凤琴(左)绣的服装,两人均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曹桢 摄)

  传承的脚步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勇曾在接受新华网内蒙古频道采访时说,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人的传承。

  在鄂尔多斯,传承的脚步从未间断。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分别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漫瀚调、鄂尔多斯古如歌、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察干苏力德祭。自治区级非遗项目75项,市级非遗项目135项。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共4人,自治区级传承人75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8人。

  67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哈勒珍,从小和父亲母亲学习弹琴唱曲,从2011年开始带学生,6年带出的学生已不计其数。

  62岁的自治区非遗项目蒙古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凤琴,自小从姥姥和母亲那里学会了手艺,她又手把手教给了自己的女儿,如今,姚凤琴已经教出200多个徒弟。

  76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蒙古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斯琴巴拉木,同样也是继承自姥姥和母亲,继而又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女儿和孙女……

  首届鄂尔多斯文化遗产博览会期间,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汇聚一堂,展示着鄂尔多斯非遗文化发展欣欣向荣的力量。

  哈勒珍展示自己出版的书和专辑(曹桢 摄)

  “遗产”的重生

  蒙古族刺绣、鄂尔多斯服饰……曾经都是蒙古民族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被生活忽视,变成博物馆的展品。而如今令人欣喜的是,这些珍贵的技艺,开始复苏,又从博物馆走进人们的生活。

  姚凤琴亲手缝制的一件简单的蒙古族刺绣服装,能卖到1万元。斯琴巴拉木制作的蒙古族服饰,现在供不应求,还有广东、上海等地的顾客来定做。哈勒珍常常被邀请到各个活动现场,演唱蒙古族短调民歌……

  能歌善舞的蒙古民族,从来不缺少动人的歌声,哈勒珍就生长在一片充满歌声的草原上。6岁开始和父亲学习弹唱,常常和草原上的邻居们围坐在一起唱歌起舞,渐渐地,她成为草原上的明星。

  如今身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哈勒珍每一次的演唱,不仅仅出于兴趣,更有一份责任。

  近几年,哈勒珍出版了自己的专辑,还自己创作曲目并编撰成书籍出版,希望将这项宝贵的民间艺术被更多的人熟悉和喜爱。

  从被“保护”到如今的喜闻乐见,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生”,展现出超强的生命力。

  丁云岗为非遗展馆的建立倾注心血(曹桢 摄)

  不灭的期待

  首届鄂尔多斯文化遗产博览会,是鄂尔多斯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迈出的新的一步。新开馆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也令人充满期待。

  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丁云岗介绍,新开馆的少数民族非遗展馆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集展览、传习、互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开馆当日,邀请了哈勒珍、斯琴巴拉木、仁庆苏布德等70多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展演展示。

  新馆开馆,让传承人有了更大范围的展示平台,展馆免费开放,也将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丁云岗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力利用、继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濒危项目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人保护工程的建设。同时,将加大资料数据库的建设,便于长久留存。

【责任编辑:北极星】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