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马背承载草原文化传奇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作者:      2016-07-29

  如果你留意的话,你会发现一个现象:世界上很多英雄人物的塑像都有坐骑。而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历程中,马几乎参与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全部领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马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和一个民族的缘分

  蒙古族在生产生活中,已经和马结下不解之缘。蒙古族马文化,几乎能够串联起这个民族的历史。

  草原游牧民族使用马作为交通工具,使他们了解了辽阔的草原,方便了分散居住的牧民之间的来往交流,让他们能够走得更远,选择更好的牧场。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说:“没有马, 游牧民族就 ‘游’不起来。”

  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生活用具等均浸润着马文化的痕迹。蒙古袍、蒙古靴等民族服装,马鞍、套马杆等马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和呼麦,都和马有关,都和马文化相关。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的时候,是酿制奶酒和酸马奶的季节。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不停搅拌,数小时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酸马奶。这时举行马奶节,亲戚朋友欢聚在一起,共饮马奶酒,长辈们说着祝福词,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草原上的蒙古族每年都要举行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就是赛马。牧人们一直向往“速度感”,牧马人聚到一起时,通常会比一比谁的马跑得最快,这种活动逐渐变成了赛马。

  “没有马就没有蒙古民族。”芒来说。

  文学领域的永恒丰碑

  马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马英武的气质、矫健的身姿和灵敏的动作,都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物化形象。

  在蒙古族文化中,马被奉为“神”。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岩画中,最早出现的“史前艺术”中就有马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马是一种神圣的动物。牧民们都认为它是长生天派来的使者,给草原带来美丽富饶,象征着牧民善良纯洁的心灵。牧民在远行时,老母亲会用勺子把酸马奶向天洒散,祝福远行的孩子和亲戚朋友一路平安。

  北方游牧民族自古就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马步是掌管马灾的神灵。

  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马在文学领域是一座永恒的丰碑。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英雄的坐骑是集兽性、神性和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它们不但同英雄一样勇敢、坚强,具有高超的智慧,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成为英雄的救世主和启蒙者,成为最后战胜恶魔的决定因素。

  一直以来,马文化主要以“吉祥”为核心价值,其中包含有祝福、祈祷、激励、成功等象征意义,“马到成功”已成为了人们相互间祝福的代名词,关于马的词语中出现贬义成分的几率,也是所有象征性动物中最少的。

  正如芒来所言,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把一切美好的词汇用到马身上都不为过。

  “马图腾”的当代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原始地方马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公认的世界现代马品种的发源地,马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

  然而,从上世纪80 年代初开始,由于经济、人文等原因,马匹数量不增反降。据有关统计,全区马匹数量从1975 年的239 万匹下降到目前的80 万匹。内蒙古自治区极具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马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芒来认为,马文化是草原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代表蒙古族信仰的重要符号之一。他建议,在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过程中,应该把蒙古马作为标志性形象之一。向全国和全世界宣传内蒙古、传播内蒙古需要树立 “马”的形象,把“马图腾”打响。

  纵览世界各国和国内发达地区,马文化和马产业已成为体育、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发展内蒙古的马产业?芒来认为,首先需要做好6 件基础性的事情:推动以役用为主的传统马业向以赛马为主的现代马业转变;将马业从牧区引向市区;使养马人从牧民转向市民;让传统的群牧式养马向现代厩式养马转变;规范化、标准化传统的马术技巧,发展现代马术;改变传统的长距离赛马方式,发展现代速度赛马,增加观赏性。

【责任编辑:北极星】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