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蓝·印》: 用文化凝聚力量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白兰      2016-07-17

 

  舞剧《蓝·印》在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演。

  不是逃避,也不是离开。城市和草原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能不能像那片辽阔的草原,包容和汲取这个多元时代给予我们的一切?

  这不是精神漫游者的虚飘悠远,而是原创现代蒙古舞剧《蓝·印》的创作者们对文化和心灵出路的找寻。

  《蓝·印》这个剧名取意于“蓝斑人”。蒙古斑,一直被人们称为蒙古人特有的印记。它是民族文化的独特符号,如同铭刻在血液中的民族精神:坚韧、淳朴、至真、与生俱来。

  当“存在”的感觉陷入某种困境,在苦思冥想中,我们会重新寻找观察世界、审视生命的视角。离开故乡正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尤其是少数民族年轻人,由于身份感的失去,生活充满着躁动和孤寂。在舞剧《蓝·印》中,11位蒙古族汉子,敞开胸怀,用点燃生命之火的热情和守护心灵净土的纯真,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行进的故事……

  《蓝·印》讲述了一个离开草原,生活在都市,在文化边缘徘徊、孤独无助的蒙古族青年的故事。以他寻找祖先的点滴生活经验、触摸先民智慧、从而寻找心灵寄托为故事线索。舞者最初是9人,“9”是蒙古族神话中光明和未来的象征,也与舞剧《蓝·印》中萨满祈祷的九重天对应。舞剧策划阿丽玛说:“后来在内蒙古演出时增加到11人。这些数字在平常没有多大意义,在这里就是一种文化符号。”“11”表达了个体的最大化,每个个体的自由、奋斗是人类前行的重要因素。

  《蓝·印》从一个当事者的视角,展现了古老文化所受到的现代文化的冲击,用至真至纯的舞台、灯光、音乐设计效果让观众身临其境,褪去浮华。主创人员希望通过舞剧能让观众思考:在全球化如此迅猛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保护传统和接纳创新的界限在哪里?

  “蓝斑人”也许只是想安抚自己躁动的心,也许只是想用舞蹈表达对故乡的难舍,也许只是想引起观众的关注。但是,台下的观众屏住呼吸跟随萨满的鼓声进入到远古的述说时,救赎荒原生命的心理历程已经开始。这部舞剧让许多人意识到需要重新去认识蒙古族,同时,蒙古族也需要重新认识自己。

  在蒙古族人的思维模式中,“长生天”引导着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正如一首蒙古族民谣唱到:“山清水秀的地方/鸟儿才能纵情歌唱/心正思善的人/大家才会怀念赞扬”——人类需要倾听大自然。然而,一些人把大地视为经济资源的观念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那一刻,人类奔向自然去猎取更多动物、寻找更多矿产;那一刻,人、自然、动物不再是互助的关系,自然资源成为了商品。在我看来,草原游牧民族强烈吸引着我们的地方在于他们与自然的联系,以及他们与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自己内心深处已经被遗忘的一些东西,他们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缺失已久的那一部分。

  席慕蓉先生在今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讲述了一件对她触动非常大的事情。她曾去参观阿拉善盟的一座庙宇,那座寺庙曾因历史原因被摧毁。“我当时就有点沮丧,这新盖的庙算什么?我们应该看古老的。”席慕蓉很难过。当时,与她同行的一位年轻姑娘的一句话让她至今还有些激动——“老师,信仰一直在的。”演讲当日,席慕蓉先生以“信仰本身,如果一直在的话,那就是祖先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了吧”结尾,掌声中,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工业社会由于大机器生产的特点,强调社会生活的标准化、集中化、同步化,要求从整体出发制定生活原则,因而人们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概念化。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回归自然呢?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冲动之下回到荒原买几匹马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我们要做的是向他们学习,将自然带进城市,从体内唤醒对自然的尊重。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精雕细琢,今年1月和4月,《蓝·印》已经在北京、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与大家见面。舞者“蓝斑人”全部来自草原。这11位新生代草原人,不仅有着草原赋予的宽阔胸襟与坚实肩膀,还有着对艺术的热忱与对艺术的哲学诠释。

  许多人想不到,这部原创舞剧的策划和编剧竟然是两个不到35岁的鄂温克族女孩,其中一个甚至没有舞蹈功底。其他主创人员也是由35岁左右的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年轻人组成。舞者们来自青海、新疆、内蒙古。他们突破了民族舞与现代舞舞种的界限,用新时代舞者最真实的表演,探索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全新方式。

  一位观众看到演员五体投地的谢幕方式时说“我多少有点诧异了”。是的,蒙古族的“磕长头”是感恩,演员在感恩观众。而生活中蒙古人会感恩生活带给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丰富多彩,感恩“长生天”赋予人类的所有。

  人类的前行中需要这样的感恩。在一个多元的社会,我们应该依赖什么来凝聚力量?除了文化,还有什么呢!

【责任编辑:北极星】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