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草原文艺 > 正文

守住“旱腰带”上的这泓清水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作者:施佳丽      2016-07-08

  极易消失的生命之源

  一场暴雨过后,天边露出橘红色的晚霞。远方的贵客——丹顶鹤夫妻正在哈沙图湖畔觅食嬉戏,这是它们来到乌拉盖湿地保护区的第六个年头。牧民那仁朝克图习惯性地坐在自家门前,远眺着不远处的湿地美景。

  “这片草原长满了芨芨草,上世纪80年代分草场的时候,只有父亲愿意吃亏,要上了这片草场。”谁也没想到,在哈沙图湖的滋润下,如今这里变成了周边最肥沃的草场。每年候鸟迁徙季节,成群的天鹅、丹顶鹤结伴而来,在此栖息。

  在祖国北疆的千里草原上,还镶嵌着一块美丽硕大的碧玉,便是呼伦湖。呼伦湖湿地如同一条水腰带,穿过漫漫黄沙,滋润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呼伦湖是呼伦贝尔人的母亲湖,呼伦湖畔“成吉思汗拴马桩”的传说,便印证着一代天骄与这片湖水的不解之缘。

  作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内蒙古集聚着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总面积占比高达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湿地就像“旱腰带”上的一泓清水,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与水资源,还是一道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以及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祖国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区域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2007年5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2007年12月,我区批准在自治区林业厅成立湿地保护管理中心,随后立即实施了鄂尔多斯遗鸥和呼伦湖两个国际重要湿地监测与管理项目。通过对野生动物、湿地植被、浮游动植物和昆虫及水资源的监测,了解了湿地生态系统现状,找出了鸟类数量和水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干旱是我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抗衡沙漠化已是艰难。如果人为再去破坏和污染,湿地将会在这里消失。”自治区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张宏表示,保护湿地资源,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留住草原上难得的美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输血”让湿地涅槃重生

  船尖破开水面,在乌梁素海缓缓而行。站在船头眺望,视野中遍布绿色的水生植物,迎面吹来的风带有湿润的清香。

  然而,就在前些年,这片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湿地,却成了河套灌区的排污口,几乎所有的工业废水、农田灌水、生活污水都排向这里。因遭到严重污染,湖区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沼泽化进程加快,水体呈酱黄色,出现了“刮东风西边臭,刮西风东边臭”的现象。专家预测,再不进行抢救性保护,乌梁素海10到20年内可能消失。

  于是,乌梁素海湿地重生计划就此展开,截污堵漏大刀阔斧,生态补水累计突破10亿立方米,乌梁素海再现清澈湖水。

  每到一处湿地保护区,管理人员都会带记者去看看管护站、瞭望塔、巡护路、引水渠,愉快地细数着保护区近年来的新变化。视频监控系统、越野摩托车、冲锋舟、巡护路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让人眼前一亮。同行的工作人员解释,这些基础设施的建立和改善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巡护路、摩托车、电瓶船,管护员在偌大的保护区开展巡护不仅危险,而且也达不到管护的效果。“现在巡护手段丰富了,在瞭望塔上用望远镜瞭望,管护员能早发现问题,处理速度也快起来了。”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对湿地保护区开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我区部分重点湿地实施了国家湿地保护工程和湿地保护补助项目,“输血”后,湿地保护变得更有力度。目前,全区已建立了以湿地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83处,保护湿地133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8处,自治区级29处,盟市旗县级36处,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级重要湿地9处。同时,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36处,保护湿地15万公顷,全区已初步建立起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加快实施湖泊湿地保护、退耕还湿等工程,编制实施湿地保护名录和湿地保护规划,完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和保护管理体系,加大呼伦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力度。到2020年,全区30%以上的重要湿地将得到有效保护,逐步遏制湖泊湿地面积萎缩、水质恶化趋势。

  湿地保护长效机制迫在眉睫

  “候鸟的万里迁徙如同史诗般令人瞠目,内蒙古湿地是这条生命线上的重要一环,每年都有百万余只候鸟途经这里。湿地一旦被破坏,它们将迷失途中。”最近,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张国刚博士一直在观测内蒙古境内的候鸟迁徙情况。

  保护水鸟,最重要的是保护那些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的栖息地。然而,人们对湿地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经济价值认识较晚,长期以来只是将湿地作为一种荒地加以填埋、围垦改造,当保护与利用涉及到各方利益时,矛盾开始凸显。

  据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金宝透露,早在我区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成立之前,湿地已经作为生产资料划给牧户和集体。尽管大力宣传,也很难保证牧户都能做到科学放牧。

  采访途中,记者偶遇该旗嘎海乐苏木白音高勒嘎查牧民图们格日勒。他告诉我们,他家的600多亩草场都是在乌拉盖自然保护区内,如果推行禁牧还湿工程,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牧民们还是很愿意接受的。

  自然保护区被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只有在实验区才允许存在适当的人类活动。但在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核心区内就已存在人为开发,在既得利益面前,很难彻底拔除这些破坏活动。

  “每逢春夏管护高峰季节,偷鱼打猎的情况防不胜防,仅有的7名管护员根本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湿地保护区管护工作是高危工作,保护区核心区的草丛茂盛过人,行船不安全、易迷路,工作人员需经年累月工作在环境艰苦的野外。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自筹资金聘请临时工。”李金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目前,我们迫切希望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解决这个问题。”

  山东省菏泽籍小伙子窦华山,是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0届物理教育本科毕业生、动物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遵从导师安排,窦华山带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来到呼伦湖做历时两年的课题研究。课题结束后,对呼伦湖日久生情的小窦告别家乡,2006年7月加入到保护区管理局的科研团队。虽然工作在风餐露宿的野外已届10年,但一脸酡红的小窦依然生气勃勃。

  “湿地保护基层队伍建设薄弱,很需要更多像小窦这样的年轻人加入。”呼伦湖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松涛表示,应尽早建立长效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才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责任编辑:北极星】

扫一扫关注北疆风韵微信公众号

微信